湖北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湖北京山县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了蛋壳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商代在湖北境内,有楚(今南漳荆山)、卢(今襄樊)、彭(今房县)、庸(今竹山)等封国。
目录 |
[编辑]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地区属于楚国,西部为楚文化的发源,东部大部分被沼泽覆盖,是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楚国是当时南方的大国,楚庄王曾经问鼎中原,同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并称春秋五霸。到战国时,楚国力更强,同齐、燕、韩、赵、魏、秦并称为战国七雄。楚国的京城长期位于今荆州--纪南故城。
[编辑] 秦汉
秦代统一中国后,要经湖北南下,因此成为交通要道,人口开始增加,沼泽经过排水逐渐成为良田。秦在今湖北地区设立郡县。为避秦始皇父亲的名讳,将楚改称荆山(今南漳)之"荆"。因此后来湖北就多称荆州,有时合称荆楚。
汉代在湖北设置江夏郡和南郡,均属于天下13州中的荆州。
三国时代,湖北地区是蜀汉和吴国必争之地。今天仍有众多的古三国遗迹,如赤壁古战场、襄阳隆中。
晋代在湖北设置荆州;
[编辑] 隋唐
湖北在唐代分属4个道:山南东道、淮南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山南东道辖襄州、荆州、随州、郢州、复州、峡州、归州、房州、均州,治所在襄州;淮南道辖沔州(汉阳)、安州(安陆)、黄州、蕲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江南西道辖鄂州(武昌),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黔中道辖施州(恩施),治所在黔州(今重庆彭水)。
[编辑] 宋元
北宋时期,湖北主要归属荆湖北路和京西南路。荆湖北路是以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之地,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即由此始。荆湖北路辖江陵府(荆州)、鄂州(武昌)、复州、峡州、归州、安州(安陆)、汉阳军、荆门军,治所在江陵府。京西南路辖襄州、随州、郢州、房州、均州、光化军,治所在襄州。东南角设置了兴国军(阳新),属于江南西路(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南角设置了施州,属于夔州路(治所在夔州,今重庆奉节)。
淮南道辖黄州、蕲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江南西道辖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黔中道辖施州
北宋末年,由于北方金兵入侵,战乱不止,大批人口南迁,湖北逐渐繁荣,带来北方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技术,湖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元代的湖北大体以长江为界,分属湖广行中书省和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湖广行省包括今日湖北的东南部、湖南、广西、海南和广东的西南角,在湖北东南部设有武昌路、兴国路(阳新)和汉阳府。武昌是湖广行省的省会,也是两湖流域农产品的最大集散地。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河南江北行省,辖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峡州路(宜昌)、中兴路(荆州)和德安、沔阳、安陆(钟祥)等府。
[编辑] 明朝
明代设置湖广布政使司,驻扎武昌。湖广布政使司在今湖北辖武昌府、汉阳府、荆州府、襄阳府、黄州府、承天府(钟祥)、德安府(安陆)、郧阳府。
明末,汉水改道以后,新河道的北侧凹岸形成新兴的商业城镇——汉口,吸引了大批徽州、山西、江西各帮商人前来,经营盐、茶、木、药等业,街区沿汉水北岸绵延二十里,列为当时四大名镇之一。
明代,在湖北西北部的武当山,兴建了规模庞大的道教建筑群。
[编辑] 清朝
清代康熙3年(1664年)分湖广布政使司为左右2个布政使司,康熙6年 (1667年),湖广左右布政使司分别改名为湖北布政使司和湖南布政使司,湖北、湖南两省从此定名,沿袭至今。湖北省会仍在武昌。清代的湖北省下辖武昌府、汉阳府、荆州府、襄阳府、黄州府、安陆府(钟祥)、德安府(安陆)、郧阳府、宜昌府、施南府(恩施)和荆门直隶州。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沿长江上溯,汉口辟为商埠,并在旧市镇的下游设立了汉口英租界。1895年到1898年,又陆续设立了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另外,在1877年和1896年,宜昌和沙市也相继开辟为商埠。
同一时期,洋务运动兴起,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兴办大量洋务企业,包括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使得湖北成为中国主要的工业省份之一。
[编辑] 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打响了第一枪(武昌起义),在湖北谘议局成立了武汉起义军政府。中华民国得以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汉口为中心,湖北的经济一度迅速发展。但在抗日战争中,湖北经济又受到严重破坏。
1920年代,武汉三镇是历次革命风潮的中心之一。包括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等。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中南局设置在武汉,管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六个省区,湖北又有较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中南地区的中心。
中國地方史1 2 | ![]() |
目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 | |
北京歷史 | 天津歷史 | 上海歷史 | 重庆歷史 | 黑龙江歷史 | 吉林歷史 | 辽宁歷史 | 山东歷史 | 河北歷史 | 山西歷史 | 陕西歷史 甘肃歷史 | 青海歷史 | 江苏歷史 | 安徽歷史 | 河南歷史 | 湖北歷史 | 浙江歷史 | 江西歷史 | 湖南歷史 | 四川歷史 | 福建歷史 | 广东歷史 贵州歷史 | 云南歷史 | 海南歷史 | 香港歷史 | 澳門歷史 | 西藏歷史 | 廣西歷史 | 新疆歷史 | 寧夏歷史 | 內蒙古歷史 |
|
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統治 3 | |
台灣歷史 | 台北歷史 | 高雄歷史 | |
目前未屬中國實際領土 | |
蒙古歷史 | 越南歷史 | 琉球歷史 | 釣魚台歷史 | 帕米爾高原歷史 | 薩哈林州歷史 | 猶太自治州歷史 阿穆爾州歷史 | 濱海邊疆區歷史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歷史 | 圖瓦共和國歷史 |
|
備註:1. 請參看中国历史地理学 2. 請參看中國條目 3. 請參閱台灣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