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宗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許宗力(1956年2月10日-),生於台灣嘉義市,台灣法律學者,現任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
[编辑] 生平
由於許宗力之父是執業律師,因耳濡目染的緣故,從小便立志學法的志向。中學時接觸過小說及「紐倫堡大審」、「梅崗城故事」這些電影,看到法律人為爭取權益奮鬥的情節,更加堅定讀法律的心願。1973年,嘉義高中畢業後,因此將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列為聯考的第一志願,並以系狀元高分錄取進入就讀。大學就讀期間成為法言社社長,編撰刊物針砭時政,因此名列學校黑名單,與其有同寢室室友之誼的陳水扁等人,多為學校頭痛人士,據其回憶,當時的寢室被教官說是「妖氣衝天」。
1977年大學畢業,同年即分別考取司法官特考及台大法律研究所。自認當時年僅20餘歲沒有什麼人生歷練,幾經思考,決定放棄司法官的訓練,進入研究所就讀,並於在學期間培養出對憲法、行政法等公法學的興趣。退伍後,於1982年考取公費留學,留學德國哥廷根大學,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86年學成返台,先在輔仁大學法律系任教一年,回到母校台灣大學任教。2002年,出任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院長。
許氏任教其間,也曾任多個部會的法規會、訴願委員會、國家賠償委員會委員。也參與過一些重要實務案件,1995年,司法院大法官召開憲法法庭,即擔任釋憲聲請人的訴訟代理人,辯論檢察官羈押權是否違憲;2000年又代表行政院再次於憲法法庭上場,辯論核四停建案,是相當活躍的公法學者。
2003年任司法院大法官至今,在第七屆大法官中是僅次於許玉秀女士,年紀第二輕的大法官。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考資料
屆次 | 成員 |
---|---|
第一屆 1948-1958 |
燕樹棠 | 黃又昌 | 張式彝 | 李伯申 | 胡伯岳 | 洪文瀾 | 張于潯 | 林彬 | 劉克雋 | 沈家彝 | 翁敬棠 | 葉在均 | 向哲濬 | 魏大同 | 蘇希洵 | 夏勤 | 黃正銘 | 徐步垣 | 王風雄 | 曾劭勳 | 蔡章麟 | 韓俊傑 | 何蔚 |
第二屆 1958-1967 |
林紀東 | 徐步垣 | 胡伯岳 | 黃正銘 | 曾劭勳 | 王之倧 | 洪應灶 | 金世鼎 | 景佐綱 | 曾繁康 | 黃演渥 | 史尚寬 | 胡翰 | 史延程 | 諸葛魯 | 黃亮 | 王昌華 |
第三屆 1967-1976 |
林紀東 | 金世鼎 | 黃亮 | 王之倧 | 李學燈 | 黃正銘 | 管歐 | 張金蘭 | 洪應灶 | 程德光 | 曾繁康 | 黃演渥 | 胡伯岳 | 景佐綱 | 歐陽經宇 | 田炯錦 | 戴炎輝 | 陳樸生 | 范馨香 | 陳世榮 | 翁岳生 |
第四屆 1976-1985 |
陳樸生 | 翁岳生 | 林紀東 | 翟紹先 | 梁恆昌 | 范馨香 | 陳世榮 | 鄭玉波 | 姚瑞光 | 涂懷瑩 | 李潤沂 | 蔣昌煒 | 洪遜欣 | 楊與齡 | 楊日然 | 楊建華 | 李鐘聲 | 馬漢寶 |
第五屆 1985-1994 |
劉鐵錚 | 范馨香 | 馬漢寶 | 楊建華 | 翁岳生 | 李鐘聲 | 吳庚 | 鄭健才 | 瞿紹先 | 楊與齡 | 楊日然 | 史錫恩 | 陳瑞堂 | 李志鵬 | 張承韜 | 張特生 |
第六屆 1994-2003 |
翁岳生 | 劉鐵錚 | 吳庚 | 王和雄 | 王澤鑑 | 林永謀 | 林國賢 | 施文森 | 城仲模 | 孫森焱 | 陳計男 | 曾華松 | 董翔飛 | 楊慧英 | 戴東雄 | 蘇俊雄 | 黃越欽 | 賴英照 | 謝在全 |
第七屆 2003-2011 |
翁岳生 | 城仲模 | 林永謀 | 王和雄 | 謝在全 | 賴英照 | 余雪明 | 曾有田 | 廖義男 | 楊仁壽 | 徐璧湖 | 彭鳳至 | 林子儀 | 許宗力 | 許玉秀 |
部分大法官曾因故未做滿原任期或僅係補足他人任期;第七屆部分大法官任期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