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漢寶(1926年12月31日 -),字襄武,安徽渦陽縣人,生於湖北漢口(在今武漢市),台灣法律學者,中華民國前司法院大法官。其父馬壽華曾任司法院秘書長、行政法院院長、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
[编辑] 生平
馬漢寶小學在上海就讀,因家住西方人群居之處,從小就習慣使用英語。小學畢業後,先後就讀於南洋中學、復旦高中,後尊父意入復旦大學法律系習法。1947年時,馬漢寶自復旦大學肄業,隨父母來台灣,入台灣大學法律系。1950年畢業時,因成績為全級最佳,被校長傅斯年留為助教,後迭升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主要教授憲法及國際私法等課程。
1964年,馬漢寶進入美國哈佛大學研究;1971年,受聘為位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其後在1981年至1982年間,亦曾應聘為奧地利科學院及維也納大學法學部客座教授,並在西德慕尼黑大學及位在西柏林的柏林自由大學講學。1991年,應聘為香港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1993年,應聘為法國學術院講座;1994年,應聘任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1995年,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1997年,任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1999年,任北京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國際私法及中西法哲學或思想比較為其所長。
另外,1972年,馬漢寶曾擔任考試院考試委員一職,1982年被補提名為中華民國第四屆大法官,同年就職,1985年連任,1994年退職。1984年至2002年間並曾任中央研究院評議員。
馬漢寶是虔誠的基督教信徒,是聖公會教友,目前仍於臺北聖約翰座堂擔任聖工[2]。
[编辑] 註釋
[编辑] 參考資料
- 《大法官釋憲史料》,司法院編,1998年。
- 《法律哲理與制度.馬漢寶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
- 臺灣聖公會聖約翰座堂網站
屆次 | 成員 |
---|---|
第一屆 1948-1958 |
燕樹棠 | 黃又昌 | 張式彝 | 李伯申 | 胡伯岳 | 洪文瀾 | 張于潯 | 林彬 | 劉克雋 | 沈家彝 | 翁敬棠 | 葉在均 | 向哲濬 | 魏大同 | 蘇希洵 | 夏勤 | 黃正銘 | 徐步垣 | 王風雄 | 曾劭勳 | 蔡章麟 | 韓俊傑 | 何蔚 |
第二屆 1958-1967 |
林紀東 | 徐步垣 | 胡伯岳 | 黃正銘 | 曾劭勳 | 王之倧 | 洪應灶 | 金世鼎 | 景佐綱 | 曾繁康 | 黃演渥 | 史尚寬 | 胡翰 | 史延程 | 諸葛魯 | 黃亮 | 王昌華 |
第三屆 1967-1976 |
林紀東 | 金世鼎 | 黃亮 | 王之倧 | 李學燈 | 黃正銘 | 管歐 | 張金蘭 | 洪應灶 | 程德光 | 曾繁康 | 黃演渥 | 胡伯岳 | 景佐綱 | 歐陽經宇 | 田炯錦 | 戴炎輝 | 陳樸生 | 范馨香 | 陳世榮 | 翁岳生 |
第四屆 1976-1985 |
陳樸生 | 翁岳生 | 林紀東 | 翟紹先 | 梁恆昌 | 范馨香 | 陳世榮 | 鄭玉波 | 姚瑞光 | 涂懷瑩 | 李潤沂 | 蔣昌煒 | 洪遜欣 | 楊與齡 | 楊日然 | 楊建華 | 李鐘聲 | 馬漢寶 |
第五屆 1985-1994 |
劉鐵錚 | 范馨香 | 馬漢寶 | 楊建華 | 翁岳生 | 李鐘聲 | 吳庚 | 鄭健才 | 瞿紹先 | 楊與齡 | 楊日然 | 史錫恩 | 陳瑞堂 | 李志鵬 | 張承韜 | 張特生 |
第六屆 1994-2003 |
翁岳生 | 劉鐵錚 | 吳庚 | 王和雄 | 王澤鑑 | 林永謀 | 林國賢 | 施文森 | 城仲模 | 孫森焱 | 陳計男 | 曾華松 | 董翔飛 | 楊慧英 | 戴東雄 | 蘇俊雄 | 黃越欽 | 賴英照 | 謝在全 |
第七屆 2003-2011 |
翁岳生 | 城仲模 | 林永謀 | 王和雄 | 謝在全 | 賴英照 | 余雪明 | 曾有田 | 廖義男 | 楊仁壽 | 徐璧湖 | 彭鳳至 | 林子儀 | 許宗力 | 許玉秀 |
部分大法官曾因故未做滿原任期或僅係補足他人任期;第七屆部分大法官任期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