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卡塔尔; zh-cn:卡塔尔; zh-tw:卡達; zh-hk:卡塔爾; zh-sg:卡塔尔
دولةقطر zh:卡塔尔; zh-cn:卡塔尔; zh-tw:卡達; zh-hk:卡塔爾; zh-sg:卡塔尔国 |
|||||
|
|||||
国歌:As Salam al Amiri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多哈 | ||||
最大城市 | 多哈 | ||||
面积
|
|||||
时区 | UTC +3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阿拉伯语 | ||||
人口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君主立宪制酋长国 | ||||
国家领导人 | |||||
主要节日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卡塔尔riyal (QR) | ||||
国家资料 | |||||
国际域名缩写 | .QA | ||||
国际电话区号 | 974 | ||||
zh:卡塔尔; zh-cn:卡塔尔; zh-tw:卡達; zh-hk:卡塔爾; zh-sg:卡塔尔(1971年9月3日— )是一亚洲西南部的酋长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边上的一个更小的半岛。南接zh:沙特阿拉伯; zh-cn:沙特阿拉伯; zh-tw:沙烏地阿拉伯; zh-hk:沙特阿拉伯,其他方向面临波斯湾。
目录 |
[编辑] 历史
卡達在7世纪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入侵,1555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遭土耳其统治200多年。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1882年英国入侵,并于1916年强迫卡塔尔酋长接受奴役性条约,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二次大战后,美势力渗入。1971年3月,英国宣布同海湾诸酋长国签订的所有条约于同年年底终止。1971年9月1日,卡塔尔宣布独立。
在卡塔尔半岛上,当地居民已经维持了数千年的生产活动,但在前期的大部分时间,也仅仅是一些游牧部落的短期居住。其中,哈里发和萨乌德部落曾席卷过整个阿拉伯半岛(后来他们分别成为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并沿海岸线定居,进行捕鱼和珍珠养殖。这些部落为了争夺有利的牡蛎饲养场经常相互争斗,使整个领地分分合合,一直没有建立统一的主权。
英国最初想占据卡塔尔和波斯湾,是企图把这里作为殖民印度的一个理想的中途落脚点,当然20世纪初期,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现,便成为英国占领这里的又一个理由。在19世纪哈里发部落统治着由巴林岛直到北部卡塔尔半岛的西部。尽管当时卡塔尔处在一个合法的从属国地位,但由于沿东海岸多哈和沃克拉的渔村中,反对巴林人哈里发统治的呼声高涨,终于,在1867年,哈里发成地将大量海军登陆沃克拉并取缔造反者。然而巴林人的进攻,违反了1820年签订的英巴条约,英国以保护国身份立即启动了外交回应,施加政治压力,责难巴林违反条约,(经由刘易斯•佩利上校)又与卡塔尔代表进行磋商,默许卡塔尔由从巴林独立出来。为了与刘易斯•佩利上校进行磋商,卡塔尔人选出了德高望重的多哈本土人士萨尼·本·穆罕默德。他的萨尼部落,曾经参与过一些波斯湾地区的相关政治活动,并拥有一定的政治声望。谈判的结果最终使卡塔尔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直到1916年,卡塔尔才得到正式的认可成为英国的被保护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1947年印度取得独立以后,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权大大削弱。到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放弃波斯湾阿拉伯国家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在1961年,英国接受了科威特的独立宣言。7年以后,英国官方宣布他们将在3年时间内放弃(政治上而非经济上)对波斯湾的控制,随后卡塔尔加入了巴林和其他七个休战国家联盟。但卡塔尔内部的反对意见很大,很快迫使卡塔尔脱离这个最终发展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联盟。最终,1971年,卡塔尔举行开国典礼,正式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自从1995年至今,卡塔尔由埃米尔 哈马德·本·哈立法·阿勒萨尼统治,他是在他的父亲萨尼·哈里发·本·穆罕默德在瑞士休假期间通过不流血政变夺得的国家控制权。在他的统治下,卡塔尔的社会政治生活更为自由,包括妇女解放,新宪法的建立,以及备受争议的半岛电视台的开播。2007年4月3日,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任命哈马德·本·贾西姆·本·贾比尔·阿勒萨尼为内阁首相。[1]
[编辑] 政治
卡塔尔是君主立宪制的酋长国。埃米尔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由阿勒萨尼家族世袭。卡達禁止任何政党活动。
[编辑] 地理
卡塔尔位于阿拉伯湾西海岸的中部,是由沙特阿拉伯向北延伸的一个半岛,周围有几个岛屿。从南到北全长160公里,自东向西宽80公里,包括诸岛在内总面积11532.5平方公里。在西南方向与沙特和阿联酋接壤,其余三面临海,在西北部与巴林隔海相望,相距仅不到30公里。
卡塔尔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漠,靠近西海岸地势略高,由ZIKRIT向南存在大范围裸露石灰岩,卡塔尔的陆上石油也主要储藏在这个区域。
卡塔尔属热带沙漠性气候,夏半年炎热,最高气温可达摄氏50度以上,冬半年凉爽干燥,最低气温在零上7度。卡塔尔全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为125毫米。
[编辑] 宗教
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叶派占全国人口的16%。
[编辑] 经济

在發現石油之前,卡塔尔经济仅以渔业和珍珠养殖为主。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日本的人工养殖珍珠进入世界市场之后,卡塔尔的珍珠养殖业立刻失去了竞争力,处境艰难。但是随后,20世纪40年代,石油储量的发现,完全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现在,这个国家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准,并有许多提供给普通公民的社会性福利。
卡塔尔的政府收入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这个国家的石油储量估计有150亿桶(24亿立方米)。卡塔尔人的财富收入和生活条件可以达到西欧国家的水准。卡塔尔拥有发展中国家最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5年为39607美元)。卡塔尔是全世界主权独立国家中两个税收最少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巴林。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只能支撑未来有限的时间,所以卡塔尔正致力于寻求鼓励生产部门私有化并发展知识经济。在2004年,卡塔尔科学技术公园落成使用,吸引国内外以技术为基础的公司和企业,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编辑] 法律
自从现任埃米尔推翻他父亲的政权以后,卡塔尔社会进一步自由化。与阿拉伯世界许多保守伊斯兰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相比,卡塔尔法律相对比较宽松。
例如,卡塔尔法律允许女性驾车,而且女性驾车在卡塔尔已经较为普遍;卡塔尔法律允许女性在公众场合随意穿着,然而事实上,卡塔尔当地大部分女性通常仍旧穿着传统的黑色阿拉伯长袍;卡塔尔法律允许一定限度地引用酒精饮料,然而实际上任意提供酒精饮料的酒吧往往只限于那些非常高档的酒店。
2006年年底,随着第15届亚运会在卡塔尔的召开,卡塔尔社会很可能会进一步开放。
[编辑] 教育
近几年,卡塔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每一名儿童可以享受由幼儿园至大学的免费教育。本国大学只有卡塔尔大学一所,但还有许多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卡塔尔基金会的支持下,许多美国学校也在卡塔尔教育城建立了分支机构,开设专修课程。这些大学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乔治城大学、德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康乃尔大学等。2004年,卡塔尔在教育城建立了卡塔尔科学技术公园以加强大学和工业间的沟通。
2002年11月,埃米尔哈马德创立了卡塔尔高等教育理事会。这个机构指导并管理所有年龄段人群的教育。
埃米尔的第二个妻子,Sheikha Mozah Bint Nasser Al-Missned,对教育改革的起步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她负责卡塔尔基金会並在卡塔尔高等教育理事会任职。
[编辑] 其他
[编辑] 参考文献
- ↑ 林甦,卡塔尔埃米尔任命新首相,新华网
[编辑] 外部連接
亚洲 |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
(1) 請參閱台灣問題
|
|
![]() |
---|---|
伊拉克 | 伊朗 | 科威特 | zh:沙特阿拉伯; zh-cn:沙特阿拉伯; zh-tw:沙烏地阿拉伯; zh-hk:沙特阿拉伯 | 委內瑞拉 | 阿尔及利亚 | zh: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zh-cn: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zh-tw: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zh-hk: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zh:卡塔尔; zh-cn:卡塔尔; zh-tw:卡達; zh-hk:卡塔爾; zh-sg:卡塔尔 | 利比亚 | zh:奈及利亞; zh-cn:尼日利亚; zh-tw:奈及利亞; zh-hk:尼日利亞 | zh:印尼; zh-cn:印度尼西亚; zh-tw:印尼; zh-hk:印尼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 | ![]() |
---|---|
阿尔及利亚 • 巴林 • 科摩罗 • 吉布提 • 埃及 • 伊拉克 • 约旦 • 科威特 • 黎巴嫩 • 利比亚 • 毛里塔尼亚 • 摩洛哥 • 阿曼 • 巴勒斯坦国 • 卡塔尔 • 沙特阿拉伯 • 索马里 • 苏丹 • 叙利亚 • 突尼西亞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也门 |
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 | ![]() |
---|---|
常任理事国 | |
中国 - 法国 - 俄罗斯 - 英国 - 美国 | |
任期至2007年12月31日止的非常任理事国 | |
刚果 - 加纳 - 秘鲁 - 卡塔尔 - 斯洛伐克 | |
任期至2008年12月31日止的非常任理事国 | |
比利時 - 意大利 - 南非 - 印尼 - 巴拿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