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lovenská republika 斯洛伐克共和國 |
|||||
|
|||||
国家格言:無 | |||||
国歌:《塔特洛山上电光闪闪》(Nad Tatrou sa blýska)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布拉提斯拉瓦 | ||||
最大城市 | 布拉提斯拉瓦 | ||||
面积
|
|||||
时区 | UTC +1 夏時制:UTC+2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斯洛伐克語 | ||||
人口 | |||||
民族 | 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議會民主制 | ||||
国家领导人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斯洛伐克克朗(SKK) | ||||
GDP | 467.63億美元(2005年) PPP-873.2億美元(2005年) |
||||
人均GDP | 8,647美元(2005年) PPP-16,041美元(2005年) |
||||
HDI | 0.856(高,2006年) | ||||
中央银行 | 斯洛伐克國家銀行 | ||||
国家资料 | |||||
国家象征 | 石竹、玫瑰(均為非正式) | ||||
国家代码 | SVK | ||||
国际域名缩写 | .sk | ||||
国际电话区号 | +421 | ||||
斯洛伐克共和国,亦可被稱為斯洛伐克,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向西北它临捷克共和国,向北临波兰,向东临乌克兰,向南临匈牙利,向西南临奥地利,从2004年3月29日起它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2004年5月1日起欧洲联盟的一员。
目录 |
[编辑] 历史
最初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定居的是凯尔特人,前5世纪开始他们被属于日耳曼人的部落排挤,从1世纪到5世纪今天的斯洛伐克是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边界,这里发生了多次边界战争。500年左右斯拉夫人的祖先来到这里。7世纪中斯洛伐克是当时萨莫王国(Samo)的中心。8世纪时这里出现了尼特拉公国,833年它成为大摩拉维亚的中心部分。11世纪斯洛伐克成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1526年随匈牙利规奥地利君主管辖,由此1867年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16世纪和17世纪内当东南欧大部分地区被鄂图曼帝国占领时,匈牙利王国的实际组成部分只有今天的斯洛伐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斯洛伐克和捷克一起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它也包括今天匈牙利的一部分,这些地区的主要居民是匈牙利人,同时今天匈牙利境内也有部分说斯洛伐克语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38年至1945年斯洛伐克获得“独立”(实际上是当时被纳粹德国控制的一个卫星国)。战后斯又重新和捷克合并,并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1969年起,斯洛伐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联盟共和国之一。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开始发生变化,捷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之后,斯洛伐克的分离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通过全民公决,捷克与斯洛伐克宣布解体,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宣布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2003年5月17日至18日斯洛伐克举行全民公投92.45%的公民支持加入欧洲联盟。420万选民中只有52.15%参加投票。2004年3月29日斯洛伐克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加入欧洲联盟。
2004年4月3日的总统选举中在首轮选举中没有任何竞争者获得需要的50%的选票,在第二轮选举中伊万·加什帕罗维奇以60%的选票获胜。在2004年举行的欧洲议院的选举中只有16.66%的选民参加了投票。
2006年6月17日,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结果揭晓,方向党获得29.14%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斯洛伐克民主基督教同盟,获得18.35%的选票;接下来是斯洛伐克民族党,获得11.73%的选票。[1]7月4日,斯洛伐克总统加什帕罗维奇正式任命方向党主席菲乔为新政府总理。方向党与斯洛伐克民族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组建联合政府。[2]
[编辑] 名称的来由
斯洛伐克作为今天这个地区的称呼首次有证可考的是在15世纪。16世纪这个称呼经常被使用,斯拉夫人在5世纪就已经在此定居,从9世纪开始他们称自己是斯拉夫人,因此这个名字有可能在15世纪前就已经被使用。
[编辑] 政治
斯洛伐克的国家首脑是国家总统,由国民直接选举,任期五年。政府首脑是首相,拥有最大的行政权利,他一般都是议会中最强党或最强的政治联合的首领,由总统任命。内阁的其他成员由首相提名,总统任命。
斯洛伐克的最高立法机关是一个一院制的议会──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家议会(Národná Rada Slovenskej Republiky),共有150名议员,任期四年,由国民按比例选出。斯洛伐克的最高法院是宪法法院(Ústavný súd),决定涉及宪法的诉讼。它的13个成员是由总统在一份由议会提交的名单中指派。
[编辑] 行政区划
斯洛伐克分八个地区(kraj),每个地区以其首府命名,其下分区(okres),现在一共有79个区。
- 布拉迪斯拉發州 (en: Bratislava Region, sk: Bratislavský kraj)
- 特爾納瓦州 (en: Trnava Region, sk: Trnavský kraj)
- 特倫欽州 (en: Trenčín Region, sk: Trenčiansky kraj)
- 尼特拉州(en: Nitra Region, sk: Nitriansky kraj)
- 日利納州(en: Žilina Region, sk: Žilinský kraj)
- 班斯卡·比斯特理察州(en: Banská Bystrica Region, sk: Banskobystrický kraj)
- 普列索夫州(en: Prešov Region, sk: Prešovský kraj)
- 科希策州(en: Košice Region , sk: Košický kraj)
[编辑] 地理
斯洛伐克的中部和北部是属于咯尔巴阡山脉的塔特拉山,这里是良好的冬季滑雪地区,幽谷深湖风景优美。斯洛伐克的最高峰Gerlachovský štít(2655米)也在这里。南部是平原。流经斯洛伐克的最大的河流是多瑙河。
[编辑] 人口
斯洛伐克最大的民族是属于斯拉夫人的斯洛伐克人,占总人口的85.8%,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匈牙利人,占9.7%,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其他有吉普赛人(1.7%)、捷克人(0.8%)等。从战前的12万犹太人到今天只剩下约2300人。
斯洛伐克的宪法保障宗教自由,69%的公民信天主教,9%信新教。
斯洛伐克的官方语言是斯洛伐克语,属于斯拉夫语族。在南部匈牙利语也很常用,在一些地区几乎达到官方语言的地位。
斯洛伐克非常喜欢石竹花和玫瑰花,认为它们是幸福的象征,并视其为“国花”。他们忌讳13和周五。
[编辑] 经济
在 德国商会2004年3月做的一次调查中,德国50%以上的企业称斯洛伐克是最好的投资地点。
斯洛伐克成功地完成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过度。祖林达政府在2001年起稳定了宏观经济和进行了结构改革。主要的企业私有化过程已经完成,几乎整个金融界现在在外资掌握下,外资投资不断扩大。尽管其主要出口市场2000年经济萧条,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超过预计。
2002年,斯洛伐克工资提高促进了国内需求的增高,克服了出口增长的减速,使的整个经济达到1998年以来最强的增长(4.4%)。2003年出口恢复,克服了国内消费的减小,使的国家经济增长4.2%。2001年的失业率达19.8%,祖林达政府2002年上台后采取的剧烈的改革使失业率降低,2004年6月到13.9%。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是12.0%,2002年降到3.3%,2003和2004年又有所增长。
[编辑] 节日
日期 | 中文名称 | 斯洛伐克语名称 | 注释 |
---|---|---|---|
1月1日 | 建国日 | Deň vzniku Slovenskej republiky | 纪念1993年1月1日建国 |
1月6日 | 主显日(东正教圣诞节) | Zjavenie Pána (Traja králi a vianočný sviatok pravoslávnych kresťaňov) | 宗教节日 |
3月或4月 | 受难节 | Veľký piatok | 宗教节日 |
3月或4月 | 复活节 | Veľkonočný pondelok | 宗教节日 |
5月1日 | 劳动节 | Sviatok práce | |
5月8日 | 战胜法西斯日 | Deň víťazstva nad fašizmom | 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7月5日 | 斯拉夫文字节 | Sviatok svätého Cyrila a Metoda | 宗教节日,纪念863年两个将基督教传给斯拉夫人的圣者的到来 |
8月29日 | 斯洛伐克民族起义纪念日 | Výročie SNP | 纪念1944年反希特勒的起义 |
9月1日 (1992) | 斯洛伐克共和国宪法日 | Deň Ústavy Slovenskej republiky | 纪念1992年宪法通过 |
9月15日 | 斯洛伐克保护圣女节日 | Sviatok Panny Márie Sedembolestnej, patrónky Slovenska | 宗教节日,圣玛利亚升天日,圣玛利亚是斯洛伐克的保护人 |
11月1日 | 万圣节 | Sviatok všetkých svätých | 宗教节日 |
11月17日 (1989/1939) | 自由和民主日 | Deň boja za slobodu a demokraciu | 纪念1939年学生反希特勒的游行和1989年在布拉格发生的游行,捷克斯洛伐克“丝绒革命”的开始 |
12月24日 | 圣诞夜 | Štedrý deň | 宗教节日 |
12月25日 | 圣诞日 | 1. sviatok vianočný | 宗教节日 |
12月26日 | 第二个圣诞日 | 2. sviatok vianočný | 宗教节日 |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連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奥地利 | 比利时 | 保加利亚 | 塞浦路斯 | 捷克 | 丹麦 | 爱沙尼亚 | 芬兰 | 法国 | 德国 | 希腊 | 匈牙利 | 意大利 | 爱尔兰 |
|
欧洲 |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 | ![]() |
---|---|
常任理事国 | |
中国 - 法国 - 俄罗斯 - 英国 - 美国 | |
任期至2007年12月31日止的非常任理事国 | |
刚果 - 加纳 - 秘鲁 - 卡塔尔 - 斯洛伐克 | |
任期至2008年12月31日止的非常任理事国 | |
比利時 - 意大利 - 南非 - 印尼 - 巴拿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