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尔滨市 Harbin |
|||||
|
|||||
昵称:"冰城" "哈" "东方小巴黎" | |||||
哈尔滨市在黑龙江省中的位置 | |||||
经纬度 北纬度45分45秒,东经度126分37秒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省 | 黑龙江 | ||||
行政区类别 | 副省级城市 | ||||
上京会宁府 | 1141 | ||||
市委书记 | 杜宇新 | ||||
市长 | 张效廉 | ||||
面积 | |||||
总面积 | 53068 平方公里 | ||||
都会区 | 7086 平方公里 | ||||
人口 | |||||
总人口 (2006) | 980.3万 | ||||
市中心 | 472.7万 | ||||
时区 | 东八区(UTC+8) | ||||
网站: www.harbin.gov.cn |
哈尔滨是一个副省级城市和黑龙江省的省会,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部,别称“冰城”。哈尔滨位於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蜿蜒而过。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被誉为“天鹅下的明珠”。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尤其别具风韵,美誉为“东方小巴黎”。
目录 |
[编辑] 历史
哈尔滨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石器时代晚期)。
哈尔滨原名阿勒锦,元代转音为哈儿滨。清代称哈拉滨,满语意为天鹅项下的明珠,一说意为晒网场,因为在铁路修建以前,哈尔滨为一渔村。
哈尔滨地区在夫馀、渤海、辽代时期分属夫馀国、渤海国颉府和辽国东京道管辖。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兵抗辽,发动"宁江州"、"出河店"之战,大败辽兵10万人,1115年称帝,建立金国,年号收国,定都会宁府(史称金上京会宁府),哈尔滨即为金上京的京畿地区。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清朝建立后,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阿城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大量满、汉族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沙俄诱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1898年始称哈尔滨,属吉林省。从1897年开始以哈尔滨为中心修筑中东铁路,哈尔滨作为城市开始兴建。1898年,沙俄曾将哈尔滨改称"松花江市",1903年又复称哈尔滨市,俄国移民及其他欧洲移民开始大量移居哈尔滨。清亡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13年在哈尔滨设滨江县,1914年设滨江道。
哈尔滨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原因就在于:日俄战争的失败(1904年—1905年),俄国的影响有所减弱,来自包括美国、德国、波兰、日本及法国在内33个国家的16万侨民移居到哈尔滨,先后共有16个国家在哈尔滨建立了领事馆并建立了几千个工商银行等各种企业。形成北亚的一个国际经济、金融和运输中心。哈尔滨的中国人自己也建立了包括酿造,食品和纺织工业在内的企业。哈尔滨也因此奠定了其作为中国东北部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地位。
1918年12月,俄国内战期间,几千名沙俄官兵溃败流亡至哈尔滨,其后哈尔滨便成了大规模的犹太人和白俄流亡者聚居的中心 。成为俄国境外最大的俄国人聚居城市。哈尔滨白俄建有几十间俄国学校,并出版俄文杂志和报纸。
1921年成立哈尔滨市政管理局,1926年成立哈尔滨特别市,收回了长期被沙俄控制的行政管理权。在随后的满洲国时期,1937年改制建滨江省,哈尔滨为省会。直到1945年8月18日苏联红军夺取该城,设院辖市。苏联随后将该市移交于中华民国政府。194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该城。1949年改为松江省省会,1954年改为黑龙江省省会。
1999年8月11日,八个原来划归松花江地区的县城并入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了一个副省级城市。
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现辖8个区、10个县(市)。
[编辑] 地理气候
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的南部,松嫩平原东南缘,松花江中游南岸。域跨东经125°42′-130°10, 北纬44°04′-46°40′。北与伊春市毗邻,东北与佳木斯市、七台河市接壤,东南以牡丹江市为界,西南与吉林省相连,西部接大庆市,西北连绥化市。哈尔滨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1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严寒,多雪;夏季凉爽宜人,为著名的避暑大城市。年降水量523 毫米,年均温3.6℃,1月均温-19.4℃,7 月均温22.8℃。
[编辑] 行政区划
[编辑] 人口
1913年人口统计:总人口(68,549),其中,俄国人(34,313),中国人(23,537),犹太人(5,032),波兰人(2,556),日本人(696),德国人(564)等。
截至2006年末,哈尔滨市户籍总人口980.3万人,市区人口为472.7万人。另外,和中国其他大部分城市一样,哈尔滨信奉佛教的人数最多,但大部分人无宗教信仰,特别是在年轻人中。
[编辑] 民族划分
2005年全市共有少数民族人口63.19万人,满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比重达77.1%列第一位,其次是朝鲜族人口占13.2%,第三是回族人口占5.8%。
[编辑] 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哈尔滨愈来愈突出的问题,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老龄化人口比重会不断增加,而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城市福利体系建设、城市劳动力压力等,会逐渐显现出来。
[编辑] 经济
哈尔滨是一座以机械、动力工业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城市。2006年城市生产总值为2094亿元,在中国百强城市排名中名列第九位。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是闻名全国的三大动力厂。其中哈尔滨电机厂产品占全国水电工程设备数量的二分之一,火电工程设备数量的三分之一,总量的二分之一,也是三峡工程设备供应国内唯一中标单位,成为同行业龙头。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是中国直升机和通用、支线飞机,飞机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Y12轻型多用途飞机、Z9系列直升机、EC120直升机和转包国外航空产品四大系列产品的外向型航空骨干企业,并出产国内唯一的民用航空支线飞机整机。由其控股的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大型骨干生产企业和研发基地,近年来通过与三菱及意大利著名设计公司,曾设计法拉利跑车的宾尼法利那(Pininfarina)公司的合作,开发生产了包括微型客车、厢式货车、单排座及双排座微型货车等共计五系列130个品种,现已进军轿车领域,并成为汽车产业国有企业里仅余的三家致力于创建自主品牌的公司之一。
创建于1900年的哈尔滨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哈药集团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外还有化工、电子仪表等近3000家企业。产品有大型动力设备、拖拉机、飞机、汽车、仪表、刀具、轴承、自行车、化肥、铝合金、胶合板等。
近年来随着哈尔滨冰雪节和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及原有旅游资源的不断发掘,旅游业亦得到极大促进,并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哈尔滨现已申办成功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并在积极申办2014年冬季奥运会。所辖尚志亚布力成为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的永久会址。
作为联系中国与俄罗斯、东北亚的大型国际经贸、科技交易会,每年一度的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五届,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起到了中俄多领域合作中的窗口和平台作用,促进了对俄国,日本,韩国的贸易,并辐射整个东北亚地区。
农业耕地28万公顷,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淡水养殖业比较发达。
[编辑] 交通
哈尔滨是中国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通往欧洲的桥梁。哈尔滨铁路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铁路局,哈尔滨城区内铁路密度居全国第一位。哈尔滨南站是中国15个路网性编组站之一,哈尔滨火车站是中国三大现代化编组站之一,17个区域性编组站之一,第三个编组站王岗编组站也即将建成。新香坊火车站(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为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为哈尔滨市的内陆港之一。哈尔滨市区域内铁路均为复线铁路,哈大铁路和京哈铁路实现了电气化改造,滨绥线铁路也即将进行电气化改造,改造后的哈尔滨区域内的铁路将全部实现电气化。设计时速为300公里每小时的哈大客运专线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京哈高速铁路已经规划完毕,哈大齐城际铁路也已纳入铁道部的规划。
- 铁路:哈大铁路、滨洲铁路、滨绥铁路、滨北铁路、拉滨铁路、京哈铁路
- 公路:京哈公路(102国道)、同三公路(G010国道至三亚)、黑大公路(202国道至大连)、哈绥公路、哈满公路、哈萝公路、哈伊公路。黑龙江省最大的公路客运站道外客运站占地2.8万平方米、为哈尔滨市公路主枢纽,是国家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
- 民航: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中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的重要空中交通枢纽之一,飞行区技术等级为4E,可起降各类大中型客机。有班机飞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青岛、温州、厦门、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香港等三十多个大、中旅游城市,还有定期航班飞往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巴西、加拿大等国家的部分城市。
- 水运:松花江哈尔滨港于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开放口岸,成为东北内河最大的水陆换装枢纽港和国际口岸港,汽轮可从哈尔滨上溯到吉林市,沿嫩江可上溯至齐齐哈尔市,哈尔滨以下可通千吨以上的江轮,经俄罗斯远东地区出海。目前已经实现江海联运,可直达日本海。
- 地铁: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于2005年12月5日启动,建设中的线路为一号线:城市中心段17.48公里,设18座车站,一处车辆段,一处停车场。工程投资约56.8亿元。国家已经批准1号线和环线3号线的建设,而2号线、4号线、5号线及4号支线和5号支线还有待进一步审批,2号线和4号线可能延长至呼兰区,4号线可能改成轻轨。
[编辑] 教育
普通本科院校(全国共722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批985工程,首批211工程)
- 哈尔滨工程大学(211)
- 东北农业大学(211)
- 东北林业大学(211)
- 哈尔滨医科大学(211)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黑龙江大学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哈尔滨学院
- 黑龙江科技学院
- 黑龙江工程学院
高职(专科)院校(全国共1105所):
-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北开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
- 哈尔滨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学院
军事院校:
- 中国人民武警指挥学院哈尔滨分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飞行学院
其它院校:
武汉大学东北研究生院
外国大学分校:
俄罗斯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哈尔滨分校
[编辑] 科技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 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 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 哈尔滨第一工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是东北农业大学。
-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是东北农业大学。
- 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是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
-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学科,由农业部主管,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学科,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管,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
[编辑] 文化
哈尔滨的地方文化以生机勃勃的满洲文化为基础,融合了北方汉文化,同时反映城市的俄罗斯渊源。尤其体现在城市景观,市民的文化生活和饮食方面,以至哈尔滨的地方方言中仍存有俄文词汇。
由于城市文化较早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给哈尔滨赋予了浪漫的文化色彩。
冬季体育运动在哈尔滨的文化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哈尔滨的冰球队、速滑、花样滑冰等项目具有优势。
[编辑] 特产
土特产有五加白酒、五加参冲剂、结绣、牛角画、秋林红肠、大列巴(俄式面包),羽毛画。
[编辑] 建筑
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尤其别具风韵,被誉为“东方小巴黎”,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其独特的深受俄罗斯和欧洲风格影响的建筑及街市景观闻名遐迩。不仅有林林总总的欧式建筑,也有十分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改革开放以来,又兴建了若干现代建筑,市内高楼林立,夜晚流光溢彩,使这个城市呈现出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主要的商业街之一,是其二十世纪早期繁忙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完美遗存。南起于道里区新阳广场,北止于松花江边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全长1450米,宽21.34米,亚洲最长的步行街。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原名“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并沿袭至今。中央大街由石板铺成,这条1.4公里的长街是个真正的欧洲建筑风格博物馆,包括巴洛克、拜占庭,犹太各式建筑精华,俄罗斯小面包店,法国时装店,美国快餐店,日式餐厅应有尽有,还有东正教大教堂:哈尔滨圣索非亚大教堂。1996年进行改造装修的中央大街成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并成为中国自此之后的众多城市的步行街的典范。
圣索非亚教堂1907年始建,1923年扩建,历时九年时间,于1932年11月25日最终建成,1997年修复,现为建筑博物馆,用以展示哈尔滨的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事实上哈尔滨曾经有过大大小小共約五十餘座教堂,包括基督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各种主流宗教(当然还有寺庙,道观等本土宗教建筑),應該算是中国東北教堂最多的城市。但后来受到共产主义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壞,现在殘存下來的僅剩十几座而已。其中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东正教堂,南岗喇嘛台广场中央的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于1966年8月23日被红卫兵毁坏。
许多市民相信教堂破坏了哈尔滨的风水,最终促使他们于1921年捐款筹建了一所寺院,极乐寺。从而使这座欧洲风格的城市又凭添了些传统的影子。加上文庙等中式建筑,使哈尔滨的建筑风格更加丰富多采。
[编辑] 节庆盛事
-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 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编辑] 旅游
哈尔滨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尤其是以冰雪旅游吸引着无数国内外宾客。美丽的松花江似彩带从市区蜿蜒而过,幽雅的太阳岛似闪亮的珍珠镶嵌在松花江北岸。巍峨的防洪纪念塔、飞架南北的松花江公路大桥、壮观的工人体育馆......令秀美的哈尔滨更加婀娜多姿。哈尔滨又是以冰雪、避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城市,兆麟公园的冰灯和太阳岛的雪雕及冰雪大世界驰名五洲。冰雪旅游热,带动了漂流和生态风光游、欧陆风情游、金源文化游、都市休闲游等四季旅游项目的发展。冰雪节、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亚布力和长寿滑雪场等冬季旅游品牌享誉中外。2006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191.1万人次,2006年旅游业务总收入171.9亿元。
[编辑] 人文景点
- 东北烈士纪念馆
- 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证遗址
- 中央大街
- 防洪纪念塔
- 太阳岛
- 冰雪大世界
- 兆麟公园
- 斯大林公园
- 龙塔
- 东北虎林园
-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金泉国家森林公园
-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
- 一面坡国家森林公园
- 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驿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 乌龙国家森林公园
- 镜泊湖公园
[编辑] 宗教建筑
参见:哈尔滨基督教、哈尔滨东正教、哈尔滨犹太人
基督教:
- 哈利路亚教堂:香坊区油坊街,新建,是黑龙江最大的教堂。
- 南岗教堂:南岗区东大直街,原来是德国侨民的大直街德国路德会教堂,建于1916年,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 道里教堂:新阳路110号,原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俄侨礼拜堂,建于1924年,市级三类保护建筑
- 道外教堂:道外北六道街,原浸信会教堂,建于1936年
天主教:
- 东大直街耶稣圣心主教座堂:南岗区东大直街211号,原波兰天主堂,2004年重建,塔尖高51.6米。
- 士课街圣母无染原罪堂:南岗区士课街211号,原来是东正教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1930-1935年重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 圣若瑟堂,道外区江畔路98号(原南勋六道街道外天主堂现在是幼儿园)
东正教: 1930年代,哈尔滨曾有25座东正教堂。1950年代俄侨大批离境后大部分被关闭。
-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伊·赤斯嘉科夫出资,在随军教堂基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四年以后,人们又在木墙外部砌一层砖墙,从而形成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 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4日落成,建成后的圣·索菲亚教堂深受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影响,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教堂通高53.3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
文革期间,最重要的喇嘛台广场中央的哈尔滨尼古拉教堂和江边的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等被毁。现在残存的东正教堂建筑还有大约10座。但至今只有1处恢复了东正教宗教活动,士课街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改为天主教堂,索非亚教堂则改为建筑博物馆。
- 哈尔滨圣母守护教堂(圣母帡幪教堂),东大直街,1930年12月14日建成,拜占庭式样的中型教堂。1984年10月14日重新开放。但自从2000年9月唯一的神父朱世朴(格里高利)去世后,这里已经没有神父主持。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佛教:
- 极乐寺:南岗东大直街1号,1924年建成,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普照寺:极乐寺塔院东侧,1986年建成
- 华严寺:比乐街27号,1922年兴建,1937年6月6日建成,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伊斯兰教:
- 道外清真寺(清真东寺):道外南十二—十三道街,始建于1897年,1935年重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 太平清真寺:太平区,建成于1939年,1989年6月重建
- 香坊清真寺:香坊区,嵩山路副4号
- 平房清真寺:平房区,平新镇三家子
保存下来的宗教遗迹
- 鞑靼清真寺:道里通江街78号,1922年重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 东正教圣伊维尔教堂,道里工厂胡同,1908年建,服装厂占用,市级三类保护建筑
- 东正教哈尔滨圣母安息教堂,南岗东大直街,1908年建,今文化公园入口展厅,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 犹太总教堂,道里通江街,1907年建成,1931年重建,今车辆厂招待所,市级二类保护建筑
- 犹太新教堂,道里经纬街88号,1918年建,今东方娱乐城
[编辑] 名人
- 杜雨露:电影、电视剧、话剧演员。主要作品:《雍正王朝》、《大宅门》。
- 端木瑞良:作家。
- 顾秉林:1945年出生于哈尔滨,清华大学现任校长,中国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于丹麦Aarhus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黄宏:中国一级演员。有《超生游击队》、《打扑克》等小品作品。
- 敬一丹:电视节目主持人。主要作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
- 孔令辉:第26届奥运会男双冠军,第27届奥运会男单冠军,第43届世乒赛男团、男单冠军,第44届世乒赛男团、男双冠军,第45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第46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第4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
- 李敖:作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主要作品:《胡适评传》、《蒋介石研究》。
- 李冰冰:中国著名演员。拍摄过《天下无贼》、《童梦奇缘》、《云水谣》等影片。
- 梁维燕: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公司董事。
- 刘宾雁:作家。
- 孙红雷:电影、电视剧、话剧演员。主要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周渔的火车》。
- 孙幼忱: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儿童科学文艺自选集《小伞兵和小刺猬》。
- 萧红:作家。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 赵尚志:著名抗日将领。曾任东北抗日联军司令、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
(排名不分先后,仅按姓名拼音排名)
[编辑] 姐妹城市
[编辑] 国际
日本新潟
丹麦奥胡斯
加拿大埃德蒙顿
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
日本旭川
韩国富川
以色列吉夫阿塔伊姆
南非艾古莱尼
拉脱维亚陶格夫匹尔斯
巴西萨尔瓦多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
新西蘭南塔拉纳基区
芬兰罗瓦涅米
匈牙利尼赖吉哈佐
俄罗斯雅库茨克
菲律宾卡加延德奥罗
[编辑] 国内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行政区划 (省会:哈尔滨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