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巴达(希腊语:Σπάρτη)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对比。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斯巴达拥有众多国有奴隶,称为黑劳士。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敗,其後再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從此走向衰亡。
目录 |
[编辑] 建立
約公元前12世紀,希臘北方的多利亞(又称多里安)人攻佔了位於希臘南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拉哥尼亞,從此這些多利亞人被稱為斯巴達人。斯巴達人並將拉哥尼亞的原居民變為奴隸,稱為黑劳士。公元前8世紀,斯巴達又征服了鄰邦美塞尼亞,亦將多數的美塞尼亞人變為奴隸,與拉哥尼亞的原居民一樣,稱為黑劳士。
现在的斯巴达是一个现代农业小镇,出产的橄榄油世界一流,曾作为雅典奥运会专用橄榄油。
[编辑] 特色
[编辑] 政治制度
斯巴達之政治制度相傳為古時立法者來古格士(Lycurgus)所定,有兩位國王,五位執政官及元老院,國民會議等機關。
[编辑] 二王制
斯巴達行「二王制」,但實際上國王的權力甚小,權力皆在五位執政官之手。國王不過為祭司長、裁判長、出征時之元帥、元老院中的議長而已。至於斯巴達之所以必置二王,及係利用甚互相軋轢以王制王之故。斯巴達對於其國王防制頗嚴。國王不得與外國聯婚,防其樹立外援。又不許二王室互相聯婚,防二王的權力合一。
兩個國王分別來自亞基亞德世系王室和歐里龐提德世系王室,只有在戰時才有權力,其中一個國王擔任統帥,另一個國王則負責留守。而閒時,重大事務均由「長老會議」決定,而長老會議則由30個人組成。除此以外,有5個執政官會幫助國王處理政務,並由元老院作出決定。雖然實際上元老院握有實權,但所有重要事務在名義上還需要公民大會通過,方為有效。
[编辑] 執政官
斯巴達的執政官五人,每年由人民公决,權力遠在國王之上,得擁護國法,監督國家一切公權私權,又可召集元老院及國民會議,對於國王有罪,亦得加以審判。但執政官的任期僅一年,且每事須經五人的同意始有效,故其權力雖大,仍有限制。
[编辑] 元老院
元老院的議員並二國王而為三十人,非六十歲以上免役者不能當選。對於立法、行政、司法之事,概得預閒。每一法案,均須由此提出,非經其表決者,不得提出於國民會議。故國民會議實成為元老院的附屬機關,雖有表示贊成或反對元老院所議決的法案之自由,可是實際上是不敢反對的。
[编辑] 公民教育
斯巴達各種制度中的最堪注意者,莫如公民教育。
[编辑] 嬰兒
斯巴達猶如一個大軍營,其公民的嬰兒剛出生時,便要被檢驗體質,如果不合要求,便會被拋棄至荒山野嶺;作為母親的,會用烈酒為其嬰兒洗澡,若受不了的,則任由他死去,這是因為斯巴達人只要最好的戰士。
[编辑] 男孩
男孩在7歲前是由雙親撫養的,但其父母從小則會訓練他們成為獨立堅強的戰士,甚至有點冷酷無情。7歲後便會編入團隊進行軍訓。他們要被訓練為絕對服從,身手敏捷,不怕艱苦的軍人,所以每年均會被火辣辣的皮鞭鞭打,並不許求饒或叫喊。當男孩過了12歲,便會被編入少年隊,只能光頭赤腳,不論天氣冷暖均只許穿一件外衣,並只可在軍營裡作少量進食,逼使他們在外面偷取食物,鍛練他們的身手。若被人發現,則會被重打,因為這證明他身手不靈活。至20歲後,則成為正規軍人。30歲時便會成親,但還是要每天作軍訓。60歲時便會退役,但仍要作為預備軍,隨時候命。凡斯巴達男子皆會食於公共食堂,食品粗疏,除執政官外,雖國王亦須在此會食。食時得暢談國事,少年子弟因得於此獲得政治上的知識。
[编辑] 女孩
女孩過了7歲仍留在家裡,但並不從事刺繡等雜務,而是進行艱苦的體格訓練。因為斯巴達人認為只有強壯的母親,方能孕育出勇悍的戰士。因此斯巴達的婦女都十分堅忍,並不怕看到兒子浴血沙場。當兒子要上戰場時,她們並不會為其祝福,而是給他一個盾牌,並對其說:「孩子,帶著盾牌回來,不然就躺在盾牌上回來。」即謂:如果你不能凱旋而歸,就應戰死沙場。
[编辑] 社會階層
斯巴達的人民分為三個階級,第一階級為斯巴達人,為享有完全的公民權者,雖有田而不自耕,其專門之職業為服兵役與任官吏二事。第二為庇里阿西人(Periceci),從事於工商業而無參政權,雖為自由民,然不得享有完全的公民權利。第三階級為黑勞士,義為農奴,他們常隸屬於土地而為第一階級的人服勞奉養;戰時亦隨第一階級之後以服軍役。
[编辑] 對黑劳士的奴役
黑劳士的生活極其艱苦,他們在戰時要作先鋒,但又沒有任何權利,斯巴達人可以隨時殺死他們。黑劳士是斯巴達人的公有財產,在節日裡,斯巴達人經常灌醉黑劳士,並將他們拖至公共場所任意欺凌。黑劳士不論如何,每年均要被鞭笞一次,其目的就是要黑劳士牢記其奴隸身份。亦因如此,黑劳士曾经多次发动起义。最後這種制度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斯巴達後被廢除。
[编辑] 波斯戰爭
如欲得知詳細資訊,請參看波希戰爭。
斯巴達人的驍勇善戰可以由波希戰爭裡得見。
在溫泉關戰役,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以其本國精兵300人、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臘各其它城邦的聯軍,在溫泉關抵擋了數量上遠遠超過他們的波斯軍隊,長達三天,使得波斯軍隊在頭兩天不得寸進,並且死傷慘重。但在第三天,一個希臘當地的居民背叛希臘陣營,帶領波斯軍隊沿著山區的小徑繞到希臘聯軍的後方,見此列奧尼達解散了希臘聯軍,留下300名斯巴達精兵與700名底比斯志願軍殿後。
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後,殿後的志願軍全軍覆滅,但成功阻慢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所統率的大軍前進,結果最後希臘戰勝了波斯,斯巴達人應記一功。
有關300士兵戰勝波斯大軍的歷史,華納電影公司在2007年將有關歷史改變拍成了電影《300》。不過為了顧及電影效果的關係,和史實會有出入,包括人物造型等。
[编辑] 爭霸希臘
如欲得知詳細資訊,請參看伯罗奔尼撒战争。
波斯戰爭後,斯巴達為了與雅典爭奪霸權,因此統率其主導的伯罗奔尼撒联盟與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進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火,最后斯巴达获胜。但雙方均打至筋疲力竭,結果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敗,其後再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從此走向衰亡。
[编辑] 衰亡
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后,斯巴達恢復了獨立的地位,但其衰亡已不可逆轉。雖然克里昂米尼三世在位時,曾嘗試進行改革,一度使斯巴達重現生機,但在公元前222年,克里昂米尼三世統率的斯巴達軍隊在塞拉西亚战役敗給了亚该亚同盟和马其顿国王安提柯三世的联军,克里昂米尼三世被逼逃亡,斯巴達從此走向衰亡。最後在公元前192年,斯巴达被亚该亚同盟并吞,而亚该亚同盟不久亦為羅馬共和國所滅,斯巴達淪為羅馬共和國的領土,從此不再以獨立城邦的姿態出現。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參考資料
- 斯巴達
- W. G. Forest. A History of Sparta, 950-192 B.C..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68. (英文)
- Ernle Bradford. The Battle for the West-Thermopylae 480. New York: McGraw-Hill, 1981. (英文)
- Paul Cartledge. Spartan Reflections. London: Duckworth, 2001.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