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吾尔语 ئۇيغۇرچه, Uyghurche, Уйғурчә |
||
---|---|---|
通行区: | 中國、哈薩克斯坦 | |
区域: | 中國新疆 | |
总使用人数: | 7,600,000 | |
排名: | 98 | |
语系: | 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东突厥语支 维吾尔语 |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 中國新疆 | |
管理机构: | 新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
语言代码 | ||
ISO 639-1: | ug | |
ISO 639-2: | uig | |
ISO 639-3: | uig | |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
维吾尔语,简称维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维吾尔族所说的语言。维吾尔语分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而罗布方言由于人口不斷減少,正步入衰亡。维吾尔民族在5世纪到10世纪和15世纪到16世纪使用过粟特字母,8世纪曾用过突厥如尼文,10世纪-18世纪用过回鶻文,当伊斯兰教传入后,改用阿拉伯字母至今,现成老维文(维文缩写为UEY,Uyghur Ereb Yéziqi)。1949年中国共产党曾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寫,但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于1959年流产。1959年冬天,中国国务院为新疆的维族創制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拉丁字母维吾尔文字,简称新维文(维文缩写为UPNY,Uyghur Pinyin Yéziqi)。198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档 No. XH-1982-283),自治区又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文,并对其进一步完善。为了规范维文拉丁转写,以及在计算机上的使用,新疆大学于2000年开始推行一种新的拉丁维文(维文缩写为ULY,Uyghur Latin Yéziqi),并被自治区定为官方文字。现在中国境内的维吾尔语使用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文(UEY)和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拉丁维文(ULY),而在原苏联境内的维吾尔则使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西里尔维文(USY)。
根據語言學家分析,維吾爾語跟乌兹别克语非常相似,因此,有人認為應該把兩種語種合併。但目前普遍仍然主張把兩者分開。
目录 |
[编辑] 方言
- 维吾尔语
- 中心方言
- 喀什方言
- 伊犁方言
- 吐鲁番方言
- 和田方言 (Hotan)
- 罗布方言 (Lop)
- 中心方言
現時在新疆以維語出版的報紙和雜誌約有80種,維語電視台五個,都以烏魯木齊的中心方言為標準語。
[编辑] 維吾爾語字母表
本字母表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官方文字规定,以及中亚维吾尔文字方案。现在一般拉丁转写普遍采用拉丁维文(ULY),也有人仍旧依照已经废除的新维文变体来转写。
老维吾尔文字母 | |||||||||||||||||||||||||||||
---|---|---|---|---|---|---|---|---|---|---|---|---|---|---|---|---|---|---|---|---|---|---|---|---|---|---|---|---|---|
غ | ش | س | ژ | ز | ر | د | خ | چ | ج | ت | پ | ب | ئە | ئا | |||||||||||||||
ئې | ۋ | ئۈ | ئۆ | ئۇ | ئو | ھ | ن | م | ل | ڭ | گ | ك | ق | ف | |||||||||||||||
ي | ئى |
拉丁维吾尔文字母 | |||||||||||||||||||||||||||||
---|---|---|---|---|---|---|---|---|---|---|---|---|---|---|---|---|---|---|---|---|---|---|---|---|---|---|---|---|---|
A | a | B | b | Ch | ch | D | d | E | e | É | é | F | f | G | g | Gh | gh | H | h | I | i | J | j | K | k | L | l | M | m |
N | n | Ng | ng | O | o | Ö | ö | P | p | Q | q | R | r | S | s | Sh | sh | T | t | U | u | Ü | ü | W | w | X | x | Y | y |
Z | z | (Zh) | (zh) |
西里尔维吾尔文字母 | |||||||||||||||||||||||||||||
---|---|---|---|---|---|---|---|---|---|---|---|---|---|---|---|---|---|---|---|---|---|---|---|---|---|---|---|---|---|
А | а | Б | б | В | в | Г | г | Ғ | ғ | Д | д | Е | е | Ё | ё | Ж | ж | З | з | И | и | Й | й | К | к | Қ | қ | Л | л |
М | м | Н | н | Ң | ң | О | о | Ө | ө | П | п | Р | р | С | с | Т | т | У | у | Ү | ү | Ф | ф | Х | х | Һ | һ | Ч | ч |
Ш | ш | Ы | ы | Э | э | Ю | ю | Я | я |
註:國內出版的字母表,一般會在母音前面加上“ئ”,所以顯示出來會和這個表有分別。這些母音字母的單體和連寫體如下:
拉丁维文 | 單寫體 | 連寫體 |
---|---|---|
a | ئ ا | ئا |
e | ئ ە | ئە |
o | ئ و | ئو |
u | ئ ۇ | ئۇ |
ö | ئ ۆ | ئۆ |
ü | ئ ۈ | ئۈ |
é | ئ ې | ئې |
i | ئ ى | ئى |
目前对于 (6) j /dʒ/ 和 (12) zh /ʒ/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法。
[编辑] 来源參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字委员会文件(Shinjang Uyghur Aptonom Rayonluq Til-Yéziq Komitéti)
- 杜玉涵和Waris A. Janbaz,《关于拉丁维文的介绍》 http://www.uyghurdictionary.org/excerpts/An%20Introduction%20to%20LSU.pdf
- ↑ 高士杰 編著,《维吾尔语方言与方言调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ISBN 7-81001-836-1
- ↑ Ethno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