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
|||||||||
史前时期 | |||||||||
传说时期 (另見三皇五帝) |
|||||||||
夏 | |||||||||
商 | |||||||||
西周 | 周 | ||||||||
春秋 | 東周 | ||||||||
戰國 | |||||||||
秦 | |||||||||
西汉 | 汉 | ||||||||
新朝 | |||||||||
东汉 | |||||||||
魏 | 蜀 | 吴 | 三 國 |
||||||
西晋 | 晋 | ||||||||
十六國 | 东晋 | ||||||||
宋 | 南 朝 |
北魏 | 北 朝 |
南 北 朝 |
|||||
齐 | |||||||||
梁 | 东 魏 |
西 魏 |
|||||||
陈 | 北 齊 |
北 周 |
|||||||
隋 | |||||||||
唐 (另见武周) |
|||||||||
五代十國 | |||||||||
辽 (西辽) |
西 夏 |
北宋 | 宋 | ||||||
金 | 南宋 | ||||||||
元(蒙古) | |||||||||
明 | |||||||||
清 | |||||||||
中华民国 | |||||||||
中华人民 共和国 |
中華 民國 (見台灣問題) |
||||||||
前燕(337年 - 370年),十六國時期由鮮卑族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其國號為「燕」。為區別同期的另外四個燕國,歷史學家把它稱為前燕。其统治地区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
目录 |
[编辑] 歷史
[编辑] 前燕慕容氏的興起
西晉時,慕容廆為鮮卑族慕容氏的首領,曾效忠西晉,與鮮卑族以外的民族鬥爭。後來其兒子慕容皝於337年自稱為燕王。342年擊敗了後趙的二十萬大軍,解除了來自中原的壓力,定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東破夫餘及高句麗,攻滅鮮卑宇文部,成為遼西唯一的武裝勢力,為慕容儁入主中原打下基礎。
352年,皝子慕容儁滅冉魏稱帝,遷都薊,并隨後的幾年裡平定了北方的局勢,於357年遷都鄴。其地「南至汝穎,東盡青齊,西抵崤黽,北守雲中」,與關中的前秦平分黃河流域。358年,慕容儁下令全國州郡檢查戶口,每戶僅留一丁,此外全部徵發當兵,擬拼集150萬大軍以滅東晉、前秦以統一天下。
360年正月,慕容儁在鄴檢閱軍隊,但隨即逝世。其子慕容暐即位,改元「建熙」,此後宮廷裡發生了一次內訌。
[编辑] 慕容恪輔政
慕容儁死時命弟慕容恪輔政,後慕容恪阻止了宮廷的內訌。從360年慕容恪輔政到367年病死其間,為前燕政治較為穩定的時期。自建熙二年、東晉升平五年(361年),以前燕河內太守呂護倒戈反覆为导火索,前燕与东晋在中原展开了连绵的战事。
前燕建熙四年、東晉興寧元年(公元363年)前燕全面的攻势开始发动,四月,慕容忠攻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東晉滎陽太守逃到魯陽(今河南魯山)。建熙五年、東晉興寧二年(公元364年)二月,前燕李洪開始略地河南,四月,前燕攻許昌、汝南、陳郡,徙上述三地萬餘戶於幽州,遣鎮南將軍慕容塵屯許昌。七月,太宰慕容恪親自領兵攻打洛陽,東晉洛陽守軍战败逃离。建熙六年、東晉興寧三年(公元365年)三月,前燕攻克洛陽。
这一系列的战役后,前燕从东晋手中获得了中原的控制权。
[编辑] 前燕王朝的衰亡
[编辑] 前燕君主列表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统治时间 | 年号 |
---|---|---|---|---|
高祖(慕容儁追諡) | 武宣皇帝(慕容儁追諡) | 慕容廆 | 285年-333年 | 無年號 285年-333年 |
太祖(慕容儁追諡) | 文明皇帝(慕容儁追諡) | 慕容皝 | 334年-348年 | 無年號 334年-348年 |
烈祖 | 景昭皇帝 | 慕容儁 | 349年-360年 | 無年號 349年-352年 |
幽皇帝(慕容德追諡) | 慕容暐 | 360年-370年 | 建熙 360年-370年 |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參考文獻
種族 | 政權(依時間順序) |
---|---|
匈奴 | 前趙 | 北涼(沮渠氏) | 胡夏(前身鐵弗部) |
鮮卑 | 吐谷渾 | 段部 | 宇文部 | 前燕(前身慕容部) | 代國 | 後燕 | 西燕 | 西秦(前身隴西部) | 南涼(前身河西部) | 南燕 |
羯 | 後趙 |
氐 | 仇池 | 成漢 | 前秦 | 後涼 |
羌 | 後秦 | 宕昌 | 鄧至 |
漢 | 前涼 | 冉魏 | 西涼 | 北涼(段氏) | 桓楚 | 西蜀 | 北燕(馮氏) |
高句麗 | 北燕(高氏) |
丁零 | 翟魏 |
其餘 小型勢力 (不分部族) |
丘沈 | 胡亢 | 杜曾 | 虛除權渠 | 司馬保 | 句渠知 | 陳安 | 慕容仁 | 侯子光 | 范賁 | 黃韜 | 段龕 劉顯 | 劉芒蕩 | 張琚 | 段勤 | 王午 | 蘇林 | 呂護 | 劉康 | 李弘 | 張育 | 鮮于乞 | 康寧 | 劉黎 魏揭飛 | 法長 | 竇衝 | 張超 | 苻廣 | 張翹 | 王始 | 曹龍 | 司馬順宰 | 白亞栗斯 | 劉虎 | 曹弘 | 彭利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