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 Wikipedia February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Web Analytics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国际空间站 - Wikipedia

国际空间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空间站

2006年10月16日發現號穿梭機
与国际空间站脱离时拍攝的国际空间站照片。

国际空间站徽章
国际空间站徽章
国际空间站状态
乘员: 2 截至2006年3月5日
近地点: 347.9 km "
远地点: 354.1 km "
轨道周期: 91.55 分钟 "
轨道倾角: 51.64° "
每日绕地圈数: 15.73 "
日均轨道
高度损失:
约65 "
曙光号发射至
今在轨天数:
2401 2005年6月17日数据
载人天数: 1688 2005年6月17日数据
曙光号发射至
今公转天数:
3,7573 2005年6月17日数据
曙光号发射至
今运行距离:
约14,0000,0000 km "
平均速度: 7.69 km/s 2,7685.7 km/h
当前质量: 200783 kg 2006年10月12日数据
燃料质量: 约3951 kg "
当前容积: 425 m³ "
气压: 约757 mmHg (100 kPa) .
O2: 约162.4 mmHg (22 kPa) .
CO2: 约4.8 mmHg (640 Pa) .
温度: ~ 26.9 °C .
当前国际空间站构件
构件: 发射日期: 质量: (kg)
曙光号功能货舱: 1998年11月20日 1,9323
Unity - Node 1: 1998年12月4日 1,1612
Zvezda Service Module: 2000年7月12日 1,9050
Z1 Truss: 2000年10月11日 8755
P6 Truss - Solar Array: 2000年11月30日 1,5900
Destiny Laboratory: 2001年2月7日 1,4515
Canadarm2: 2001年4月19日 4899
Quest Joint Airlock: 2001年7月12日 6064
Pirs Airlock -
Docking Compartment:
2001年8月14日 3900
S0 Truss: 2002年4月8日 1,3970
Mobile Base for
Canadarm2:
2002年6月5日 1450
S1 Truss: 2002年10月7日 1,2598
P1 Truss: 2002年11月23日 1,2598
国际空间站
ISS elements (NASA)

图上数据截至2006年3月1日
点击此图放大

ISS外形圖。

国际空间站是一项由六个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这六个机构分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发機構、加拿大航天局、巴西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欧洲航天局的成员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芬兰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希腊卢森堡则是在计划开始之后加入欧洲航天局的。[1])

国际空间站运行于距离地面36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由于大气阻力和重新启动等因素的影响,空间站的实际高度会发生数公里的漂移。空间站运行的这一类型的轨道叫做近地轨道。空间站环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周期是92分钟自从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到2005年6月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转了37500圈。

国际空间站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这个计划是此前若干独立空间站计划的加和体:俄罗斯的和平二号空间站、美国的自由号空间站以及欧洲的哥伦布空间站。而现在,国际空间站成为人类在太空存在的一个永久标志,自从2000年11月2日之后,国际空间站上就保持至少两名乘员至今。

最初负责国际空间站与地面之间运输的是航天飞机联盟号飞船和进步号飞船。目前国际空间站仍在建设之中,最多可以承载三名乘员,部分实验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迄今为止登上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宇航员均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宇航计划,此外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宇航员到访国际空间站,其中还包括四名太空游客

目录

[编辑] 命名

现在的名字“国际空间站” (英文缩写ISS,俄文缩写MKS)是不同命名之间妥协的产物。国际空间站最初提议的名字是“阿尔法空间站”,但是遭到俄罗斯的反对,俄方认为这样的命名暗示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可是事实上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先后成功地运行过8个空间站。俄罗斯提议将空间站命名为亚特兰大 (英文:Atlant),但是这个议案遭到美国的反对,美方认为亚特兰大的读音和拼写太接近传说中沉没的大陆“亚特兰蒂斯”,其中似乎隐含了不祥的征兆,而且亚特兰大这个名字也容易与美国的一架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相混淆。

虽然国际空间站的命名没有采用最初提出的阿尔法空间站,但是空间站的无线电呼号却是阿尔法(Alpha),这个呼号是空间站第一批乘员登站时确定的,当时国际空间站的名字仍然未定,时任NASA主席的丹尼斯·戈尔登便给空间站取了一个临时呼号阿尔法,这个呼号最后沿用下来,成为空间站的正式电台呼号。

[编辑] 历史

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前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自由空间站计划,这个计划是1980年代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1987年12月1日NASA宣布波音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麦道飞机公司和洛迪恩推进动力公司获得了参与建造空间站的订单。老布什执政期间,星球大战计划被搁置,自由空间站也随之陷入停顿,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正式结束了自由空间站计划。冷战结束后在美国副总统戈尔的推动下,自由空间站重获新生,NASA开始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接触,商谈合作建立空间站的构想。

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建曙光号功能货舱进入预定轨道,同年12月,由美国制造的团结号节点舱升空并与曙光号连接,2000年7月星辰号服务仓与空间站连接。2000年11月2日首批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的各个组件大多由NASA的航天飞机进行运输,由于各个组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宇航员在太空只需要进行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将组件连接上空间站主体。到目前为止国际空间站的装配完成了一半,能够支持3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完全完成之后,根据其设计共可以提供7名宇航员同时工作和生活。

国际空间站的预算远远超过了NASA最初的预计,其建造时间表也比预定的要晚,主要原因就是2003年初发生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之后,美国宇航局停飞了所有的航天飞机。在航天飞机停飞的两年半时间里,空间站的人员和物资运输完全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空间站上的科学研究活动也尽可能地被压缩了。 按照预定计划,空间站的建设将在航天飞机重返太空之后在2006年恢复,但是在2005年7月发现号航天飞机的STS-114飞行任务完成后,由于航天飞机隔热材料在升空过程中脱落,NASA再次停飞所有航天飞机,这使得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时间表再次拖延。

2006年11月15日,国际空间站上的活动首次在地球上进行了高清晰度电视直播,并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大屏幕电视上播放。这是人类首次观看到来自太空的高清晰度电视直播画面。直播节目的主角是国际空间站第14zh-cn:长期考察组;zh-tw:遠征隊指令长迈克尔·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摄像师是站内的随航工程师托马斯·赖特尔。这套直播系统名为太空视频网关,直播的清晰度可以达到普通模拟视频的6倍。[2]

2007年1月31日,国际空间站第14长期考察组中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洛佩斯-阿莱格里亚和苏尼特·威廉斯成功进行超过7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完成了一些电路接线工作,使对接的航天飞机能接入并使用站上新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力,将一个遮光反射罩和隔热罩丢弃掉,然后将一组旧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散热器回收。[1]2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38分,这两名宇航员再度出舱,进行约7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另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对一个废弃的氨水冷却设备进行清理。[2]2月8日,这两名宇航员完成了6小时40分钟的第三次太空行走,将空间站外的两个大型遮蔽罩移除丢弃,并安装货物运输机的几个附属装置。[3] 2月22日,国际空间站飞行工程师、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秋林和洛佩斯-阿莱格里亚进行一次6个多小时的计划外太空行走,修复了对接在空间站上的进步M-58飞船的一处未能收拢的天线。[4]

[编辑] 建造计划

按照计划,建造整个国际空间站共需要超过50次太空飞行和组装,其中的39次飞行需要由航天飞机完成,有大约30次飞行和装配任务需要进步号飞船提供支持。整个建造工作完成后,国际空间站将会有1200立方米的内部空间,总重量419000公斤,总输出功率达到110千瓦,衍架长度108.4米,舱体长度74米,额定乘员6人。

整个空间站由众多组件构成:

组件 航次 运载者 装配时间 长度
(m)
直径
(m)
质量
(kg)
曙光号功能货舱 1A/R 质子號 11月20日,1998年 12.6 4.1 19,323
团结号节点舱 1 2A - STS-88 奋进号 12月4日,1998年 5.49 4.57 11,612
星辰号服务舱 1R 质子號 7月12日,2000年 13.1 4.15 19,050
Z1 衍架 3A - STS-92 发现号 10月11日,2000年 4.9 4.2 8,755
P6 衍架及太阳能电池板 4A - STS-97 奋进号 11月30日,2000年 73.2 10.7 15,900
命运号实验舱 5A - STS-98 亚特兰蒂斯号 2月7日,2001年 8.53 4.27 14,515
加拿大臂2 6A - STS-100 奋进号 4月19日,2001年 17.6 0.35 4,899
连接气密舱 - 寻求号气密舱 7A - STS-104 亚特兰蒂斯号 7月12日,2001年 5.5 4 6,064
对接隔舱 - Pirs气密舱 4R 进步號 8月4日,2001年 4.1 2.6 3,900
S0衍架 8A - STS-110 亚特兰蒂斯号 8月8日,2002年 13.4 4.6 13,970
加拿大臂2导轨 UF-2 - STS-111 奋进号 6月5日,2002年 5.7 2.9 1,450
S1衍架 9A - STS-112 亚特兰蒂斯号 10月7日,2002年 13.7 3.9 12,598
P1衍架 11A - STS-113 奋进号 11月23日,2002年 13.7 3.9 12,598

周期性往返任务:

  • 多用途后勤组件 (MPLM)

预定由航天飞机运送的组件
(依照预计发射顺序排列)

  • 节点舱2 (2006年12月升空)
  • 哥伦布实验舱 (2007年3月升空)
  • 希望号实验舱 (JEM)(2007年9月升空)
  • 节点舱3 - (2008年5月升空)
  • 离心重力舱 (2009年7月升空)
  • 科学号动力站 (2010年10月升空)
  • 塔台 - (2009年3月升空)
  • 圓頂屋 - (2010年升空)

预定由质子运送的组件

  • 多用途实验舱 MLM-FGB (2007年升空)
  • 欧洲机械臂 (ERA) (2007年升空),
  • 俄罗斯实验舱 削减至1个 (2009年升空)

C删除的组件

  • 多用途对接组件 - 用MLM-FGB2替代
  • 对接货舱 - 删除
  • 生活组件 - 删除
  • 乘员救生火箭 - 删除
  • 间歇控制组件 - 删除, 其功能由曙光号功能货舱完成
  • 空间站推进组件 - 删除, 其功能由曙光号功能货舱完成

接驳太空船

此外还有很多非承重衍架用于支撑空间站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

[编辑] 目标

有很多对NASA持批评观点的人认为国际空间站计划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并且抑制了其他更有意义的计划。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列举,花费在国际空间站计划上的上千亿美元和近乎一代人的时间,可以用来实施无数的无人太空任务,或者将这些时间和金钱花在地球上的研究中,也要比国际空间站更有意义。

空间站的支持者认为对于空间站的批评是目光短浅而且带有欺骗性的,支持者认为花费在载人空间探索上的巨额经费同样会给地球上的每个人带来切实的好处。有评估指出,国际空间站计划所开发的载人航天相关技术的商业应用,会间接带动全球经济,其所带来的收益是最初投资的七倍,也有一些相对保守的估计则认为此种收益只是最初投资的三倍。还有一些坚定的支持者认为,即便国际空间站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为零,仅其发挥的推动国际合作的作用,也足以令这个计划彪炳史册。

[编辑] 遠征隊

所有永久駐地乘員組命名「zh-cn:长期考察组;zh-tw:遠征N」, 「遠征N」在每次遠征以後連續地被增加。太空遊客沒有算作是遠征成員。

遠征 乘員 臂章 發射日期 航次 著陸日期 航次 持續時間(日)
遠征1 William Shepherd - U.S.A.
Yuri Gidzenko - 俄羅斯
Sergei Krikalev - 俄羅斯
October 31 2000
07:52:47 UTC
Soyuz TM-31 March 21 2001
07:33:06 UTC
STS-102 140.98
遠征2 Yuri Usachev - 俄羅斯
Susan Helms - 美國
James Voss - 美國
March 8 2001
11:42:09 UTC
STS-102 August 22 2001
19:24:06 UTC
STS-105 167.28
遠征3 Frank L. Culbertson - 美國
Vladimir N. Dezhurov - 俄羅斯
Mikhail Tyurin - 俄羅斯
August 10 2001
21:10:15 UTC
STS-105 December 17 2001
17:56:13 UTC
STS-108 128.86
遠征4 Yury Onufrienko - 俄羅斯
Dan Bursch - 美國
Carl Walz - 美國
December 5 2001
22:19:28 UTC
STS-108 June 19 2002
09:57:41 UTC
STS-111 195.82
遠征5 Valery Korzun - 俄羅斯
Sergei Treschev - 俄羅斯
Peggy Whitson - 美國
June 5 2002
21:22:49 UTC
STS-111 December 7 2002
19:37:12 UTC
STS-113 184.93
遠征6 Kenneth Bowersox - 美國
Nikolai Budarin - 俄羅斯
Donald Pettit - 美國
November 24 2002
00:49:47 UTC
STS-113 May 4 2003
02:04:25 UTC
Soyuz TMA-1 161.05
遠征7 Yuri Malenchenko - 俄羅斯
Edward Lu - 美國
April 26 2003
03:53:52 UTC
Soyuz TMA-2 October 28 2003
02:40:20 UTC
Soyuz TMA-2 184.93
遠征8 Michael Foale - 美國
Alexander Kaleri - 俄羅斯
October 18 2003
05:38:03 UTC
Soyuz TMA-3 April 30 2004
00:11:15 UTC
Soyuz TMA-3 194.77
遠征9 Gennady Padalka - 俄羅斯
Michael Fincke - 美國
April 19 2004
03:19:00 UTC
Soyuz TMA-4 October 24 2004
00:32:00 UTC
Soyuz TMA-4 185.66
遠征10 Leroy Chiao - 美國
Salizhan Sharipov - 俄羅斯
October 14 2004
03:06 UTC
Soyuz TMA-5 April 24 2005
22:08:00 UTC
Soyuz TMA-5 192.79
遠征11 Sergei Krikalev - 俄羅斯
John L. Phillips - 美國
April 15 2005
00:46:00 UTC
Soyuz TMA-6
October 11 2005
01:09:00 UTC
Soyuz TMA-6 179.02
遠征12 William McArthur - 美國
Valery Tokarev - 俄羅斯
October 1 2005
03:54:00 UTC
Soyuz TMA-7
April 8 2006
23:48:00 UTC
Soyuz TMA-7 189.01
遠征13 Pavel Vinogradov - 俄羅斯
Jeffrey Williams - 美國
托马斯·赖特尔 - 德國
2006年3月30日
02:30 UTC
July 4 2006
18:38 UTC (STS)
联盟TMA-8[5]
STS-121 (Reiter)
September 28 2006
01:13 UTC (Soyuz)
December 21 2006
22:32 UTC (STS)
Soyuz TMA-8
STS-116 (Reiter)
182.65

171.16
(Reiter)
遠征14 迈克尔·洛佩斯-阿莱格里亚 - 美國
米哈伊尔·秋林 - 俄羅斯
苏尼特·威廉斯 - 美國
September 18 2006
04:09 UTC (Soyuz)
December 10, 2006
01:47 (STS)
Soyuz TMA-9
STS-116 (Williams)
Planned: April 20, 2007 (Soyuz)
July 9, 2007 (STS)
Soyuz TMA-9
STS-118 (Williams)
~214
遠征15 费奥多尔·尤尔奇欣 - 俄羅斯
奥列格·科托夫 - 俄羅斯
Clayton Anderson -美國
Daniel Tani - 美國[6]
2007年4月7日
17:31 UTC
联盟TMA-10[7]
遠征16 Peggy Whitson - 美國
Yuri Malenchenko - 俄羅斯
Léopold Eyharts - 法國
Koichi Wakata - 日本
Robert Thirsk - 加拿大
Scheduled for October 6, 2007–April 19, 2008

[编辑] 参考文献

前苏联(至1991年)与俄罗斯政府载人航天计划
正在进行:联盟 | 国际空间站 (合作)
计划中:快船
过去:东方 | 上升 | 礼炮 |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与美国合作) | 和平号轨道空间站
未进行:探测器 | N1火箭 | 米格105 | 钻石 | 暴风雪号 | 快船


美国政府载人航天计划
正在进行:航天飞机 | 国际空间站 (合作) | 星座计划 (未来)
过去:水星 | X-15 (亚轨道) | 双子星 | 阿波罗 | 天空实验室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与前苏联合作) | 航天飞机-和平号 (与俄罗斯合作)
未进行:人类最早进入太空 | 猎户座 | 动力滑翔 | 载人轨道实验室
自由号空间站 (现在的国际空间站) | 轨道太空飞机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Static Wikipedia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6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