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uomen tasavalta Republiken Finland 芬兰共和国 |
|||||
|
|||||
国家格言:無 | |||||
国歌:《我們的國家》 芬蘭語:Maamme;瑞典語:Vårt land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赫尔辛基 | ||||
最大城市 | 赫尔辛基 | ||||
面积
|
|||||
时区 | UTC+2;夏季:UTC+3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芬兰语和瑞典语 | ||||
人口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議會制 | ||||
国家领导人 | |||||
主要节日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欧元,芬兰欧元硬币 | ||||
人均GDP | $31,208 | ||||
国家资料 | |||||
国际域名缩写 | .FI | ||||
国际电话区号 | 358 | ||||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i)是一个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
目录 |
[编辑] 历史
请参见:芬兰历史
芬兰又称“千湖之国”,在瑞典的埃里克国王(King Erik)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诗史《卡勒瓦拉》(Kalevala)发表后才受到重视。
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简短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提供了芬兰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07年3月18日,议会选举,中间党获得200个议席中的51席,联合党获得50席,社民党获得45席,左翼联盟获得17个议席,绿色联盟获得15个议席,瑞典人民党和基督教联盟分别获得9个和7个议席。[1]4月17日,议会选举马蒂·万哈宁为政府总理,中间党、联合党、绿色联盟和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 [2]
[编辑] 政治
请参见:芬兰政治
芬兰的政治体制以议会为主,虽然总统也有较大的权力。多数行政权力控制在由总理领导的内阁中,而总理由议会选出。内阁由中央政府各个部门的部长、总理本人与一名大法官组成。
宪法规定,200人的一院制议会(芬兰语:Eduskunta;瑞典语:Riksdag)是芬兰的最高权力机关。议会可以修改宪法,解散内阁或否决总统的决定;但议会无权改变司法决议。内阁或任意一名议员都可以提出立法动议。议员任期4年,按比例选出。
司法体系分为一个负责民事以及刑事司法争议的法庭,以及一个专门负责公众与行政部分诉讼的特别法庭。芬兰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庭分为地方法院、地区上诉法院及最高法院。
[编辑] 行政区
请参见:芬兰行政区
芬兰最早有12个省份(芬兰语:单数lääni,复数läänit;瑞典語:län),1997年重新划定行政区后现有省份减少到6个:
- 奥兰府 (芬蘭語:Ahvenanmaan maakunta;瑞典語:Åland)
- 东芬兰省 (芬蘭語:Itä-Suomen lääni;瑞典語:Östra Finlands län)
- 拉普兰省 (芬蘭語:Lapin lääni;瑞典語:Lapplands län)
- 奥卢省 (芬蘭語:Oulun lääni;瑞典語:Uleåborgs län)
- 南芬兰省 (芬蘭語:Etelä-Suomen lääni;瑞典語:Södra Finlands län)
- 西芬兰省 (芬蘭語:Länsi-Suomen lääni;瑞典語:Västra Finlands län)
其中奥兰府(Åland)享有高度自治。
[编辑] 地理
请参见:芬兰地理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精确来说全国共有187,888个湖泊和179,584个岛屿。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除了湖泊之外,全国为大片森林覆盖,可耕种面积较少。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芬兰地处北温带,冬天寒冷,有时严寒,夏天则比较温暖。芬兰有四分之一的地方处在北极圈内,最北的地区夏天有73天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下,冬天则有51天不出太阳。
芬兰擁有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赫爾辛基(最高為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参见:芬兰城市、芬兰人口
[编辑] 经济
请参见:芬兰经济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大约与英国、法国、德国或意大利持平。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非常发达,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倚赖进口。
由于天气的原因,芬兰的农业仅维持在基本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水平。林木业作为出口的主要支柱,为农村人口提供了第二个工作选择。芬兰在1999年加入欧元体制,在未来几年芬兰将更快地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芬兰的玻璃工艺制造世界闻名,金属处理工艺也相当精细。由于盛产木材,芬兰的家具设计和制造业在世界享有盛誉,20世纪初芬兰设计的家具现在看起来依然非常现代。
[编辑] 人口
请参见:芬兰人口
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兰语和6%人口的母语瑞典语。少数人口包括了萨米人、俄罗斯人、犹太人等。
大多数芬兰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约1%的人口则信奉东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罗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
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
[编辑] 文化
请参见:芬兰文化
芬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芬兰人形成了极富北欧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低调,但实际上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定的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芬兰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流士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纪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伦洛特搜集编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史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著名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充满芬兰本土传统浪漫风格的设计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潮流中独树一帜。芬兰还有一批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尤为特别的是,芬兰极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使许多几十年前的工艺品和建筑物在现代人眼中仍是新颖别致、富有想象力的杰作。出自芬兰设计大师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优质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誉世界。
芬兰还是圣诞老人的故乡。1927年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在电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芬兰和苏联分界的拉普兰省“耳朵山”上,正是因为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他的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认可,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在每年的平安夜孩子们在睡觉前将长筒袜挂在壁炉旁,然后带着热切的期盼进入梦乡,圣诞老人晚上就会乘着驯鹿拉的雪橇,把圣诞礼物从壁炉烟囱中分发到孩子们的长筒袜里。
除了艺术,芬兰人还发明了桑拿浴,号称芬兰的国粹。芬兰谚语说:先建桑拿,再搭房屋。桑拿(Sauna)是为数不多的进入世界语言范畴的芬兰词汇之一。芬兰桑拿室一定完全用木材建造,其中一定包括蒸汽房、洗澡间和更衣室。芬兰全国有不同大小桑拿上百万间,平均每三个人就拥有一间桑拿房,密度是全球之冠。对到芬兰旅游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洗过桑拿,就等于没到过芬兰。
[编辑] 教育
[编辑] 体育
[编辑] 参见
- 芬兰通讯
- 芬兰交通
- 芬兰军事
- 芬兰外交
- 芬兰旅游业
[编辑] 参考文献
- ↑ 赵长春,芬兰中间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新华网
- ↑ 赵长春,万哈宁当选芬兰新政府总理,新华网
[编辑] 外部链接
- 虚拟芬兰 - 芬兰的入门网站
- Government.fi - 政府官方网站
- Eduskunta.fi - 议会官方网站
- Presidentti - 总统官方网站
- WWW.XZQH (行政區划) 芬兰网页 中文
- 芬兰国家旅游中文网页
- 芬兰地图 (中文)
- Finland Travel Community - Discussion Forum (English)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波羅的海 | 芬蘭灣![]() |
欧洲 |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北歐理事會 | ![]() |
---|---|
丹麥 | 芬蘭 | 冰島 | 挪威 | 瑞典 | |
準會員 | |
奧蘭 | 法羅群島 | 格陵蘭 |
|
![]() |
---|---|
奥地利 | 比利时 | 保加利亚 | 塞浦路斯 | 捷克 | 丹麦 | 爱沙尼亚 | 芬兰 | 法国 | 德国 | 希腊 | 匈牙利 | 意大利 | 爱尔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