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捷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捷運全稱為新竹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為都會區捷運系統,連接新竹市、新竹縣各地。
目录 |
[编辑] 計畫緣起
新竹都會區以新竹市為核心,地理範圍涵蓋新竹縣及新竹市等鄉鎮,近年來新竹都會區挾帶科學園區之實力已成為臺灣地區科技產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且因陸續興建完成之北部第二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重大建設,及科學園區三期計畫、新竹科學城發展計畫、高鐵新竹車站特定區計畫、竹二科發展計畫等建設也陸續投入,預期新竹都會區仍將是北臺灣新興科技及商務發展之重鎮,故隨著人口的成長及都會區商業、產業活動之密集,期望透過大眾運輸系統的構建及服務水準的提昇,有效改善都市生活品質,提供都會區民眾享受「行」的便捷。
[编辑] 計畫路線
路線的興建,皆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負責。
整個捷運系統依路線形式,可分為紅、藍線。初步規劃之路網係由紅、藍二線組成,共計約26公里,設26個車站。紅線由機場支線經東大路、光復路至高鐵新竹車站,藍線由高鐵新竹車站經新竹縣政府至牛埔。所需工程建設總經費約349億元(85年幣值)。
地方上目前另有竹竹苗輕軌計畫。
[编辑] 臺鐵六家線
由於政府財政上的困難,轉而以「結合捷運紅線與台鐵內灣支線改善」作為優先方案。主要為改善既有新竹=竹中間的內灣線路線,予以高架化、增設車站,並且另行自竹中車站興建新路線,沿高鐵軌道跨越頭前溪直抵六家車站。
六家線預定於2009年完工,之後將移轉給臺鐵經營,行駛往返新竹經竹中至六家的直通列車。目前由鐵改局東工處進行細部設計。工程費用方面:土木工程建設經費為新台幣57.15億,增購電聯車12輛約為新台幣6億元。若包括新竹=竹中間路線,總長為高架段9.92公里、地面段1.36公里。
[编辑] 路線圖
[编辑] 辦理情形
新竹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路網已於88年完成規劃報告,並曾於88年及91年兩度提報交通部審議,依據交通部函覆意見,及本局在考量新竹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之建設投資龐大、財務效益偏低,經與地方政府多次溝通協調後,達成以整合有限資源作最有效運用之觀點,推動整合性規劃方案,即現階段將以「結合新竹捷運紅線與台鐵內灣支線改善」作為優先推動方案,以有效整合現有資源。本方案已於93年9月27日奉行政院核定,計畫名稱為「臺鐵新竹內灣支線改善計畫」,93年10月29日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124次會議決議,有條件通過本案環境影響評估,全案於93年11月交由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接續辦理工程設計、施工等事宜。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考資料
- 陳達明 (2006年10月2日) - 竹縣、竹市、苗縣區域輕軌運構想獲三縣市長支持共同推動 - 於2006年12月13日zh-tw:造;zh-cn:采訪。
|
|
---|---|
城際鐵路系統 | 台灣鐵路管理局(西部幹線、東部幹線、南迴線)- 台灣高速鐵路 |
都會捷運系統 | 台北捷運 (興建中)高雄捷運 - 桃園機場捷運 - 桃園捷運 - 臺鐵捷運化 (計畫中)基隆輕軌 - 新竹捷運 - 台中捷運 - 台南捷運 |
公車捷運系統 | 嘉義公車捷運 |
產業輕便鐵路 | 台灣糖業鐵路 - 台灣鹽業鐵路 - 林務局(烏來台車、阿里山森林鐵路、太平山森林鐵路) |
架空纜索鐵路 | 烏來空中纜車 - 北投空中纜車 - 貓空空中纜車 - 高雄跨港纜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