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简称波黑)是巴爾幹半島西部的一個多山國家。其為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個聯邦單位之一,首都為塞拉耶佛。此國是在1990年代期間,南斯拉夫戰爭時獨立,並且根據岱頓協定,她目前是國際社會的受保護地區,由歐洲議會所選出的高級代表所管理。該國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兩個實體,其一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维那聯邦(又譯穆克联邦),另一是塞族共和國。2000年處於國際監護的布爾奇科鎮成為波斯尼亞第三個的「政治實體」-布爾奇科特區。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维那本身是歷史學上的兩個地理區域,其在今日無政治上的實體可言。
Bosna i Hercegovina 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 |
|||||
|
|||||
国家格言:无 | |||||
国歌:Intermeco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首都 | 薩拉熱窩 | ||||
面积
|
|||||
时区 | UTC +1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波斯尼亞語、 塞尔维亚语、 克罗地亚语 |
||||
人口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共和制 | ||||
国家领导人 | |||||
主要节日 | 1992年4月5日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歐元,可兑换马克 | ||||
GDP | 300亿美元 | ||||
人均GDP | 7,692美元 | ||||
国家资料 | |||||
国际域名缩写 | .BA | ||||
国际电话区号 | 387 | ||||
目录 |
[编辑] 历史
波黑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早期居民为伊利里亚人。该地于公元前168年由罗马帝国占领。455年时东哥特人将该地区占领,6世纪时东哥特人被东罗马帝国击败,现波黑南部地区一度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阿瓦尔人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始入侵,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相继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波斯尼亞以及黑塞哥维纳地区多次分属周围的各个国家。1377年时Tvrtko Kotromanić(特弗尔特科·科特罗曼尼奇?)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亞王国,但1463年时奥斯曼帝国入侵,波斯尼亞被併吞。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亞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亞穆斯林。1878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维纳成为了奥匈帝国的领地,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族民族主义者所刺杀(參見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波黑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分,该王国后来更名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黑成为轴心国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一部分,战后又重归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此时波黑正式确认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边界采用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边界,和实际民族分布颇有出入。
1991年10月波黑宣布拥有主权,1992年2月举行全民投票以寻求独立。波黑塞族人随即在塞尔维亚的支持下以武力方式寻求加入塞尔维亚,内战爆发。1994年3月穆斯林和克族人同意共组联邦,共同对抗塞族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签署代顿和平协定,结束内战,并把波黑分为波黑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两个政治实体。波黑内战中共有二十万人死亡,超过二百万人流离失所。
战争结束后,北约在波黑继续驻扎维和部队,2004年底由欧盟所取代。
2006年10月1日,大选举行。[1]10月18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波什尼亚克族的哈里斯·西拉伊季奇、塞尔维亚族的内博伊沙·拉德马诺维奇和克罗地亚族的泽利科·科姆希奇当选为主席团成员。议会代表院42个席位中,民主行动党获得9席,波黑党获得8席,独立社会民主联盟和波黑社会民主党分别获得7席和5席,余下席位被其他一些政党和政党联盟获得。[2]2007年2月9日,以尼科拉·什皮里奇为部长会议主席的政府宣誓就职。[3]
[编辑] 政治
波黑主席团由三人所组成,每人各属一个民族(穆斯林、塞族、克族),任期为四年,四年中每人轮流就任八个月主席团主席的职位。主席团成员由人民直选,其中波黑联邦选出穆斯林、克族成员,塞族共和国选出塞族成员。
主席团提名部长会议主席,由议会通过。部长会议主席负责任命各部长。
波黑议会拥有立法权,分为两院:人民院有15名成员,每个民族各5名;代表院有42名代表,三分之二来自波黑联邦,三分之一来自塞族共和国。
波黑宪法法院掌握波黑最高司法权,由9名法官组成,其中四人为波黑联邦所选出,二人由塞族共和国选出,三人由欧洲人权法院选出,并且不能是波黑或波黑邻国的公民。
[编辑] 行政区划
根據1995年11月21日所簽署的達頓協議,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區分為兩個政治實體:波黑聯邦(Federacija Bosne i Hercegovine, BiH)與塞族共和國(Republika Srpska, RS),雙方各自統領一半的國土,擁有自己的首都、政府組織、旗幟、臂章、領導人、議會...等等。
位於波斯尼亞東北的布爾奇科特區為一自治區,直屬雙方所組成的聯合政府。
[编辑] 地理
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邻国有克罗地亚、塞爾維亞以及黑山共和國。国内主要为山地,西部有迪纳拉山脉。萨瓦河(多瑙河支流)为波黑北部与克罗地亚的边界。南部在亚得里亚海上有一个20公里长的出海口。
[编辑] 经济
波黑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目前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波黑货币为可兑换马克,曾经和德国马克保持一比一的汇率。德国马克由欧元所取代后,可兑换马克继续和欧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编辑] 人口
波黑43.5%为波什尼亚克族(Bоšnjak),31.2%为塞尔维亚族,17.4%为克罗地亚族,其中绝大多数波族人信奉伊斯兰教,绝大多是塞族人信奉东正教,绝大多数克族人信奉天主教。[4]
[编辑] 注釋
- ↑ 何毅,波黑举行全国大选 登记选民约275.5万人,新华网
- ↑ 连国辉,王海昉,波黑全国大选最终结果揭晓,新华网
- ↑ 连国辉,王海昉,波黑新政府宣誓就职,新华网
- ↑ 波黑概况,新华网
克罗地亚 | ||||
克罗地亚 | 塞爾維亞 |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
亞得里亞海 | 黑山 |
欧洲 |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 | |
---|---|
阿富汗 | 阿尔巴尼亚 | 阿尔及利亚 | 阿塞拜疆 | 巴林 | 孟加拉国 | 贝宁 | 布吉納法索 | 文莱 | 喀麦隆 | 乍得 | 科摩罗 | 科特迪瓦 | 吉布提 | 埃及 | 加蓬 | 冈比亚 | 几内亚 | 几内亚比绍 | 圭亚那 | 印度尼西亚 | 伊朗 | 伊拉克 | 约旦 | 科威特 |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黎巴嫩 | 利比亚 | 马尔代夫 | 马来西亚 | 马里 | 毛里塔尼亚 | 摩洛哥 | 莫桑比克 | 尼日尔 | 尼日利亚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国 | 卡塔尔 | 沙特阿拉伯 | 塞内加尔 | 塞拉利昂 | 索馬里 | 苏丹 | 蘇利南 | 叙利亚 | 塔吉克斯坦 | 土耳其 | 突尼斯 | 多哥 | 土库曼斯坦 | 乌干达 | 乌兹别克斯坦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也门 | |
观察员国: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中非共和國 | 俄罗斯 | 泰国 | |
穆斯林组织和团体观察成员: 摩洛国家解放阵线(MNLF) |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 |
国际组织观察员: 经济合作组织(ECO) | 非洲统一组织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不结盟运动 | 联合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