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
|||||||||
史前时期 | |||||||||
传说时期 (另見三皇五帝) |
|||||||||
夏 | |||||||||
商 | |||||||||
西周 | 周 | ||||||||
春秋 | 東周 | ||||||||
戰國 | |||||||||
秦 | |||||||||
西汉 | 汉 | ||||||||
新朝 | |||||||||
东汉 | |||||||||
魏 | 蜀 | 吴 | 三 國 |
||||||
西晋 | 晋 | ||||||||
十六國 | 东晋 | ||||||||
宋 | 南 朝 |
北魏 | 北 朝 |
南 北 朝 |
|||||
齐 | |||||||||
梁 | 东 魏 |
西 魏 |
|||||||
陈 | 北 齊 |
北 周 |
|||||||
隋 | |||||||||
唐 (另见武周) |
|||||||||
五代十國 | |||||||||
辽 (西辽) |
西 夏 |
北宋 | 宋 | ||||||
金 | 南宋 | ||||||||
元(蒙古) | |||||||||
明 | |||||||||
清 | |||||||||
中华民国 | |||||||||
中华人民 共和国 |
中華 民國 (見台灣問題) |
||||||||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中国唐朝末年至宋朝初期的一段分裂割据時期,有時簡稱五代。
目录 |
[编辑] 歷史
五代十國期間整個中國都處於割據時期,從北方到南方皆如是。由於唐朝末年出現藩鎮割據,勢力強大足以令唐朝中央無法控制,結果在唐代滅亡之後。整個唐朝大帝國,遂瓦解成一個個由地方藩鎮演變的政權,是為五代十國。
自公元907年唐王朝被新建立的梁朝取代後,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後梁(907年—923年)、後唐(923年—936年)、後晉(936年—947年)、後漢(947年—950年)、後周(951年—960年)五個朝代。而南方與河東地區(今山西)則各自產生十個獨立政權,即為十國。這十國為吴越国、闽国、荆南国、楚国、吴国、南唐、南汉、北汉、前蜀和後蜀。
大體這些國家都是內亂較多,國祚較短促,其中最短者乃五代的後漢,僅四年,而最長的吴越国亦不過七十四年。至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將領趙匡胤取得後周政權,建立宋朝,把各地勢力一一消滅,至此五代十國才結束。
[编辑] 特色
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延續,早在唐朝末年這些藩鎮已經存在,至唐亡後這些藩鎮仍未被消滅,反而繼續割據,由是者維持了數十年。
大體這些國家中以五代諸朝國祚最為短促,最長者不過僅十六年。這些朝代常發生篡弒等事件,戰亂尤多,民眾多南逃。而十國雖然也是割據一方,但相對政局穩定,加以大量北方民眾南下,加速了南方的開發,而十國君主亦多注重國家治理,故十國不論在經濟或文化,都遠勝於北方。
因為北方政局較南方不穩,大量人口遷移至南方,故五代十國乃經濟重心南移的一個關鍵時代。
[编辑] 君主列表
五代 |
||||||
---|---|---|---|---|---|---|
後梁 | 後唐 | 後晋 | 後漢 | 後周 | ||
首都 | 開封 | 洛陽 | 開封 | 開封 | 開封 | |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
3帝 朱全忠 朱友貞 |
4帝 李存勗 李从珂 |
2帝 石敬瑭 石重貴 |
2帝 劉知遠 劉承祐 |
3帝 郭威 柴宗訓 |
|
成立 | 907年 | 923年 | 936年 | 947年 | 951年 | |
灭亡 | 923年 | 936年 | 947年 | 950年 | 960年 |
称号 | 姓名 | 统治时间 | ||
---|---|---|---|---|
定难节度 881年—982年 | ||||
定难节度使 | 拓跋思恭 | 881年—895年 | ||
定难节度使 | 拓跋思谏 | 895年—908年 | ||
定难节度使 | 李彝昌 | 908年—909年 | ||
定难节度使 | 李仁福 | 909年—933年 | ||
定难节度使 | 李彝超 | 933年—935年 | ||
定难节度使 | 李彝殷(李彝兴) | 935年—967年 | ||
定难节度使 | 李光叡(李克叡) | 967年—978年 | ||
定难节度使 | 李继筠 | 978年—980年 | ||
定难节度使 | 李继捧 | 980年—982年 | ||
凤翔节度 / 岐 887年—924年 | ||||
凤翔节度使 | 李茂贞 | 887年—924年 | ||
卢龙节度 / 燕 897年—913年 | ||||
卢龙节度使 | 刘仁恭 | 897年—907年 | ||
大燕皇帝 | 刘守光 | 907年—913年(911年称帝) | ||
成德节度 / 赵 883年—921年 | ||||
成德节度使 | 王镕 | 883年—921年 | ||
(镇州割据势力) | 张文礼 | 921年 | ||
(镇州割据势力) | 张处瑾 | 921年—922年 | ||
义武节度 900年 ? —922年,928年—929年 | ||||
义武节度使 | 王处直 | 900年(?) —921年 | ||
义武节度使 | 王都 | 921年即位,922年附晋(即后唐),928年叛后唐,929年平息 | ||
武平节度 / 湖南节度 950年—963年 | ||||
武平节度使 | 刘言 | 951年—953年 | ||
武平节度使 | 王逵(王进逵) | 953年—956年 | ||
武平节度使 | 周行逢 | 956年—962年 | ||
武平节度使 | 周保权 | 962年—963年 | ||
清源节度 946年—978年 | ||||
清源节度使 | 留从效 | 946年—962年 | ||
清源节度使 | 留紹鎡 | 962年 | ||
清源节度使 | 张汉思 | 962年—963年 | ||
清源节度使 / 964年后为平海节度使 | 陈洪进 | 963年—978年 | ||
河西政權 | ||||
河西政權 | 張議潮 | |||
河西政權 | 張淮深 | |||
河西政權 | 索勛 | |||
河西政權/西漢金山國 | 張承奉 | |||
河西政權 | 曹仁貴(曹議金) | |||
河西政權 | 曹元忠 | |||
河西政權 | 曹延祿 | |||
河西政權 | 曹宗壽 | |||
河西政權 | 曹賢順 |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图片与多媒体文件
维基文库上的源文
維基教科書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維基物種上的物种分类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前朝: 唐朝 |
中国朝代 | 后朝: 宋朝(北宋)/辽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