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
|||||||||
史前时期 | |||||||||
传说时期 (另見三皇五帝) |
|||||||||
夏 | |||||||||
商 | |||||||||
西周 | 周 | ||||||||
春秋 | 東周 | ||||||||
戰國 | |||||||||
秦 | |||||||||
西汉 | 汉 | ||||||||
新朝 | |||||||||
东汉 | |||||||||
魏 | 蜀 | 吴 | 三 國 |
||||||
西晋 | 晋 | ||||||||
十六國 | 东晋 | ||||||||
宋 | 南 朝 |
北魏 | 北 朝 |
南 北 朝 |
|||||
齐 | |||||||||
梁 | 东 魏 |
西 魏 |
|||||||
陈 | 北 齊 |
北 周 |
|||||||
隋 | |||||||||
唐 (另见武周) |
|||||||||
五代十國 | |||||||||
辽 (西辽) |
西 夏 |
北宋 | 宋 | ||||||
金 | 南宋 | ||||||||
元(蒙古) | |||||||||
明 | |||||||||
清 | |||||||||
中华民国 | |||||||||
中华人民 共和国 |
中華 民國 (見台灣問題) |
||||||||
东晋,朝代名(317年—420年),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少數民族內遷,建都洛陽的晉朝(西晉)亡國,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稱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
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十六国时期。
[编辑] 歷史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本身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個朝廷都由世家大族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謝安、謝玄、王敦等等。而世家大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北方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家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
但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恩、盧循之亂等。
由於不忠於司馬氏,不少權臣都北伐以建立自己的名望以便爭權,如有桓溫、劉裕、祖逖北伐等。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帝,为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旁落。420年,大将刘裕篡位,东晋亡。
[编辑] 特色
東晉偏安江南,整個世家大族都不忠心於司馬氏,同時各士族之間常為了爭權而北伐,這是政治上特點。
但在另一方面東晉在文學上卻有一定成就,各類詩詞歌賦都大盛於東晉。著名的文學家,有谢灵运、陶渊明、王羲之等人。而繪畫、書法也有頗傑出的成就,如東晉人顧愷之的畫作,王羲之的書法,都有很高藝術價值。
[编辑] 统治者列表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
晋中宗 | 元帝 | 司马睿 | 317年—322年 |
晋肅宗(肅祖) | 明帝 | 司马绍 | 322年—325年 |
晋顯宗(顯祖) | 成帝 | 司马衍 | 325年—342年 |
— | 康帝 | 司马岳 | 342年—344年 |
晋孝宗 | 穆帝 | 司马聃 | 344年—361年 |
— | 哀帝 | 司马丕 | 361年—365年 |
— | 海西公 | 司马奕 | 365年—371年 |
晋太宗 | 简文皇帝 | 司马昱 | 371年—372年 |
晋烈宗 | 孝武皇帝 | 司马曜 | 372年—396年 |
— | 安帝 | 司马德宗 | 396年—418年 |
— | 恭帝 | 司马德文 | 418年—420年 |
前朝: 西晋 |
中国朝代 | 后朝: 南朝︰劉宋 |
中国朝代 :魏晉南北朝 |
三国 :曹魏 ─ 東吴 ─ 蜀汉 |
晉朝 :西晋 ─ 东晋 ─ 五胡十六国 |
北朝 :北魏 ─ 東魏 ─ 西魏 ─ 北齐 ─ 北周 |
南朝 :劉宋 ─ 南齊 ─ 萧梁 ─ 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