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罗斯历史始于最终分裂成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东斯拉夫人,基辅罗斯是他们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基辅罗斯从拜占庭帝国吸纳了东正教,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它们都自称为是其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13世纪以后,俄国逐渐占据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到18世纪,莫斯科公国已成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从波兰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1861年,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度。随后农民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急剧加大了革命的压力。从废除农奴制度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推出了斯托雷平改革、1906年宪法和国家杜马,极大地改变了其经济和政治状况,只是沙皇依然没有意愿放弃独裁统治。
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了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的舞台,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从1922年至1991年,苏联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但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1年苏联解体。
1991年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继承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然而,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而且还不得不面对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废除计划经济和全民所有制,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新体制。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沙俄和苏联的特点。
目录 |
[编辑] 早期历史
[编辑] 斯拉夫人之前的居民
公元前,俄罗斯南部广袤的大草原上居住着原始印欧人和斯基泰人。科学家在20世纪的伊帕托夫、辛塔沙塔和阿尔凯姆等地发现了与之相关的令人惊异的遗迹。
公元前7世纪,希腊商人将古典文明带到了塔奈斯和Phanagoria的贸易市场。公元前3世纪至前6世纪,博斯普鲁斯王国继承了希腊殖民地,却不断受到以匈奴人和阿瓦尔人为首的好战游牧民族的攻击。
公元8世纪,可萨人统治了里海和黑海之间的伏尔加河下游盆地,他们以法律、宽容和四海一家的信念而闻名。可萨人成为波罗的海国家与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伊斯兰阿拔斯王朝之间的商业纽带。可萨人还是拜占庭帝国的重要盟友,曾资助了一系列针对阿拉伯哈里发的战争。公元8世纪,可萨人接纳了犹太教。
[编辑] 东斯拉夫人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斯拉夫人,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最初居住地是森林茂密的平斯克沼泽。东斯拉夫人沿着两条线路---一条从基辅到苏兹达尔和穆罗姆、一支从波洛茨克到大诺夫哥罗德和罗斯托夫---来到日耳曼人西迁留下的空地并逐渐在俄罗斯西部定居下来。从7世纪开始,东斯拉夫人逐渐成为俄罗斯西部人口最多的民族,并缓慢而和平地吸收了当地使用芬兰-乌戈尔语的族群。
[编辑] 基辅罗斯
在西欧被称作“维京人”而在东欧被称作“瓦兰吉人”的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北欧从事着海盗和商人的双重工作。9世纪中叶,他们开始沿着从波罗的海东部到黑海和里海的水路探险。沿河居住的斯拉夫人经常雇佣这些人为保护者。根据俄罗斯编年史记载,一个名叫留里克的瓦兰吉人在860年左右被选举为大诺夫哥罗德的统治者。后来,他的继任者将触角伸到了南方并征服了原先由可萨人统治的基辅。
9世纪,第一个东斯拉夫人的国家---基辅罗斯在第聂伯河谷成立,它控制了斯堪的纳维亚和拜占庭帝国之间经由伏尔霍夫河和第聂伯河进行的贸易路线。
据一些学者考证,“俄罗斯(Russia)”这个名称与罗斯拉根有关。至于“罗斯(Rus)”的含义,目前尚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词源来自斯拉夫语或伊朗语。
[编辑] 蒙古人入侵
[编辑] 罗斯-鞑靼关系
[编辑] 俄国
[编辑] 莫斯科崛起
[编辑] 伊凡三世
[编辑] 伊凡四世
[编辑] 空位时期
[编辑] 罗曼诺夫王朝
[编辑] 俄罗斯帝国
[编辑] 彼得大帝
[编辑] 帝国统治(1725年-1825年)
[编辑] 1812年卫国战争
19世纪初期,法国在欧洲相当强大。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出色的领袖,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拿破仑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并渴求统治全世界。拿破仑一世为争夺欧洲霸权,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俄国拒绝参加大陆封锁,使俄法矛盾尖锐化。
1812年,俄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1812年6月50万法军在拿破仑的率领下进逼俄国边境。而俄国的军队沿着边境线拉得太长。在进攻路线上拿破仑集结了共计12万人的军队。俄军被迫采取有步骤的撤退战略,在撤退中,他们仍然勇敢地保护着每一座城市。
1812年8月,67岁的米哈伊尔·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一位著名的统帅,勇敢的军人。他的名字与许多场胜利联系在一起。他继续指挥俄军后撤。9月7日俄军退到莫斯科郊区,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同拿破仑一世军队进行决战。在这次战役中,俄军歼敌近半,拿破仑一世的军事优势大为削弱,战争的主动权转到了俄军方面。
俄罗斯经过着那段艰难的岁月。法军到处抢劫,肆意破坏城市和农村,侵占了俄罗斯大片的领土。1812年的秋天,法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俄军在无后备力量补充的情况下,为保存军队的有生力量,库图佐夫于9月13日命令俄军撤离首都莫斯科,几乎所有莫斯科居民也随同撤离。次日,法军进入莫斯科,当晚大火烧遍全城。
拿破仑在莫斯科待了35天。他等待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前来求和,然而这一幕并没有出现。俄军撤离莫斯科后,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展开运动战,阻挡法军向南的去路,并从侧面威胁法军,切断其同后方的联系,同时补充了军队,准备反攻。法军处于四面受敌,弹尽粮绝的境地。俄国军队和游击队昼夜打击法军。莫斯科城内也开始出了火灾,法军的兵力受到折损。这时严冬逼近,拿破仑一世为南下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被迫于10月19日放弃莫斯科。撤退途中,在小雅罗斯拉维茨与俄军遭遇,转而沿斯摩棱斯克大道退却。
俄国军队和游击队在整个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上乘胜追击。12月底拿破仑一世逃回巴黎,追随他的残部只剩下3万人。
席卷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军队在这个庞大的帝国遭遇败绩,俄国为整个欧洲挽回了败势。181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孙子、被祖母寄予厚望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被推举为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者。
俄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俄国人民为了将祖国解救出来纷纷参加了这场战争,这是一场卫国战争。整个国家,所有的人都来保护他们的祖国——男人和女人,农民和贵族,穷人和富人。
为纪念1812年战胜拿破仑,在莫斯科修建了一条非常美丽的马路,取名为库图佐夫大街。马路上矗立着库图佐夫的塑像和博物馆,以献给1812年卫国战争。
[编辑] 十二月党人起义后(1825年-1917年)
[编辑] 十二月党人起义
[编辑] 意识形态分裂
[编辑] 亚历山大二世与废除农奴制度
[编辑] 虚无主义
[编辑] 亚历山大三世独裁
[编辑] 尼古拉二世与新革命运动
[编辑] 十月革命
[编辑] 俄国内战
[编辑] 苏联
[编辑] 苏联创立
1922年至1991年之间的俄罗斯历史被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历史或苏联历史。这个以意识形态为基础而结成的联盟,由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于1922年12月倡议成立。当时联盟共有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4年通过的宪法在村、工厂和城市建立起了一系列的苏维埃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联盟政府。这个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是全联盟苏维埃议会。但当议会开始显露出至高无上的权力时,莫斯科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逐渐对议会展开了实际控制。
[编辑]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编辑] 俄罗斯社会变革
[编辑] 工业化与集体化
[编辑] 国际社会中的苏联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1939年以前,苏联一直都是强烈反对纳粹德国而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与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作斗争的共和主义者。然而1938年,德国与欧洲列强签署了《慕尼黑协定》,据此德国与波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同时,由于西方国家采取绥靖政策,德国向东扩张的意图昭然若揭。苏联对此十分担忧,因此改变了其对外政策。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达成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东欧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1939年9月17日,苏军入侵波兰,12天后与德军会合。1939年11月30日,苏联对芬兰发动冬季战争。战争以苏联获胜而告终,芬兰被迫割让卡累利阿地狭。但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条约是极其脆弱的。1941年6月22日,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军队逼近苏联边境。到11月,德军占领乌克兰,开始列宁格勒战役并威胁占领莫斯科。
然而,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一决定性的胜利扭转了整个二战的局势,失利的德军无力维持对苏联的进攻,苏军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到1943年末,苏联红军解除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攻,收复乌克兰。到1944年末,战争前线已推进至1939年苏联国境处。1945年5年,苏军长趋直入攻占柏林,德国战败。
虽然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但战争共造成2700万苏联人死亡,大量建筑被毁,经济受到重创。
[编辑] 冷战
盟军的合作赢得了战争,也就顺理成章地应该成为战后重建与安全的基础。然而,真正占据战后国际社会的却是苏联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争,也就是充满意识形态对撞的冷战。
冷战始于1945年夏季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与哈利·S·杜鲁门之间的争论。俄罗斯在过去的150年间受到了三次来自欧洲的侵犯: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斯大林的目标是在德国与苏联之间建立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缓冲区。杜鲁门则指则斯大林背叛了雅尔塔会议协定。在苏联红军占领了东欧后,斯大林开始布署秘密进行原子弹计划。
1949年4月,美国倡议建立了旨在西方国家共同防卫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作为回应,苏联于1955年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随后,两个组织的对抗逐渐显露出全球性的特征,特别是1949年之后苏联原子弹成功爆炸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了政权。
苏联外交政策的重点是增强国家安全和维持在东欧的霸权,先后直接参与了匈牙利十月事件和布拉格之春事件,并支持了1980年代初波兰对团结工联的镇压。
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和反共先锋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美苏关系急剧恶化。但到198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冷战开始解冻。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冷战结束。
[编辑] 赫鲁晓夫与布里茲涅夫时代
1953年史達林去世,他的亲密追随者格奥尔基·马林科夫在权力斗争中出局,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发表了一个揭露史達林暴行和反对其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此举拉开了去斯大林化的序幕并巩固了赫鲁晓夫的地位。随着秘密报告细节的公开,赫鲁晓夫加快了大范围的改革步伐。他不再尊崇斯大林重视重工业的观点,转而增加生活日用品和住房的供应并鼓励农业生产。虽然电器、衣服以及其它耐用消费品还是短缺,但新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司法系统仍处于苏共的完全控制之下,但逐渐取代了以往的警察专政,知识分子也比以前获得更多的自由。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搭乘苏联太空船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委员会剥夺一切权力,理由是他必须为包括古巴导弹危机和加深中苏破裂在内的一系列错误决定负责。在经历了短暂的集体领导后,经验丰富的官僚主义者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接替了赫鲁晓夫的职位。
[编辑] 联盟解体前
[编辑] 俄罗斯共和国初露
虽然俄罗斯人在联盟内占据着主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就因此而受益。在联盟内,俄罗斯甚至不能与其它加盟共和国一样拥有克格勃、工会组织、科学院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俄罗斯在联盟内占据主导,一旦拥有这些组织,势必对联盟权力产生威胁。
1980年代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隐然显露出与苏联的竞争,但戈尔巴乔夫未予重视。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抱怨由于长期支援其它加盟共和国,因此造成俄罗斯日趋贫困。主张俄罗斯继续留在联盟内的人与主张俄罗斯独立的人关系也日渐紧张。
这一紧张关系同样在戈尔巴乔夫和鲍里斯·叶利钦之间存在。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叶利钦于1987年被戈尔巴乔夫排挤出苏联政权,他总以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和民主人士自居。1990年5月,叶利钦在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选举中获胜,成为俄罗斯第一位民选总统。此后,他又推动立法,规定俄罗斯法律效力要高于苏联法律,并扣交了三分之二的财政预算。
1991年,苏共保守派发动了“八一九事件”。这场原意为拯救苏共的政变却加速了苏共的消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布解散。其通过的最后一项法案是命令戈尔巴乔夫将装有苏联核武器控制装置的手提箱移交叶利钦。
[编辑] 俄罗斯联邦
[编辑] 注释
[编辑] 参考文献
概述
- Riasanovsky, Nicholas V. and Mark D. Steinberg. A History of Russia. 7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 Becker, Seymour. "Nobility and Privilege in Late Imperial Russia", i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2:4 (October 1987) pp. 1006–1007.
- Russia : a country study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edited by Glenn E. Curtis. Washington, DC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1998. DK510.23 .R883 1998
- Hobsbawm, Eric. The Age of Revolution, 1789–1848 Vintage, 1996.
- Manning, Roberta. The Crisis of the Old Order in Russia: Gentry and Govern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 Moss, Walter G. A History of Russia. Vol. 1: To 1917. 2d ed. Anthem Press, 2002.
- Skocpol, Theda.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U Press, 1988.
苏联时代
- Cohen, Stephen F. Rethinking the Soviet Experience: Politics and History since 191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 Fitzpatrick, Sheila. The Russian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 Goldman, Marshall I. "Economic Problems in the Soviet Union", Current History, 82, October 1983, 322–25.
- Paul R. Gregory and Robert C. Stuart, Russian and Soviet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Addison-Wesley,Seventh Edition, 2001/
- Lewin, Moshe. Russian Peasants and Soviet Power.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8.
- McCauley, Martin. The Soviet Union 1917–1991. 2d ed. London: Longman, 1993.
- Moss, Walter G. A History of Russia. Vol. 2: Since 1855. 2d ed. Anthem Press, 2005.
- Remington, Thomas. Building Socialism in Bolshevik Russia.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84.
- Solzhenitsyn, Aleksandr. The Gulag Archipelago: 1918–1956.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73–1975.
俄罗斯联邦时代
- Cohen, Stephen. Failed Crusade: America and the Tragedy of Post-Communist Russia. New York: W.W. Norton, 2000.
- Fairbanks, Jr., Charles H. 1999. "The Feudalization of the State." Journal of Democracy 10(2):47–53.
- Paul R. Gregory and Robert C. Stuart, Russian and Soviet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Addison-Wesley, Seventh Edition, 2001.
- Medvedev, Roy. Post-Soviet Russia A Journey Through the Yeltsin Era
- Moss, Walter G. A History of Russia. Vol. 2: Since 1855. 2d ed. Anthem Press, 2005. Chapter 22.
[编辑] 参见
- 俄罗斯历史年表
- 苏联军事史
- 西伯利亚历史
欧洲历史 |
---|
阿尔巴尼亚·爱尔兰·爱沙尼亚·奥地利·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比利时·冰岛·波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丹麦·德国·俄罗斯·法国·芬兰·荷兰·黑山·捷克·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马其顿·摩尔多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塞尔维亚·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乌克兰·西班牙·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