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公會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公會堂位於台北市中心的延平南路,該建築物落成於日治時期的1936年12月26日,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
1945年,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將公會堂更名為台北中山堂,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目录 |
[编辑] 歷史
1887年,當時統治台灣的清廷設置臺灣布政使司官職。1889年於臺北府城西門內的西門街北側,建布政使司衙門,該衙門是全台最高行政機關。1895年5月乙未戰爭初期,該布政使司亦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府,不過只維持十數天。1895年6月日本進駐台北並佔據該布政使司衙門,也展開50年的日治時期。
1895年-1919年該址的布政使司衙門一直為台灣總督府廳舍,直到新的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完工為止。
1931年總督府為慶祝日本裕仁天皇登基及民間文化活動需要,於是計劃將布政使司衙門拆除,於現址建立公會堂。1932年8月總督府將清代的布政使司衙門建築拆除至城外(今台北植物園),1932年12月台北公會堂開工。並於1936年12月完工,施工期間長達4年。
1945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的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接受台灣軍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 該會堂被選為「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的地點,同年,台北公會堂正式更名為台北市中山堂。
[编辑] 特色
台北公會堂為知名建築師井手薰作品。所謂公會堂,乃是日本專為都會區集會場所所設計的公共建築。1936年落成時,台北公會堂的都會公會堂規模與場地設備僅次於當時的東京、大阪及名古屋,排名第四。而設計監造團隊除了服務於總督府的設計師井手薰外還有八阪志賀助、神谷犀次郎,而實際建築則委由總督府營繕課。
台北公會堂寬60公尺半,側深達113公尺,共有四層樓,該建築面積共達4000平方公尺左右。而這建築又是由集會堂與餐廳兩部分組成。其中「集會堂」內分兩層,上層與下層合計共觀眾席2056席。因為可以播放電影,該集會堂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為公教人員免費電影院所在。也曾經是國民大會開會的所在地,到1966年,中山樓完工後才改至該處開會。台北公會堂的後面,靠中華路一側,是國民大會秘書處的辦公室。
餐廳三層高,室內面積達1400平方公尺。主建築除了用餐場所外,還包含娛樂室、理髮廳、貴賓室、廚房。貴賓室室內正面掛著黃水土的知名作品《水牛群像》。
本來公會堂屋頂尚有折射式赤道儀望遠鏡及圓頂觀測台,戰後已遷至圓山天文台。除此,戰後的公會堂廣場亦增設一座連基座達五公尺的孫中山像,該銅像亦為市定古蹟,廣場也設有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
1936年完工的台北公會堂,因面臨全面戰爭爆發初期,因此建築採簡單、明朗設計概念。該建築採取1930年代流行的現代折衷主義樣式,使用鋼骨水泥結構, 外表貼由北投窯場所生產的淺綠色面磚,不過兩柱與門面,仍有古典圖案之裝飾。
另外,公會堂特色為採取台灣難得一見的中東阿拉伯拱窗及台灣陶瓦,而運用北投窯場面磚貼出的各種多端變化花紋則是另一項獨具特色。
[编辑] 現況
現名為中山堂的台北公會堂現在仍為台北市政府所有,其經營方式為分廳且公開單日外包,因為場地寬闊且收費合理,現仍為台北演藝界重要表演場所之一。
[编辑] 對外連結
|
|
---|---|
基隆市 | 二沙灣砲臺(海門天險)- 大武崙砲臺 - 槓子寮砲臺 |
台北市 | 台北府城(北門、南門、小南門、東門)- 圓山遺址 - 大龍峒保安宮 - 台北公會堂 - 艋舺龍山寺 -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 芝山岩遺址 - 專賣局(菸酒公賣局)-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 台灣總督府(總統府)- 監察院 - 行政院 - 臺北賓館 - 司法大廈 - 嚴家淦先生故居 -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
台北縣 | 淡水紅毛城 - 大坌坑遺址 - 廣福宮(三山國王廟)- 鄞山寺(汀州會館)- 林本源園邸(林家花園)- 理學堂大書院 - 滬尾砲臺 - 十三行遺址 |
桃園縣 | 李騰芳古宅(李舉人古厝) |
新竹市 | 新竹驛 -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 進士第(鄭用錫宅第)- 竹塹城迎曦門 - 鄭用錫墓 |
新竹縣 | 金廣福公館 |
苗栗縣 | 鄭崇和墓 |
台中市 | 臺中驛 |
台中縣 | 霧峰林宅 |
彰化縣 | 彰化孔子廟 - 鹿港龍山寺 - 元清觀 - 道東書院 - 馬興陳宅 - 聖王廟 |
南投縣 | 八通關古道 |
雲林縣 | 北港朝天宮 |
嘉義市 | 嘉義舊監獄 |
嘉義縣 | 王得祿墓 - 新港水仙宮 |
台南市 | 臺南孔子廟(全臺首學)- 祀典武廟 - 五妃廟 - 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 赤崁樓 - 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 大天后宮(王府邸、北極殿)- 開元寺 - 臺南三山國王廟 - 四草砲臺(鎮海城)- 開基天后宮 - 台灣府城城隍廟 - 兌悅門(臺灣府城)- 臺南地方法院 - 臺南驛 - 原臺南州廳 - 原臺南測候所 -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 延平郡王祠 - 臺南天壇 - 開基武廟原正殿 |
台南縣 | 南鯤鯓代天府 |
高雄市 | 鳳山縣舊城(東門、南門、北門) -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 旗后天后宮 - 旗后燈塔 - 旗后砲台 - 雄鎮北門砲台 - 鳳山縣舊城孔子廟 - 中都唐榮磚窯廠 - 玫瑰聖母主教座堂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舊打狗驛 - 高雄新驛(高雄願景館) - 陳中和墓 |
高雄縣 | 鳳山龍山寺 - 竹仔門電廠 - 鳳鼻頭遺址(中坑門遺址) |
屏東縣 | 恆春古城 - 魯凱族好茶舊社 - 下淡水溪鐵橋 |
台東縣 | 卑南遺址 - 八仙洞遺址 |
澎湖縣 | 澎湖天后宮 - 西嶼東臺 - 西嶼西臺 - 媽宮古城 - 西嶼燈塔 - 馬公金龜頭砲臺 - 湖西拱北砲臺 - 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 - 文澳城隍廟 - 媽宮城隍廟 |
金門縣 | 邱良功母節孝坊 - 瓊林蔡氏祠堂 - 陳禎墓 - 文台寶塔 - 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 陳健墓 - 金門朱子祠 - 虛江嘯臥碣群 |
連江縣 | 東犬燈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