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吠陀经(梵語:वेद;拉丁转译为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吠陀”又譯為“韋達”,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韦达(四吠陀)”,分別是:
- 梨俱吠陀(歌詠明論,ऋग्वेद ,IAST:Ṛgveda),
- 娑摩吠陀(讚頌明論,सामवेद,Sāmaveda),
- 耶柔吠陀(祭祀明論,यजुर्वेदः ,Yajurveda),及
- 阿闼婆吠陀(禳災明論,अथर्ववेद,Atharvaveda)。
更广义的说法,还包括解释吠陀之经書。如“Samhita”“梵书(IAST:Brāhmaṇa)”、“森林书(IAST:Āraṇyaka)”、“奥义书(IAST:Upaniṣad)”、“薄伽梵歌(IAST:Bhagavad Gītā)”等。
“四韦达”中以梨俱吠陀最早,最初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时代,正值雅利安人从西北入侵印度,移居印度河两岸的时期。其他三卷吠陀经皆是梨俱吠陀的派生作品,相继成书于后,最晚集结完成的為阿闼婆吠陀。後三卷吠陀經中的神曲,不是部分梨俱吠陀神曲的復述,便是在它基礎上的發展而來。吠陀神曲有長有短,長曲是一曲多頌。短曲是一曲數頌或僅有一頌。多數頌由四句構成,少數由三句構成。
著作吠陀经的时代被称为印度的吠陀时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语更为古老的语言,稱為吠陀梵语。
|
||
教義 | 輪迴 | 轉世 | 解脫 (Moksha) | 業 | 達摩 | 吠檀多 (Vedanta) | 虛幻 (Maya) | 素食主義 | 种姓制度 | |
體系 | 提婆 | 提毗 | 阿修羅 | 纳加 | 夜叉 | 罗刹 (Rakshasa) | 三相神 (Trimurti) | 方位護法 | |
女神 | 辯才天 | 吉祥天 | 薩蒂 | 帕尔瓦蒂 | 杜爾嘎 | 迦梨 | 馬里安曼 | 迦耶德麗 (Gayatri) | 乌莎斯 | |
男神 | 梵天 | 毗濕奴 | 濕婆 | 因陀羅 | 阿耆尼 | 伐楼拿 | 双马童 | 伐由 | 閻摩 | 俱吠罗 | 蘇利耶 | 洛杜罗 | 迦樓羅 | 格涅沙 | 哈奴曼 | |
經典 | 吠陀 | 梵书 | 森林书 | 奥义书 | 往世书 | 罗摩衍那 | 摩诃婆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