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宗教系列 基督教 (基督宗教) |
|
基督教歷史 基督教發展時序 耶穌基督 耶穌十二門徒 大公會議 大分裂 十字軍東征 宗教改革與反對教 中國基督教 中國基督教史 |
|
三位一體 聖父 聖子 聖靈 |
|
基督教神學 基督教會 禮拜 聖恩 · 救贖 山上寶訓 十誡 |
|
聖經 舊約 新約 次經 偽經 |
|
基督教派 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反对教) 摩門教 (有爭議) 基督教運動 |
基督新教,简称新教,或者从英文Protestant一词意译为更正教、反對教,是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教的三大派別之一。
基督新教是於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或其中不斷分化出的派系的統稱。也稱作抗議宗或抗羅宗或誓反宗。詞源來自德文的Protestanten。原指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舉行的帝國議會中的少數反對派,該派諸侯對於會議通過支持天主教壓制宗教改革運動各派的決議提出了嚴正的抗議,後即以其泛稱宗教改革各新教派。目前全球約有 5億 9千萬教徒,當中包括北美洲 1億 7千萬,非洲 1億 6千萬,歐洲 1億 2千萬,拉丁美洲 7千萬,亞洲 6千萬,大洋洲 1千萬,約佔全球基督徒總數的 27%。
中國的基督新教各教會則因傳教方便的原因,自稱耶穌教或基督教而不稱為新教。一般華人稱呼的基督教,常常便是專指基督新教。
目录 |
[编辑] 歷史
[编辑] 產生的背景
15世紀的西歐,封建體制開始瓦解。隨著城市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許多新興的民族國家確立了以王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在王權與教權的鬥爭中,教會受到了極大的創傷。新興的中產階級起而反抗舊有的封建神權統治。也隨著文藝復興所帶來的新觀念,人們開始懷疑以神為本位的舊思想。人文主義者大膽的揭發教會內部的腐敗,這樣的矛盾下悄悄的埋下了中世紀封建體制的崩潰以及宗教改革的藉口。
[编辑] 三大教派的形成
基督新教三大主要宗派,即馬丁·路德的信義宗、加爾文創立的歸正宗以及英國國教派的聖公宗。
新教的抗議精神可以追溯至14世紀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國的威克里夫派以及羅拉德派、波希米亞的胡斯運動和義大利的薩伏那洛拉的信徒。16世紀20年代,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了宗教改革運動,迅速的席捲了整個德國。在瑞士,加爾文的歸正運動更進一步的加深了宗教改革的影響。英王亨利八世因愛情的原因,由上而下的推動宗教改革,以脫離教皇的管轄。到了16世紀中葉,三個主要宗派都以可以與天主教抗衡。因著教權與王權的權利爭奪,新教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民族國家或世俗政權的支持與保護。在宗教戰爭後,根據隨之而签訂的合約,如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與1648年的威斯特法倫和約確立的教隨國定原則,形成了新教在歐洲的佈局,信義宗分佈於德國以及北歐諸國;歸正宗為德國、瑞士、荷蘭以及蘇格蘭;聖公宗主要在英格蘭。三大教派為當時新教信仰的絕大多數,引此也被稱為新教三大主流教派。
16世紀末到17世紀,新教的三個主要宗派在教會的組織與崇拜儀式上已有基本雛形。對於教義的認定上經過長期的爭論也逐漸成為體系。新教的神學家編寫了大量的神學著作,但其內容多以繁瑣的爭辯以及考證為主,失去了改教初期那種富有抗議精神的活力。17世紀中葉,英格蘭的清教徒運動要求以加爾文主義改革妥協保守的聖公宗教會,結果把新教運動又推進了一步,產生了脫離聖公宗的新教派,如英格蘭的長老會、公理會、浸會、公誼會等等。隨著移民美洲,新教也成為美洲宗派的大宗。
[编辑] 神學的發展
18世紀資產階級在歐洲得到全面勝利,在唯物觀衝擊影響下﹐新教出現了基督教社會主義、基要主義和自由主義神學等神學思潮。新教內出現的不同運動都衍生不同的派系與教派,其中著名的有靈恩運動、聖潔運動、基督復臨運動等。
[编辑] 教義
[编辑] 因信稱義
一旦罪人為自己懊悔,倚靠基督和基督的救贖,這人便得稱為義,即在上帝面前被宣布為義。稱義的解釋:這是上帝從信徒身上移除因罪而背負的審判,使人得釋放,並將耶穌基督的功勞歸與此罪人。「本乎恩典」、「因基督的緣故」和「藉信」等名詞都使人的一切行為(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排除了。簡單來說,得以稱義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
[编辑] 人人皆可為祭司
此教義建基於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故此,基督徒可以用耶穌基督的血,在主面前坦然無懼地事奉祂。
[编辑] 聖經為最高的權威
此新教教條指聖經是上帝所默示,是基督教最高的權威。此教條有別於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教條,他們認為教會傳統(例如儀式)在今日基督教的運作也佔一席位。
[编辑] 聖禮
即天主教所稱的聖事。新教和天主教的聖禮觀很不同,一般來說新教只承認洗禮和聖餐禮兩者為聖禮。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後初期本來是承認告解禮的,後來他因為發現告解禮不符合聖經之教導而否定了告解。聖餐禮被視為聖禮是因為根據新經聖經中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26~29節記載,耶穌在最後晚餐中說過:「你們拿去吃吧! 這是我的身體。你們都由其中喝吧! 因為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為大眾傾流,以赦免罪過。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了,直到在我父的國裏那一天,與你們同喝新酒。」因為新教一般認為聖經是絕對的權威,所以若聖經有提及的就應該遵行。
[编辑] 組織制度
新教一般有三種制度:主教制、長老制和公理制。一般來說,公理制比較多教會採用。
[编辑] 主教制
詳見主教
主教制是新教中最古老的制度,源自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幾乎和天主教的主教制度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主教亦可以結婚。而天主教的主教制則是源自第一世紀初期基督教教會的主教制度,所以可以說主教制是整個基督宗教中歷史最悠久的神職人員制度。
現在行主教制的新教教會已經很少,完全實行主教制的新教只有普世聖公宗。而信義宗和衛斯理宗則由各區會自行選擇使用主教制還是長老制;在香港和澳門,信義宗和衛斯理宗就選用了長老制。然而,在歐洲,例如瑞典、芬蘭、挪威、德國等地,他們則通常採用主教制。
[编辑] 長老制
詳見長老
長老制,或稱代議制、議會制,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管理區會的制度。議會內的成員由各分堂選出長老,代表該堂出席會議。顧名思義,長老會就是採用長老制的教會。其他採用長老制的教會有中華基督教會等。
[编辑] 公理制
公理制,又稱會眾制,源自於神學家慈運理的主張,就是主張堂會獨立,堂會的主任牧師為教會內最高的決策者,並由會眾決議一切教會的內部事務。很多歷史比較新的教會也採用公理制,例如浸信會,公理會,神召會等,以及不少獨立教會。一些公理制的教會,在地區上也有一個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和權力的聯會,以聯系該宗派的和分堂。
公理制有一個缺點,就是常常做成教會之間的交往和合作愈來愈少,最後甚至會使一些教會脫離其宗派獨立,造成宗派主義以及教會分裂。
[编辑] 政教關係
基督新教各宗派對政教的關係的立場大都不太相同,雖實行政教分離,卻普遍沒抗拒參與或組織政治活動。
信義宗方面,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時一直也受都德國北部的諸侯支持,所以也比較偏袒他們。 路德一直教導教會需順服掌權者,因為教會如與政治正面對抗,必招致失敗,所以教會要支持政府。可是,這卻為信義宗日後的發展種下了禍根。1932年,一些支持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基督徒成立了稱為「納粹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 Nazis)的黨派。後來,德國信義會在納粹德軍的壓力下,組織了一個支持納粹政權的宗教組織德國基督教(German Christian)。納粹黨更要求全國所有教會加入德國基督教,此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認信教會(Confessing Church)制度預做準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信義會的行為遭到不少德國人指責,因而造成今天信義宗在德國的信徒人數不斷下滑。而在納粹德國時期,國內外的新教團體普遍沒有反對戰爭。而個別反對納粹德國的基督教人士,就因反對納粹政權而遭處死。
歸正宗方面,約翰·加爾文在宗教改革後一直在民主共和的日內瓦居住,自已也主張教會實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長老制。加爾文強調神權,但又不是完全贊成民主,因為他認為這很容易淪為暴民政治,使社會失去目標和秩序。他認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須確保社會能朝向神聖目標進發。所以可以說,他不是完全贊成政教分離。加爾文宗所設計的民主和共和的教會組織形式,要實行民主選舉、神權共和。在加爾文的領導下,日內瓦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和宗教改革的中心。
聖公宗很明顯是順從政治的權威。聖公會作為英國國教,其出現就是為了讓教會脫離羅馬天主教的控制,使國家能成為教會的最高領導。所以,今天的英國君主依然也是英國國教會的最高領導。所以,聖公宗和信義宗都是比較傾向贊成教會臣服於政府。
至於其他的新教宗派與教派,今天普遍也支持政教分離。提倡政教分離的主張可追溯至再洗禮派,而從歸正宗分離出去的浸信會,也反對像聖公會般受政府控制的教會,主張政教分離。因著浸信會在新教的影響力極大,不少獨立教會也支持政教分離。另就新教內部的信徒來說,由於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歷史上留下血腥記錄,故普遍有政教分離的內在意願。
[编辑] 宗派
由於因為新教的新興宗派、小宗派十分之多,故以下只列出一些比較大的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