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三次世界大戰,據多數場合下的理解,為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惟目前為止尚未爆發。但常見於政治論題、文學想像及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
目录 |
[编辑] 歷史
最早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理念源自20世紀50年代產生的冷戰思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形成了冷戰局面——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組織開始擴軍備戰,美蘇兩國更是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軍備競賽,建立了“超殺”的核武儲備。“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説法開始不斷地出現在各個國家領袖間的公報中。
深受兩大意識形態所左右的人認爲戰爭到來的可能日漸增高。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家如邱吉爾、蔣中正出於各種不同的目的開始鼓吹“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存在,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專制政權與自由社會之間的決戰。這種戰爭氣氛將那些不願捲入世界大戰中的國家也難以不受其影響,將依靠大國的軍事保護作爲維護本國安全的方式。間接促使了世界範圍内冷戰氣氛的增強。
隨着大量高新技術運用於軍事領域,尤其是核武器的廣泛發展與擴散爲人們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想象提供了極大的空間——部分人們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一場規模遍及全世界的核戰,這場戰爭將成爲人類文明史的最大浩劫。其中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曾被認爲是目前人類史上最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兩個掌握了空前核力量的大國在加勒比海持續了數十天的對峙,將戰爭的可能性提升到史無前例的高度。雖然這個事件順利解決,但此後“全面核戰爭”便成爲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一種別稱。一個著名的説法就是“第四次世界大戰,人們手中的武器將是石塊”,反映了人們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不安與擔憂。
也有人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將不再像二戰那樣有大量的流血場面,而是在一國利用遠勝其他國家的軍事科技實力,採用不對稱作戰的方式,利用媒體信息和互聯網摧毀一國政權的方式。
[编辑] 發展與演變
隨着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成爲永不出現的歷史名詞——或者是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内不會發生的戰爭。但是很多國家將如何應對第三次世界大戰作爲本國軍事政治的指導方針之一,以求得在這場還沒發動的戰爭中贏得最大的利益。一些由具有強烈民族沙文主義的人集聚的論壇(尤其是軍事論壇)也時常冒出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題,引來熱烈討論。
隨着2001年九一一事件的產生,很多人開始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是與恐怖主義——沒有固定國界與打擊對象的戰爭。
一些預言家也將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間與原因作爲吸引大眾目光的有效方式之一。
雖然目前世界各國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並不大,但是在影視界、動漫界等文化領域第三世界大戰乃至“第X次宇宙大戰”都不是什麽新鮮的噱頭。很多觀點認爲美國著名影片星球大戰便是以冷戰下第三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藍圖所創立。著名的即時戰略遊戲紅色警戒更是將遊戲背景——第三次世界大戰定性為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引發對決的戰役。
此外,第三次世界大戰也是各國社會上一些群體的變體戲稱,比如一些文化作品將男女之間強烈的感情衝突戲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起到娛樂讀者的作用。
[编辑] 爆發大戰的可能
一些人認爲意識形態依然將是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如中美衝突、俄國復興等原因引發的全面衝突。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部分學者提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與恐怖主義,尤其是跨國際性,擁有核、化、生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恐怖主義組織。
隨着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爆發與美國同伊朗、敘利亞的衝突,一些新型的觀點相信未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使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等宗教文化衝突多引發。
此外,核國家之間的緊張對立依然是最有影響力的“三戰起源說”,他們相信諸如巴基斯坦與印度、中國、朝鮮、俄羅斯與美國等核國家之間的對立將是未來和平的最大威脅。總之,各種説法似乎都離不開一個地區性大國的影響,尤其是美國同其他國家的衝突,似乎被形形色色的觀點普遍認爲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關鍵性”因素。
在科幻小說或影劇中,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可能也有諸多描寫,但是由於這些科技或可能性對當前人類的發生機率不高,通常不被認真的看待。在電影魔鬼終結者2中,人類發明的人工智慧(也就是天網)能力超群,在未來電腦十分普遍的情形下,掌管了全世界的電腦網路(同時也包括軍事網路)。在這樣的情形下,人類與機器之間的戰爭就爆發了。在文本的分析下,這樣的隱喻通常被認為是對於人類利用雙手創造工具、使用工具的諷刺。除了魔鬼終結者外,還有駭客任務、機械公敵等也是同樣題材的電影。除了超群的人工智慧,另外一個可能性則是由外星人(外星文明)引發的。
[编辑] 正在發生?
2006年5月5日,美國總統小布希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形容全球的反恐戰為「第三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