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詹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登·貝恩斯·詹森 Lyndon Baines Johnson |
|
![]() |
|
美國第36任總統
|
|
任期 1963年11月22日 – 1969年1月20日 |
|
副總統 | 休伯特·漢弗萊 |
---|---|
前任者 | 約翰·甘迺迪 |
繼任者 | 理察·尼克松 |
|
|
出生 | 1908年8月27日 德克薩斯州基利斯比縣石牆 |
逝世 | 1973年1月22日 德克薩斯州基利斯比縣石牆 |
政黨 | 民主黨 |
配偶 | 拉迪·伯德·詹森 |
信仰 | 基督會 |
簽名 |
林登·贝恩斯·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是美国第三十六任总统。他于1908年8月27日生于德克萨斯州基利斯比縣的石牆。詹森家族曾参与了詹森城的建设。
目录 |
[编辑] 早年历程
1930年至1932年他在休斯顿一所学校教授演说术和辩论术。
1931年他有幸成为克莱伯格议员的秘书。
1935年罗斯福总统任命他为全国学生事务管理局的德克萨斯州负责人。任职期间他成绩卓著。
1948年当选为国会参议员。
[编辑] 副总统生涯
1960年,詹森未能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便接受了甘迺迪提名他为副总统的建议。
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遇刺身亡,副总统詹森旋即在达拉斯机场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机舱里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三十六任总统。
[编辑] 总统生涯
在继任了总统一职之后,1964年,詹森又正式当选为总统。
在内政上,詹森总统提出了与“新政”、“公平施政”、“新边疆”一脉相承的改革计划,即“伟大社会”施政纲领。
他在位期间,不遗余力地推行各项福利法案、民权法案、消灭贫穷法案和减税法,他的著名的“向贫穷开战”的口号,引导全国在生活富裕时考虑到饥饿和匮乏的棘手问题。
但是在外交上,他奉行他的前任所制订的政策,使得越战不断升级,由於美軍在越戰中傷亡慘重,其政策遭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反对,使他賠上了政治前途。1969年他在總統選舉之前宣布不會參選,並全力支持他的副總統連任。
[编辑] 卸任之后
1973年1月22日,他只过了4年美国前总统的生涯,就在德克萨斯州自己的牧场里因心肌梗塞去世了,年仅64岁。
前任: 约翰·甘迺迪 |
美国总统 1963—1969 |
繼任: 理乍得·尼克松 |
美國總統 | ![]() |
---|---|
乔治·华盛顿 | 约翰·亚当斯 | 托玛斯·杰弗逊 | 詹姆斯·麦迪逊 | 詹姆斯·门罗 | 约翰·昆西·亚当斯 | 安德魯·傑克森 | 马丁·范布伦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约翰·泰勒 |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 扎卡里·泰勒 | 米勒德·菲尔莫尔 | 福兰克林·皮尔斯 | 詹姆斯·布坎南 | 亚伯拉罕·林肯 | 安德鲁·强森 |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 拉瑟福德·伯乍得·海斯 | 詹姆斯·加菲尔德 | 切斯特·A·阿瑟 | 格罗弗·克里夫兰 | 本杰明·哈里森 | 格罗弗·克里夫兰 | 威廉·麦金莱 | 西奧多·羅斯福 |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 伍德羅·威爾遜 | 沃伦·盖玛利尔·哈定 | 卡爾文·柯立芝 | 赫伯特·胡佛 |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 哈瑞·S·杜魯門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約翰·甘迺迪 | 林登·詹森 | 理察·尼克松 | 杰拉尔德·福特 | 吉米·卡特 |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 比尔·克林顿 | 乔治·沃克·布什 |
前任: 理乍得·尼克松 |
美国副总统 1961年-1963年 |
繼任: 休伯特·汉弗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