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额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易》
我把我的 User page 看作编写维基文章的草稿纸。把平时积累的知识和信息一点一点收集起来,当 User page 上面内容达到一定规模,我再建立正式维基文章,以免文章过短被删除。如果我的 User page 不符合维基规则,请管理员通知我之后再进行修改与删除。谢谢!
欢迎各位维基上朋友给我留言,交流经验,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见过面的“维友”:User: Tianxiaozhang。
友情连接:User: 姬德、User: Sunluyang。
我想认真写的条目
維基見習編輯 |
Wikipedia:巴別 | ||
---|---|---|
|
||
察看用戶語言 |
Wikipedia:巴別 | ||
---|---|---|
|
||
|
||
|
||
|
||
|
||
察看用戶語言 |
Wikipedia:巴別 | ||
---|---|---|
|
||
|
||
|
||
|
||
察看用戶語言 |
Wikipedia:巴別 | ||
---|---|---|
|
||
|
||
|
||
察看用戶語言 |
Wikipedia:巴別 | ||
---|---|---|
|
||
察看用戶語言 |
目录 |
[编辑] 行政区划
省份 | 简称 | 行政区划 | 历史 |
---|---|---|---|
北京市 | 京 | 北京市行政区划 | 北京历史 |
天津市 | 津 | 天津市行政区划 | 天津历史 |
云南省 | 云南省行政区划 | 云南历史 | |
内蒙古 | 蒙 | 内蒙古行政区划 | 内蒙古历史 |
[编辑] 满蒙地区
- 清朝行政区划
- 乌里雅苏台
- 库页岛
- 外东北
- 江东六十四屯
- 卫拉特、厄鲁特
- 布里亚特
- 勃律
- 和硕特部拉藏汗(和硕特)
- 辉特部(辉特)
- 和卓部(和卓)
- 准格尔部准噶尔汗(准格尔)
- 纳默库部(纳默库)
- 班珠尔辉特部(班珠尔辉特)
- 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
- 三车凌
- 征讨准噶尔之役(准噶尔之役)
- 和通泊之战
- 额尔得尼昭之战
- 塔尔岱
- 策灵
[编辑] 其他
[编辑] 交通
[编辑] 语文
四书五经 | |
---|---|
四书: | 大学 | 论语 | 孟子 | 中庸 |
五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易经 | 春秋 |
十三经 |
---|
诗经 | 尚书 | 周禮 | 儀禮 | 礼记 | 周易 | 左传 |
公羊传 | 穀梁傳 | 论语 | 尔雅 | 孝经 | 孟子 |
春秋三傳 |
---|
左传 | 公羊传 | 穀梁傳 |
[编辑] 礼仪
- 世界礼仪禁忌
- 中国礼仪禁忌
- 中国饮食禁忌
- 泰国礼仪禁忌
[编辑] 历法
[编辑] 节日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冬月 | 腊月 | |
---|---|---|---|---|---|---|---|---|---|---|---|---|
初一 | 春节、元日 | 瑶族忌鸟节 | 祭祖节、寒衣节 | |||||||||
初二 | 春龙节、头牙、畲族会亲节 | |||||||||||
初三 | 赤日 | 上巳 | ||||||||||
初四 | ||||||||||||
初五 | 破五、路神生日 | 端午 | ||||||||||
初六 | 天贶节、姑姑节、壮族祭田节、瑶族尝新节 | |||||||||||
初七 | 人日 | 七夕 | ||||||||||
初八 | 傈僳族刀杆节 | 牛王诞、浴佛节 | 腊八节 | |||||||||
初九 | 天公生 | 重阳 | ||||||||||
初十 |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冬月 | 腊月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阿昌族泼水节 | 侗族吃新节 | ||||||||||
十四 | ||||||||||||
十五 | 上元节,元宵节 | 花朝节 | 白族三月街、佤族播种节 | 中元节、普米族转山会 | 中秋节 | 下元节 | ||||||
十六 | 侗族芦笙节 | 白族三月街 | 瑶族盘王节 | 尾牙 | ||||||||
十七 | 侗族芦笙节 | 白族三月街 | ||||||||||
十八 | 侗族芦笙节 | 白族三月街 | 锡伯族西迁节 | |||||||||
十九 | 侗族芦笙节 | 白族三月街 | ||||||||||
二十 | 侗族芦笙节 | 白族三月街 |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冬月 | 腊月 | |
廿一 | 白族三月街 | |||||||||||
廿二 | 白族三月街 |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 财神节 | |||||||||
廿三 | 白族三月街 | 官祭灶 | ||||||||||
廿四 | 白族三月街 | 火把节 | 民祭灶 | |||||||||
廿五 | 填仓节 | 白族三月街 | 娼祭灶 | |||||||||
廿六 | ||||||||||||
廿七 | ||||||||||||
廿八 | ||||||||||||
廿九 | 送穷日 | 瑶族达努节 | ||||||||||
三十 | 地藏节 | 除夕 |
[编辑] 民族
[编辑] 历史
![]()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
|||||||||
史前时期 | |||||||||
传说时期 (另見三皇五帝) |
|||||||||
夏 | |||||||||
商 | |||||||||
西周 | 周 | ||||||||
春秋 | 東周 | ||||||||
戰國 | |||||||||
秦 | |||||||||
西汉 | 汉 | ||||||||
新朝 | |||||||||
东汉 | |||||||||
魏 | 蜀 | 吴 | 三 國 |
||||||
西晋 | 晋 | ||||||||
十六國 | 东晋 | ||||||||
宋 | 南 朝 |
北魏 | 北 朝 |
南 北 朝 |
|||||
齐 | |||||||||
梁 | 东 魏 |
西 魏 |
|||||||
陈 | 北 齊 |
北 周 |
|||||||
隋 | |||||||||
唐 (另见武周) |
|||||||||
五代十國 | |||||||||
辽 (西辽) |
西 夏 |
北宋 | 宋 | ||||||
金 | 南宋 | ||||||||
元(蒙古) | |||||||||
明 | |||||||||
清 | |||||||||
中华民国 | |||||||||
中华人民 共和国 |
中華 民國 (見台灣問題) |
||||||||
[编辑] 史前
[编辑] 唐
[编辑] 虞
[编辑] 夏
[编辑] 商
[编辑] 周
[编辑] 天子
[编辑] 诸侯国
[编辑] 典故
[编辑] 战争
[编辑] 礼仪
[编辑] 疆域
[编辑] 参考条目
- 主条目周朝
[编辑] 秦
[编辑] 汉
[编辑] 三国
[编辑] 两晋南北朝
[编辑] 隋
[编辑] 唐
[编辑] 宋
[编辑] 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
[编辑] 辽
[编辑] 金
[编辑] 元
[编辑] 明
[编辑] 清
中國歷代屠殺事件 |
長平之戰 | 張獻忠屠蜀 | 揚州十日 | 嘉定三屠 | 旅順大屠殺 | 南京大屠殺 | 平頂山慘案 |
[编辑] 海事
[编辑] 人物
[编辑] 皇帝
庙号及谥号 | 名讳 | 年号 |
---|---|---|
太祖高皇帝 | 努尔哈赤 | 天命 |
太宗文皇帝 | 皇太极 | 天聪、崇德 |
世祖章皇帝 | 福临 | 顺治 |
圣祖仁皇帝 | 玄烨 | 康熙 |
世宗宪皇帝 | 胤禛 | 雍正 |
高宗纯皇帝 | 弘历 | 乾隆 |
仁宗睿皇帝 | 颙琰 | 嘉庆 |
宣宗成皇帝 | 旻宁 | 道光 |
文宗显皇帝 | 奕詝 | 咸丰 |
穆宗毅皇帝 | 载淳 | 祺祥、同治 |
溥儁 | 保庆 | |
德宗景皇帝 | 载湉 | 光绪 |
恭宗愍皇帝 | 溥仪 | 宣统、大同、康德 |
[编辑] 民国
- 中华民国历史
- 中华民国大总统
-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内战战斗列表
- Category: 民国军阀
- 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
-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
- 1911年,辛亥革命
- 1915年05月09日,五九国耻,中日签订《二十一条》。
[编辑] 共和国
- 1991年05月16日,中俄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割让外东北一百余万平方公里。
- 2004年,中俄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 中日关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
[编辑] 其他
[编辑] 战争
反对战争,爱好和平。
辨清敌我,抵御侵略。
毋忘国耻,天亡贼寇。
愿我中华,再兴盛唐。
[编辑] 中日战争
[编辑] 世界大战
[编辑] 鸦片战争
[编辑] 其他战争
[编辑] 条约
- Category: 条约
- 二十一条
- 1858年5月,英法两国的舰队攻占了渤海岸边的大沽,逼近京津。
条约名称 | 签署国家 | 时间 | 原因及主要内容 | 代表 |
---|---|---|---|---|
中俄声明文件,中俄声明另件 | 袁世凯政府、俄罗斯帝国 | 1913年:民国二年 | 中方承认外蒙古自治 | |
中俄蒙协约 | 北洋政府、外蒙古当局、俄罗斯帝国 | 1915年:民国四年 | 中方承认外蒙古自治,但外蒙属于中国领土 | 中:毕桂芳;蒙:希尔宁达木定;俄:亚力山大密勒尔 |
[编辑] 名人
[编辑] 百家
孔子 | 孟子 | 老子 | 庄子 | 董仲舒 |
[编辑] 历史
伯夷 | 叔齐 | 季札 | 太伯 | 仲雍 |
周公 | 重耳 | 介子推 | 李广 | 文天祥 |
岳飞 | 于谦 | 戚继光 | 张廷玉 | 张之洞 |
伊尹 | 霍光 | 傅作义 | 僧格林沁 | 孙子 |
庞涓 | 策妄阿拉布坦 |
[编辑] 多人合称
[编辑] 天文
[编辑] Quote ABOUT Einstein
"No one can know for sure, but we do know he [Einstein] liked simplicity and beauty in his theories, and he was, without a doubt, a daring inventor." - Barry Parker, author of "Albert Einstein's Vision"
[编辑] Big Bang
Three unsolved problems:
- Horizon problem, by Charles Misner, 1969. The two opposite edges of the universe were not causally connected because light could not have traveled from one edge to the other during the time the universe has existed. This meant that they could never have been in communication with one another, yet the 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 at both locations had the same temperature. How was this possible?
- Flatness problem, by Robert Dicke, 1978. In order to have a flat universe now, omega must be 1 now, and be exactly (~50 sig figs) 1.000...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e. How could GOD create an universe with such an exact value for omega?
- How did the galaxies form?
[编辑] 问题
- 宇宙有中心吗?宇宙的中心在哪儿?天体是否围绕着宇宙中心旋转?
[编辑] 天文现象
[编辑] 天体
-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 超新星、新星、中子星、黑洞
- 分子云
- 原恒星、主序星
- 矮星、白矮星、红矮星、棕矮星、黑矮星、次矮星、亚矮星
- 红巨星(非主星序)、超红巨星、次巨星、亚巨星、巨星、亮巨星、超巨星(质量最大的恒星)、超超巨星、蓝巨星
- 星团、疏散星团
[编辑] 举例子
[编辑] 演变和发展
- 小于8太阳质量的 solitary star 会变成白矮星
- 小于1.4太阳质量的恒星会变成红巨星
- 小于1.4太阳质量的白矮星会变为新星 by surface thermonuclear explosion
- 质量高的恒星用尽了燃料后会变成超新星 by accumulating material from a companion star
- 大于1.4太阳质量的白矮星会变为超新星
- 大于5.0太阳质量的白矮星会变成红超巨星,核聚变为铁质,再变成超新星。
- 低质量超新星会变成中子星
- 高质量超新星会变成黑洞
- 超新星(en: supernova remnant or en: SNR)残骸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天体,例如恒星或行星。
[编辑] Nebula
- en: planetary nebula
- en: Eagle Nebula
- en: Orion Nebula
- en: Horsehead Nebula
- en: Ring Nebula
- en: Crab Nebula
[编辑] 光谱
-
恆星
分類半徑 質量 光度 溫度 R/R☉ M/M☉ L/L☉ K O2 16 158 54,000 O5 14 58 46,000 B0 5.7 16 16,000 29,000 B5 3.7 5.4 750 15,200 A0 2.3 2.6 63 9,600 A5 1.8 1.9 24 8,700 F0 1.5 1.6 9.0 7,200 F5 1.2 1.35 4.0 6,400 G0 1.05 1.08 1.45 6,000 G2 1.0 1.0 1.0 5,900 G5 0.98 0.95 0.70 5,500 K0 0.89 0.83 0.36 5,150 K5 0.75 0.62 0.18 4,450 M0 0.64 0.47 0.075 3,850 M5 0.36 0.25 3,200
[编辑] 哈佛光谱
光谱类型 | 开氏表面温度 | 颜色 | 例星 |
---|---|---|---|
O | 30000-60000 | 蓝 | |
B | 10000-30000 | 蓝白 | |
A | 7500-10000 | 白 | |
F | 6000-7500 | 黄白 | |
G | 5000-6000 | 黄 | 太阳 |
K | 3500-5000 | 橙黄 | |
M | 2000-3500 | 红 |
[编辑] MKK 约克光谱
- O 超超巨星
- I 超巨星,subtypes: Ia, Iab, Ib, with Ia being the brightest
- II 亮巨星,subtypes: IIa, IIab, IIb
- III 普通巨星,subtypes: IIIa, IIIab, IIIb
- IV 次巨星、亚巨星,subtypes: IVa, IVab, IVb
- V 主序星、矮星,Va, Vab, Vb
- VI 次矮星、亚矮星
- VII 白矮星
[编辑] 家族
李 王 张 刘 陈 杨 黄 赵 周 吴 |
徐 孙 朱 马 胡 郭 林 何 高 梁 |
郑 罗 宋 谢 唐 韩 曹 许 邓 萧 |
冯 曾 程 蔡 彭 潘 袁 于 董 余 |
苏 叶 吕 魏 蒋 田 杜 丁 沈 姜 |
范 江 傅 锺 卢 汪 戴 崔 任 陆 |
廖 姚 方 金 邱 夏 谭 韦 贾 邹 |
石 熊 孟 秦 阎 薛 侯 雷 白 龙 |
段 郝 孔 邵 史 毛 常 万 顾 赖 |
武 康 贺 严 尹 钱 施 牛 洪 龚 |
[编辑] 物理单位
[编辑] 电
Coulomb, Volt, Joule, eV, Ampere, Watt
[编辑] 信仰
[编辑] 佛教
[编辑] 道教
[编辑] 中国神话
[编辑] 维基百科
[编辑] 其他
- 中庸
- 三俗:庸俗、低俗、媚俗
- 七情六欲
- 俄国君主列表
- 中国屠杀列表
- 旅居中国的外国人:汤若望、利玛窦、大山
- 十三太保
- 凌烟阁
- 元明清历史年表
- 七子: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广州、九龙、旅连
- 曲艺、中国音乐
[编辑] 模板
|
|||
国务院办公厅 | |||
組成部門:外交部 | 國防部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教育部 | 科學技術部 |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 公安部 | 國家安全部 | 監察部 | 民政部 | 司法部 | 財政部 | 人事部 |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 國土資源部 | 建設部 | 鐵道部 | 交通部 | 信息產業部 | 水利部 | 農業部 | 商務部 | 文化部 | 衛生部 |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中国人民银行 | 審計署 直屬特設機構: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直屬機構: 海關總署 | 税務總局 | 工商總局 | 質檢總局 | 環保總局 | 民航總局 | 廣電總局 | 新聞出版總署(版權局) | 體育總局 | 安全監管總局 | 統計局 | 林業局 | 食品藥品監管局 | 知識產權局 | 国家旅遊局 | 宗教局 | 參事室 | 國管局 辦事機構: 僑辦 | 港澳辦 | 法制辦 | 國研室 | *台辦 | *新聞辦 直屬事業單位: 新華社 | 中科院 | 社科院 | 工程院 | 發展研究中心 | 行政學院 | 地震局 | 氣象局 | 銀監會 | 證監會 | 保監會 | 電監會 | 社保基金會 | 自然科學基金會 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信訪局 | 糧食局 | 煙草局 | 外專局 | 海洋局 | 測繪局 | 郵政局 | 文物局 | 中醫藥局 | 外匯局 | 煤礦安監局 | #檔案局 | #保密局 註:有「*」者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有「#」者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的下屬機構。 |
|
|
---|---|
元朝、明朝: | 澎湖寨巡檢 |
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 台灣長官 | 雞籠淡水長官 |
鄭氏王朝: | 承天府府尹 | 東寧總制 | 延平郡王 |
台灣清治時期: | 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 | 福建分巡台灣道 | 福建分巡台灣兵備道 |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 台灣巡撫 | 福建台灣巡撫 |
台灣日治時期: | 台灣總督 |
中華民國: | 台灣省行政長官 | 台灣省主席 | 中華民國總統 |
中國地方史1 2 | ![]() |
目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 | |
北京歷史 | 天津歷史 | 上海歷史 | 重庆歷史 | 黑龙江歷史 | 吉林歷史 | 辽宁歷史 | 山东歷史 | 河北歷史 | 山西歷史 | 陕西歷史 甘肃歷史 | 青海歷史 | 江苏歷史 | 安徽歷史 | 河南歷史 | 湖北歷史 | 浙江歷史 | 江西歷史 | 湖南歷史 | 四川歷史 | 福建歷史 | 广东歷史 贵州歷史 | 云南歷史 | 海南歷史 | 香港歷史 | 澳門歷史 | 西藏歷史 | 廣西歷史 | 新疆歷史 | 寧夏歷史 | 內蒙古歷史 |
|
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統治 3 | |
台灣歷史 | 台北歷史 | 高雄歷史 | |
目前未屬中國實際領土 | |
蒙古歷史 | 越南歷史 | 琉球歷史 | 釣魚台歷史 | 帕米爾高原歷史 | 薩哈林州歷史 | 猶太自治州歷史 阿穆爾州歷史 | 濱海邊疆區歷史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歷史 | 圖瓦共和國歷史 |
|
備註:1. 請參看中国历史地理学 2. 請參看中國條目 3. 請參閱台灣問題。 |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
粟裕 | 徐海东 | 黄克诚 | 陈赓 | 谭政 |
萧劲光 | 张云逸 | 罗瑞卿 | 王树声 | 许光达 |
軍階 |
元帅 (五星上将) - 大将 - 上將 - 中將 - 少將 - 准將 |
大校 - 上校 - 中校 - 少校 |
大尉 - 上尉 - 中尉 - 少尉 - 准尉 |
士官長 - 上士 - 中士 - 下士 - 上兵 - 一等兵 - 二等兵 |
重大事件(1916年─1930年) | 北方陣營 | 南方陣營 | 其它人物 |
---|---|---|---|
|
页面分类: 維基見習編輯 | 龍種維基人 | 聯邦中國維基人 | Zh-wenyan 使用者 | Zh-wenyan-4 使用者 | Zh 使用者 | Zh 母語使用者 | En 使用者 | En-3 使用者 | Html 使用者 | Html-4 使用者 | Java 使用者 | Java-4 使用者 | 维基程序员 | 多倫多大學維基人 | 物理爱好者 | 天文爱好者 | 对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有兴趣的维基人 | 对西周历史有兴趣的维基人 | 對清朝歷史有興趣的維基人 | 天津维基人 | 未時出生的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