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 Wikipedia February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Web Analytics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寶藏巖歷史聚落 - Wikipedia

寶藏巖歷史聚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寶藏巖鄰里聚落已被認定為歷史建築─寶藏巖歷史聚落
寶藏巖鄰里聚落已被認定為歷史建築─寶藏巖歷史聚落

寶藏巖歷史聚落本址位於台灣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3段臨福和橋以及自來水園區(公館淨水廠)之間該歷史建築所引申的廣義地理名詞,則指依山而造的違建集合而成的小鄰里社區。該社區地處,行政區屬中正區水源里。

該歷史聚落雖然不大,總面積只有3.97公頃。但擁有傍水山坡之戰後違建眷村等等人文特殊景觀,1997年6月後,受到部分台灣學者及民眾的普遍注意。經過整建與媒體報導,2006年,《紐約時報》將該聚落納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全世界最高樓,台北101大樓齊名。

目录

[编辑] 觀音亭

詳見寶藏巖 17世紀末,清朝正式統治台灣,大陸漳泉移民開始移民台灣。移民地點雖以台南鹿港艋舺為主,但現今台北公館仍有少數沿著新店溪上岸的台灣前民。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的寶藏巖正是當時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一說為女)所建。

寶藏巖的巖又稱巖仔,本來意思是山洞。而寶藏巖正是主祀觀音的山邊佛寺,因此台灣人亦稱該巖為「觀音亭」。[1]

[编辑] 寶藏巖歷史聚落

1930年代中期,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台灣總督府台灣軍開始於寶藏巖增設高炮部隊,並於山麓南岸興建了幾個儲藏彈藥的地下碉堡與駐軍兵舍。1945年,二戰結束,國府開始統治台灣,寶藏巖附近台北公館地區的日治時期軍事行政建築,多數被沿用成同類型機關用廳舍。寶藏巖因地處高地,日治時期遺留下兵舍及軍事設施亦成為名為台北北區司令部的軍事要地,而1950年代的當時,寶藏巖除了觀音廟與該司令部外,民間違建只有三至五戶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本來新店溪採砂住戶或田園農家。

1960年代,兩岸情勢稍稍緩和,違建禁令鬆弛,司令部軍方默認外省人居民於寶藏巖週遭興建違建事實。於是寶藏巖開始出現居民,並陸續蓋起數十戶的平房住宅。這些與寶藏巖相鄰的住宅並非觀音媽廟的信徒,也與廟方毫無來往,多是單純的尋找住所的駐軍或榮民老兵或其家屬,於是這些違章建築漸漸成為聚落。1965年,寶藏巖下方之新店線鐵道(1921年開業)連同鄰近的水源地車站廢止。鐵路基地改建為公路汀州路,亦成為寶藏巖日後對外要道。

1970年代初,北區司令部遷移,違建興建速度更快,至1980年代止,已接近四公頃約兩百多戶人家。

只有一條巷道進入的寶藏巖違建社區建築依山形建立,除了三至五間將領用官舍及40間合法軍方單身宿舍較為寬敞之外,其餘多為自行搭建,就地取材(如新店溪的鵝卵石,荒棄碉堡的舊磚塊)的狹窄平房。因居住者多收入不高,即使改建,也為小規模整修。因此該地維持了1960至1980年代的原有建築風貌。

[编辑] 拆除與抗爭

寶藏巖社區的小徑
寶藏巖社區的小徑

寶藏巖周圍的公館地區,因台北都會整體向外擴展因素,不但成為台灣大學生活圈中心,也成為台北縣衛星城市的新店,永和,木柵的幅輳點。在此因素下,1960年代後公館就持續快速的發展,並於1980年代形成台北相當重要的公館商圈。

相較公館商圈形成,寶藏巖社區的兩百多戶違建住宅因為限建與地狹人稠等因素,呈現停滯情況。也因此,該社區外貌與週遭城市景觀相當不協調。

1980年代開始,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與水利維持等理由,開始計劃全面拆除寶藏巖社區,不過拆除過程遭到當地居民陳情與抗議,其經過為(待補充,詳見大事記):

  • 1980年7月,寶藏巖從水源保護地正式劃入臨水區的297號都市計畫公園,不過因為涉及新店溪臨水禁建區,除了寶藏巖觀音亭古蹟外,當地的台北市政府正式展開拆遷該地所有違建的計劃。
  • 1993年6月25日,台北市政府公告將拆遷公園預定地範圍內房舍。當時市長黃大洲並於1994年7月20日下令拆除合法軍方房舍共46間。
  • 1994年11月,市府公告拆除寶藏巖違建社區,因為當地約一百餘名仍居住居民不斷陳情,1995年5月27日拆除寶藏巖社區工作暫緩。
  • 1995年11月,0.37公頃大的籃球場與親水階梯落成,正式命名為永福公園。
  • 1997年3月,與寶藏巖違建社區情形很類似的台北14與15號公園被強制拆除,因為未安置妥善當地弱勢居民,引起台灣輿論反彈。
  • 1997年6月10日,台北市政府暫緩原本的全面強制拆除,並開始安置計劃。
  • 2001年12月,台北市完成部分安置住戶動作,並拆除一百多戶中的四十多戶臨水區住宅。
  • 2003年6月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為落實初期參與保存寶藏巖之理念,爭取到文化局委託規劃案,以實踐都市空間改革,為居民爭取權益與歷史聚落保存往進步發展的可能性,企圖影響政府朝進步的都市、文化政策發展。
  • 2006年6月,台北市政府依當時1993年所公告的拆遷補償辦法,發出公文提醒居民需在2006年10月31日前全數自行搬遷,以進行部分願意留住,及符合社會弱勢條件的原住民房舍修繕,並將部分整建為寶藏巖共生聚落。
  • 2006年9月,寶藏巖公社於駐村藝術家李國民之作品"LOVE HOTEL"內集結成立,以臺大社會工作學系學生楊子頡為首,之後加入各校大學生、藝術家、文化觀察者、及部分居民,以「保護文化資產免於遭市政府破壞與侵占」為主要宗旨。
  • 2006年10月26日,楊子頡等人於台北市文化局在居民安置尚未完成情形下,逕行舉辦的寶藏巖開園典禮中演出行動劇,遭警方阻止。2006年10月27日《自由時報》:〈寶藏巖古蹟 安置工作挨批〉

[编辑] 大事記

首長 時間 大事紀要 備註
(日治時期) 1930年代中期 日本台灣軍開始於寶藏巖增設高炮部隊,並於山麓南岸興建了幾個儲藏彈藥的地下碉堡與駐軍兵舍。
-
國民政府遷台初期 6戶閩、客籍家庭遷入定居。
-
1960年代~80年代 退役榮民與城鄉移民遷入定居,聚落規模擴張劇烈。
李登輝
1980年7月 台北市政府公告「修訂水源路、羅斯福路、福和橋引道、水源堤防所圍地區細部計畫(通盤檢討)暨配合修訂主要計畫案」變更「保護區」用地為「中正297號公園」預定地,寶藏巖由保護區劃入都市計畫公園。
黃大洲
1991年7月 戶政事務所整編門牌。
1993年6月25日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公告拆遷寶藏巖(公告拆遷戶於1993年12月1日前須自行拆遷)。
1994年6月20日 拆除軍方合法房屋46間。
陳水扁
1995年5月5日 在1994年6月~1995年6月間,居民多次透過里長、市議會向市府陳情、抗爭,訴求重新評估公園計畫、緩拆及補償安置方式。工務局長李鴻基暫緩預定5月27日之拆除行動。
1995年11月 開闢部分公園工程,完成籃球場、親水階梯等設施。
1997年3月 市府強力拆除14、15號公園違建聚落。
1997年4月14日 市府公告當時居民之國宅優先承購戶資格。
1997年5月7日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公告拆遷寶藏巖(公告拆遷戶於1997年6月9日前須自行拆遷)。
1997年6月5日 陳水扁現地勘查,當場宣佈暫緩6月10號之拆除作業,等安置計劃完成。
1997年7月8日 市府公告寶藏巖寺為市定古蹟。
1997年7月 退輔會、市府社會局以2天,進行首次訪談調查弱勢安置戶人數及協調安置事宜。
1997年12月30日 舉辦「寶藏巖地區歲末居民聯歡會」,並組織自救會。
1997年9月~1998年9月 社區及臺大城鄉所多次與市府就安置與公園設計,溝通、協商。
1998年11月28日 選戰之前「第一屆台北市弱勢社區營造博覽會」在寶藏巖舉行,馬英九當場簽下「都市改革支票」,承諾尋求妥善安置方式。 參與團體:台大城鄉所、台大城鄉所都市政策研究室、OURs、樂山文教基金會、崔媽媽服務中心。參與社區:永春街、雞南山、寶藏巖、林興、忠勤、基河。參加市長候選人:馬英九王建煊(由朱惠良代表)
馬英九
1999年3月1日 市長馬英九決定暫緩拆除及「先安置後拆遷」之處理原則,並指示副市長白秀雄,主持成立跨局處之「中正297號(永福)公園拆遷安置專案小組」,研擬後續規劃方案。
1999年4月19日 「中正297號(永福)公園拆遷安置專案小組」第2次會議決議以「聚落公園」為研議寶藏巖聚落之發展方向。
1999年6月12日 市府社會局成立「拆遷安置社會調查小組」進行社區人口結構、社會網絡、安置需求及意願調查,7成居民希望就地安置。
2000年7月 市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委託臺大城鄉所進行「中正297號(永福)公園以聚落公園型態保留可行性研究」。
2000年10月31日 象神颱風,16、18弄地區房舍嚴重淹水。
2001年4月20日 「中正297號(永福)公園以聚落公園型態保留可行性研究」期末簡報,文化局依台北市古蹟審查委員會會勘結論建議全區為「保存區」,並規劃再利用為提供青年藝術家、前衛藝術創作者工作坊之「前衛藝術村」,弱勢現住戶則現地安置。
2001年7月3日 市府建設局召開環境地質現場會勘,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地質現況無災害問題,並建議開發單位應進行工程地質調查與水土保持等相關措施。
2001年7月27日 市府文化局召開「歷史文化保存價值建築認定暨未來使用構想」會勘,與會專家學者認定全區文化地景有保存價值,並建議日後不應限制藝術種類、族群。
2001年8月1日 「中正297號(永福)公園拆遷安置專案小組」第8次會議決議採行「聚落/藝文展演區」配套方案,並俟都市計畫變更後將主管機關由公園路燈管理處轉為文化局。
2001年10月12日 市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召開「研商中正297號(永福)公園工程用地範圍內臨新店溪畔違建戶拆遷安置事宜」府內協調會議,擬於12月底前完成拆除事宜,另以承租國宅方式辦理居民安置作業。
2001年11月16日 市府工務局公告拆遷臨新店溪畔違建38戶(公告拆遷戶於2001年12月9日前須自行拆遷)。
2001年11月~12月 居民多次透過里長、市議會、立委向市府陳情、協調,訴求緩拆及就近安置方式。
2001年12月10日 「台北市古蹟審查委員會」第6次會議決議以市定古蹟寶藏巖寺周邊涵蓋聚落範圍(中正297號公園範圍)全區劃設為「古蹟保存區」,並同意核備「寶藏巖古蹟保存區劃設及再利用案」,確保市定古蹟寶藏巖寺、寶藏巖歷史聚落保存,以及聚落閒置建物供藝文活化再利用,並結合週邊環境資源整合發展計畫方向。
2001年12月13日 「中正297號(永福)公園拆遷安置專案小組」第9次會議決議應妥善完成安置居民後才可拆除騰空違建,並於2002年5月防汛期前完成。
2001年12月19日 市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拆除新店溪畔部分住宅。
2001年12月24日 市府文化局召開「寶藏巖聚落歷史文化價值鑑定」會勘,出席委員認定為戰後違建聚落代表,且為非正式營造過程形成的自然聚落,風格獨特無法重現,建議登錄為歷史聚落。
2002年4月 市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拆除新店溪畔部分住宅。
2002年11月~12月 市府文化局主辦「第五屆台北藝術節:寶藏巖新發現影展」,由台大城鄉所、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寶藏巖社區組織共同協辦。
馬英九
(第1次連任)
2003年5月 寶藏巖社區居民參觀「南投埔里菩提長青村」,並締結為姊妹村。
2003年6月 1.市府文化局委託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進行「寶藏巖歷史聚落設置藝術村計畫」。
2.「寶藏巖文化村協會」完成登記立案作業。
2003年9月~2004年6月 市府文化局推動「2004GAPP-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實驗計畫」,吸引眾多國內外藝術行動者駐村展演創作;並與柏林、西雅圖、巴塞隆納、南投、台南等國內外生態社區進行結盟,開展在地行動、全國發聲的新氣象。
2003年10月 「歐洲論壇-都市有機層」邀請芬蘭地景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駐地創作。
2004年5月14日 台北市政府公告登錄全區為「寶藏巖歷史建築」。
2004年7月8日 「寶藏巖共生藝棧」市長專案簡報會議,市長裁示本案已釐清相關法律問題,法律關係清楚;居民完成拆遷補償搬離,再以租賃方式搬回來,明確執行,其他無法援例,並支持朝規劃方向繼續推動。
2004年8月26日 市長裁定全區都市計畫採二階段變更。
2005年1月4日 「台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第17次會議通過「寶藏巖歷史聚落建築管理設計原則」。
2005年8月31日 「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546次會議通過「變更台北市中正297號公園用地部份(寶藏巖寺古蹟周邊地區)為保存區主要計畫案」。
2005年9月 市府文化局委託劉可強建築師事務所進行「寶藏巖共生聚落整建工程規劃設計監造案」。
2005年10月 市府文化局委託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進行「94年度寶藏巖共生藝棧營運管理計畫(委託試辦)」。
2005年12月 市長核定「台北市中正297號(永福)公園居民安置配套方案」,明訂寶藏家園為安置資源選項。
2005年12月20日 「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550次會議通過「擬定台北市中正區寶藏巖寺古蹟周邊地區保存區細部計畫案」、「變更台北市中正297號公園用地部份為寶藏巖歷史聚落風貌特定專用區主要計畫案」暨「擬定台北市中正區寶藏巖歷史聚落風貌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案」。
2006年1月24日 1.市府文化局舉辦「中正297號(永福)公園居民安置計畫」第1次社區說明會,預定於6月~10月間辦理社區居民安置計畫。
2.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626次會議通過「變更台北市中正297號公園用地部份(寶藏巖寺古蹟周邊地區)為保存區主要計畫案」。
2006年3月 「94年度寶藏巖共生藝棧營運管理計畫(委託試辦)」公開遴選葉偉立、李國民、身聲演藝社等6組駐村藝術家,駐村時間為2006年4月~10月。
2006年4月29日 市府文化局舉辦「中正297號(永福)公園居民安置計畫」第2次社區說明會,預定於5月8日起連續4週設置「寶藏巖聚落安置聯合服務小組」受理居民繳交安置意願確認書。
2006年5月26日 市府公告「寶藏巖共生聚落安置作業」申請承租國宅、寶藏家園期限至6月30日止。
2006年5月28日 市府文化局舉辦「中正297號(永福)公園居民安置計畫」第3次社區說明會,公告中繼住宅受理申請截止日期及第2次駐地聯合服務小組駐地時間。
2006年5月30日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634次會議通過「變更台北市中正297號公園用地部份為寶藏巖歷史聚落風貌特定專用區主要計畫案」。
2006年6月 寶藏巖共生聚落整建(第一期)工程動工,內容包括興建中繼住宅、歷史建築修繕示範、展演設施等,預計10月竣工。
2006年6月26日 市府都市發展局公告「變更台北市中正297號公園用地部份(寶藏巖寺古蹟周邊地區)為保存區主要計畫案」。
2006年6月27日 市府都市發展局公告「擬定台北市中正區寶藏巖寺古蹟周邊地區保存區細部計畫案」。
2006年9月 第10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文建會主辦經公開徵選後評選出由阮慶岳策劃,謝英俊、黃聲遠、劉國滄、Marco Casagrande(Casagrande Laboratory)以及3RW Architects,以會外館的身份代表台灣前往威尼斯參展主題為「樂園重返﹕台灣的微型城市(Paradise Revisited: Micro Cities & Non-Meta Architecture in Taiwan)」。其中Marco Casagrande及3RW Architects參展主題:城市農耕者(Urban Farmers)以台北寶藏巖的老阿媽、基隆河三腳渡的漁夫、華山藝文特區附近的拾荒者、淡水三芝交界從事自然農法耕作的黎旭瀛醫生,挪威一位返回鄉間接管家中畜牧業的年輕工程師,以及一位退休後在海濱定居以賣畫維生的女老師為內容。
2006年9月6日 市府公告「寶藏巖共生聚落安置作業」申請中繼住宅第2次登記,期限至9月20日止,第3次駐地聯合服務小組駐地間為9月6~20日。
2006年10月20日 市府文化局辦理「寶藏巖共生聚落安置作業」中繼住宅第2次登記合格對象公開抽籤作業。
2006年10月21日 因駐村藝術家李國民合約期滿後拒絕遷離,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對李國民、吳中煒、楊子頡提出「侵佔」告訴。
2006年11月27日 因市府強制要求現住戶於12月22日前遷出,並將針對現有房舍斷水斷電。為此駐村藝術家結合社運工作者、改革性社團大學生、部分居民代表、律師、立委、市議員、及市議員參選人等舉行記者會,針對市府「先淨空、後轉租」原住戶與藝術家的作法,表示此舉無異是強佔民宅,揚言將展開長期抗爭、捍衛弱勢住戶權利。 記者會與會人員:駐村藝術家李國民、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常務理事陳幸均、立法委員林淑芬、台北市議員參選人詹銘洲、周威佑(現任市議員)、居民代表:汪少祥、羅佛坤、居民委任律師何國雄、臺大社會工作系學生楊子頡
2006年12月22日 市府執行拆遷行動,文化局、臺電公司、臺北市自來水公司、轄區中正二分局員警共121人上午到場執行公務,但遭到臺大、輔大、文化等大學學生、藝術工作者及部分住戶阻擾,原訂斷水斷電29戶僅完成10戶即因抗爭封路無法繼續執行而結束;配合拆遷的居民則在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人員協助下搬進中繼住宅。
郝龍斌
2007年1月5日 新任文化局長(立法委員李永萍)於上任前,召集市府文化局、都發局等相關官員與OURs、寶藏巖公社、居民租戶進行協調會。 協調會會議紀錄
2007年1月26日 寶藏巖公社,按鈴申告前市長馬英九等人後舉行記者會,並表示配合市府82年拆遷公告為依據自行拆除部份房舍,以示抗議。
2007年1月30日 清晨5:30時,台北市政府出動200多名警察、保一鎮暴部隊、建設局、文化局、公園路燈管理處及台電、自來水公司等多名人員共計400餘人,將寶藏巖公社的學生及「佔住戶」強制驅離並斷水斷電。寶藏巖公社學生及居民則號召約20名學生聲援抗議,驅離過程中並爆發四波衝突,有一名員警遭鐵皮劃傷送醫縫合1針之後並無大礙;而公社亦有一名學生(紀岳君)在衝突中氣胸發作,經送長庚醫院開刀救治後無生命危險。衝突過後,立法委員林淑芬、台北市議員周威佑隨即與公社學生、居民在台北市議會著開記者會抨擊台北市政府的蠻橫作為。
2007年至今 目前關於歷史聚落之保存、社區未來之設計、居民之安置,尚在規劃研擬之中。

[编辑] 藝文展演聚落

讓寶藏巖社區獨特建築留存的主要關鍵,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該所從1997年9月開始參與公園的設計與協調並組成「寶藏巖社區工作團隊」。該團隊於1997年起持續遊說行政部門,希望將寶藏巖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可免為拆除的「歷史聚落」。雖然歷經2001年底拆除臨水區部分住宅的挫折,不過終於2003年獲得台北市政府保留其餘建築物的承諾。2004年2月,台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認定寶藏巖歷史聚落為“歷史建築”。 2004年起,各地藝術家進入仍多有台灣老兵居住的該社區,在其荒廢空屋及開放空間展開各項藝術活動。最為著名的就是美國紙藝家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發起「藍色河流」地景藝術創作計畫。也因為其特殊景觀與相關活動,2006年初,不但台北市政府積極籌畫「寶藏巖行動藝術村」活動,著名媒體《紐約時報》還將寶藏巖列為台北市最特殊的景觀之一。2006年六月底,知名邊緣性格藝術家吳中煒進駐寶藏巖,並以『社會運動即為行動藝術』為概念,進行一連串行動。

[编辑] 參考資料

  • 呂秉怡、陳永龍,《寶藏巖社區歷史變遷、空間的社會關係及社區的文化研究》,1988年,台大土木系都市計劃組「建築與城市史導論」期末報告,1988年6月
  • 史宓,《違建社區與財富累積--以台北市寶藏巖為例》,2000年,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
  • 台閩古蹟網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台北市歷史建築
內湖區 五分吊橋 1918年
萬華區 西本願寺(輪番所、參道、本堂、御廟所) 日治時期
士林區 士林神農宮(芝蘭廟) 嘉慶17年
中山區 劍潭古寺 1918年
南港區 南港煙囪 1959年
中正區 寶藏巖歷史聚落 1971年
延平南路45號 1940年代
齊東街日式宿舍9處
齊東街53巷2、4、6、8、9、10、13號
濟南路2段25、27號
1920年代至1940年代
模板 - 討論
Static Wikipedia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6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