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殺,是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在很多宗教中,自殺是罪惡的,有些國家的法律禁止自殺或協助他人自殺。然而在一些國家的文化當中,自殺是有榮譽感的行為,在面臨恥辱或不可解的情境時選擇自殺,往往能得到相當的尊敬。
自殺大部分是指人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但在其他動物上也有此行為,世界各地曾多次發現鯨魚和海豚擱淺海灘,牠們被人們送回海中後,又掉頭重返海灘,最終死亡,原因不明。 有說是海中環境有變,令牠們「選擇」上岸也不回海中;另一說是其中的成員的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引致擱淺,而動物的群體性生活習慣令其他同伴跟隨或「盲從」,引發集體自殺行為(例如:綿羊跳崖)。 動物學家因而將此列為不解的謎。但由於自殺也常常被定義為「以結束自己的生命為目標的舉動」、動物自殺、甚至一些犧牲自己的行為並不被包含在「自殺」行為之內。
在中國,自殺的歷史相當悠久。多伴隨著知名人物的故事不斷流傳。中國近代史上,自殺比例最高的年代可能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來源請求]
自殺相關的研究如今歸在心理學的範疇當中,與憂鬱症、躁鬱症等有相當的關連。在中小學校的心理教育輔導中,自殺也是相當重要的議題,一般大眾認為青少年的自殺容易受到新聞報導與同儕等影響。此外自殺也是精神醫學的研究課題。在現代精神醫學中,對自殺有一個基本的假定:自殺總是發生在非正常狀態下,或是社會偏離了常態,或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況偏離了常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在2004年稱每年有28.7萬多人自殺[1]。
目录 |
[编辑]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编辑] 香港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電話:2389-2222
[编辑] 臺灣
馬偕紀念醫院於民國五十八年成立了生命線,提供諮詢服務,電話為
+886-2-2571-8427、+886-2-2543-3535轉2010‧2011‧2486‧2487協談中心
[编辑] 知名自殺人物
[编辑] 華人自殺人物
請參看自殺華人列表
[编辑] 日本自殺人物
請參看日本自殺人物列表
[编辑] 世界各國自殺人物
[编辑] 自殺方式
- 自縊(上吊):明思宗(崇禎)、傅雷、三毛、倪敏然
- 自刎:項羽、伍子胥
- 剖腹:日本傳統的自殺方式,乃木希典、三島由紀夫
- 服毒、服藥:赫爾曼‧戈林、馬連良、阮玲玉
- 開槍:文生‧梵谷、阿道夫‧希特勒
- 割腕:李恩珠
- 跳樓:岡田有希子、陳寶蓮、張國榮
- 自溺(或稱投河、投湖、投海):陸秀夫、王國維、老舍、屈原
- 自焚:商紂王、織田信長、鄭南榕、詹益樺
- 自殺攻擊:恐怖主義活動中常用,帶有自殺和謀殺雙重性質,如1944年的日本神風特攻隊。
- 煤氣:翁美玲、川端康成
- 燒炭:原理來自私家車內一氧化碳自殺,香港在金融風暴因經濟下滑而較常用的自殺方式
- 臥軌(或稱墮軌):由鐵路或地下鐵的月台跳進路軌讓列車輾斃,如海子
[编辑] 作品
[编辑] 部份提及
- 臥底(九把刀)
[编辑] 參看
- 切腹
- 自殺學家
- 神聖的人
- 死亡
- 埃米爾‧迪爾凱姆
- 自殺論
- 日本自殺人物列表
- 自殺華人列表
- 各國自殺人物列表
- 解剖自殺心靈(Autopsy of a Suicidal Mind)by Edwin S. Shneidman
[编辑] 參考文獻
- 吳飛,〈無言的游魂——“理解自殺”札記之一〉,《讀者》,2005(7),P3-10
- ↑ 《各國的自殺干預手段》,北京《新聞晚報》200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