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王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 |
台灣人口 - 台灣經濟 |
台灣教育 - 台灣交通 |
台灣語文 - 台灣軍事 |
台灣政治 |
台灣文化 |
台灣古蹟 - 台灣電影 |
台灣藝術 - 台灣文學 |
台灣戲劇 - 台灣舞蹈 |
台灣宗教 - 台灣喪葬 |
台灣地理 |
台灣溫泉 - 生態保護區 |
台灣生態 |
台灣歷史 |
史前時期 - 荷西時期 |
鄭氏王朝 - 清治時期 |
臺灣民主國 |
日治時期 - 中華民國 |
分類 |
政府機構 - 社會運動 |
生物 - 博物館 - 台灣人 |
文化 - 族群 - 古蹟 |
城市 - 媒體 - 交通 |
飲食 - 教育 - 經濟 |
組織 - 語言 - 地理 |
歷史 - 地圖 - 政治 |
鄭氏王朝(1662年—1683年),或稱東寧王國,為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建都東都明京,即今臺南市所在之地,名義上奉明為宗主國,但實際上為獨立王國,僅奉南明之永曆年號。該政權始於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領軍圍降荷蘭之東印度公司部隊,領有台灣;王位傳鄭經、鄭克塽二代,至1683年降清為止。
目录 |
[编辑] 簡史
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許多商人從事中國—台灣—日本之間的貿易,於福建泉州李旦是其重要人物之一,早年於馬尼拉從事貿易,後以日本長崎為根據地,從事海上貿易,有時也從事海盜行為。1625年李旦死後,鄭成功的父親,福建南安人鄭芝龍繼承其勢力。
1628年,鄭芝龍接受明朝招安,成為遊擊將軍。1633年,鄭芝龍於福建金門料羅灣打敗荷蘭,稍後又與其議和。他一方面擔任政府要職,一方面積極經營台灣、日本與東南亞的貿易。
1644年,來自滿洲的清兵攻佔了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王,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鄭成功就是當時南明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59年出兵南京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親鄭芝龍曾經佔領過的台灣。1661年3月1日,鄭軍25,000人祭江候風,23日出海,24日先抵澎湖,然後轉進台灣;4月1日進鹿耳門,6日普羅民遮城降,5月3日圍熱蘭遮城,最後終於在翌年陽曆2月1日攻下熱蘭遮城,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在其關於台灣前近代(即1895年以前)之戰爭史的研究中,盧建榮(1999,22)將鄭成功攻台之役(盧稱之為「鄭荷之戰」)形容為「人類有史以來一場空前的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也是決定台灣爾後四百年命運的戰爭」。
鄭成功死後,其子經、孫克塽先後繼位,直到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為清軍所敗、被迫投降為止。鄭氏三代統治台灣的時間前後凡廿三年。
[编辑] 行政區劃
- 承天府 —
- 西元1661年鄭成功攻入台灣,五月佔普羅民遮城,改赤崁為東都明京,總名「東都」。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廢承天府與東都,以東寧王國稱全台,升天興縣與萬年縣為州。又於澎湖安撫司外加設南北路兩安撫司。
-
- 1661年(明永曆15年)
承天府 | |
天興縣 | 萬年縣 |
東寧王國 | |
天興州 | 萬年州 |
[编辑] 鄭氏王朝世系
鄭成功(1661-1662)→鄭經(1662-1681)→鄭克臧(未即位)→鄭克塽(1681-1683)
[编辑] 鄭氏王朝的歷史意涵
鄭氏王朝存續的時間雖然不長,對台灣之政治認同的發展卻有極重要的意涵。一方面,它不只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也是一個事實上獨立的政權(見黃昭堂 1996,82;賴建國 1997,31)。鄭成功在驅逐荷蘭人以後,將台灣改名為「東都」,為解決兵糧問題,令諸將士寓兵於農,按鎮分地、按地開墾。到了鄭經時,採陳永華之議,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成為可以行使及於全島的主權力量,體制層次分明,宛然一獨立國家。鄭經又將東都改為「東寧」,自稱「東寧王國」(許極墩 1996,33)。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將台灣視為一個獨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莎王國」,英國東印度公司上書鄭經時,則稱呼其為「陛下(Your Majesty)」(國立編譯館 1997,30;李筱峰 1995,157)。
另一方面,雖然鄭氏王朝在事實上是一個獨立王國,但是,在名義上,鄭氏政權卻一貫奉南明正朔,以「回歸中國」為唯一的宿願;制定政經政策時亦以反清復明為依歸,推廣教育亦在認同大陸,一直保持流亡政權的姿態(張德水 1992,41;周明峰 1994,36-8)。因此,很多學者將二次世界大戰後流亡台灣的國民黨政權類比為鄭氏王朝,因為他們都在大陸戰敗而以台灣作為「逃亡的地方」,同時也都宣稱將以台灣作為復興基地以便在未來「反攻大陸」(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極多,這裡只舉幾個例子,見張德水 1994,41;楊新一 2000,45-6;史明 1980,107;Long 1991, 11, 38)。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臺灣之中華民國政府宣稱「臺灣自古來就是中國神聖的領土」,鄭成功佔領臺灣的行動屬於「收復中國領土」。雖有學者認為臺灣在明代前可能曾以不同名稱出現於史書(如琉求國、琉求、夷州等),並且和臺灣有一定程度的交流,但並無任何證據顯示當時中國之行政權擴及臺灣。但澎湖自元朝起,成為中國版圖則無疑義。
《明史、列傳、外國》中,有記載“雞籠”:“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有十五社……老死不與鄰國往來……至萬歷末,紅毛番泊舟於此,因事耕鑿……稱台灣焉。”此段記載出現在《明史》的外國列傳中,可知“東番”與“朝鮮”“安南”等,明朝均視之為外國,而非中國版圖。
此外,清朝,清世宗雍正皇帝說:“台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皇考(指康熙皇帝)聖略神威,取入版圖”(參:《大清世宗皇帝實錄》卷十),乾隆年間《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序言:“台灣……然自宋元以前不登經傳。至明季而後,始有荷蘭屯聚……迨康熙癸未,始入版圖,改隸郡邑。”,卷二又寫道:“台灣府,古荒服地,先是,未隸中國版圖。”。故由清朝史書記載而知,台灣在清朝之前不屬於中國,而是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才納入中國版圖。
而鄭成功的行動為「收復臺灣」的說法,則從鄭成功致荷蘭總督揆一勸降書中得知。“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據,今予既來索,則地當歸我。……”(《台灣秘史》,鄭劉著),然事實上在荷蘭之前,中國歷代政府皆未曾正式統治過臺灣,故此說法應屬鄭氏為強化自己攻臺合理性之說詞。
(參見:臺灣歷史)
[编辑] 解讀鄭氏王朝的政治
對當今所謂「台灣問題」持不同政治立場的學者,雖然立論的基礎並不完全一樣,卻不約而同地對鄭成功這個短暫的政權有著極高的評價。首先,和中國共產黨相關方面的學者,盛讚鄭成功是驅趕「紅毛番」的民族英雄(e.g.,方白 1955);再者,國民黨方面的學者,則強調他恢復中原的志向、以及對明朝堅決效忠的民族情懷(e.g., 黃天健 1950);第三,部份支持台獨的學者(其他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則認為鄭氏王朝是台灣歷史上的第一個獨立王國(e.g., 林濁水 1985);最後,由於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日本人也十分重視他,因為他是「第一位日本人的後裔遠征台灣」者(陳芳明 1996,142)。關於解讀鄭成功的「政治」,可以參考陳芳明(1996)的有趣論文。
[编辑] 和鄭氏王朝歷史相關的史料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的順序排列)
- 不著撰人,1962,鄭氏史料初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不著撰人,1963a,鄭氏史料續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不著撰人,1963b,鄭氏史料三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川口長孺,1958,臺灣鄭氏紀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黃宗羲,1958,賜姓始末。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江日昇,1960,臺灣外記,方豪校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彭孫貽,1959,靖海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阮旻錫,1958,海上見聞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沈雲,1958,臺灣鄭氏始末。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市村讚次郎,1960,鄭氏關係文書。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施琅,1958,靖海紀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夏琳,1958a,閩海紀要。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夏琳,1958b,海紀輯要。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楊捷,1961,平閩紀。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郁永河,1959,裨海記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鄭亦鄒、匪石、朱希祖,1960,鄭成功傳。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编辑] 和鄭氏王朝歷史相關的學術研究書目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的順序排列)
- 陳芳明,1996,鄭成功與施琅:台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
- 陳三井總纂,1979,鄭成功全傳。台北:台灣史蹟研究中心。
- 陳在正,1990,王忠孝與鄭成功:關於明遺臣與鄭成功關係的一個探討 ,見台灣史研究會主編,台灣史學述研討會論文集,第二集,頁27-41。台北:台灣史研究會出版。
- Croizier, C. Ralph. 1977. Koxinga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History, Myth, and the Hero.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方白,1955,鄭成功。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 黃天健,1950,海天孤憤:鄭成功復國史紀評。台北:正中書局。
- 周雪玉,1992,施琅攻台的功與過。台北:台原。
[编辑] 參考書目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的順序排列)
- 陳芳明,1996,鄭成功與施琅:台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
- 方白,1955,鄭成功。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
- 國立編譯館編,1997,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教科書,試用本。台北:國立編譯館。
- 黃天健,1950,海天孤憤:鄭成功復國史紀評。台北:正中書局。
- 黃昭堂,1996,第二次大戰前「台灣人意識」的探討,見黃昭堂,台灣淪陷論文集,頁81-109。台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 賴建國,1997,台灣主体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 栗原純,1995,清朝以前,見若林正丈、劉進慶、松永正義編著,台灣百科,增訂版,台北:克寧出版社。
- 李筱峰,1995,混淆國家認同的歷史教育:以現行國民中學歷史課本教材為例,見李筱峰著,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頁143-62。台北:玉山社。
- 林濁水,1985,渡海,見林濁水等編,瓦解的華夏帝國,頁35-59。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
-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Last Fronti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盧建榮,1999,入侵台灣:烽火家國四百年。台北:麥田出版。
-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平裝普及版)。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
- 許極墩, 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
- 楊新一,2000,爭台灣的主權:過去現在未來。台北:胡氏圖書。
-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台北:前衛。
-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台北: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