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 |
台灣人口 - 台灣經濟 |
台灣教育 - 台灣交通 |
台灣語文 - 台灣軍事 |
台灣政治 |
台灣文化 |
台灣古蹟 - 台灣電影 |
台灣藝術 - 台灣文學 |
台灣戲劇 - 台灣舞蹈 |
台灣宗教 - 台灣喪葬 |
台灣地理 |
台灣溫泉 - 生態保護區 |
台灣生態 |
台灣歷史 |
史前時期 - 荷西時期 |
鄭氏王朝 - 清治時期 |
臺灣民主國 |
日治時期 - 中華民國 |
分類 |
政府機構 - 社會運動 |
生物 - 博物館 - 台灣人 |
文化 - 族群 - 古蹟 |
城市 - 媒體 - 交通 |
飲食 - 教育 - 經濟 |
組織 - 語言 - 地理 |
歷史 - 地圖 - 政治 |
台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常被視為邊陲文學或中國文學的支流,在發展上即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尤其在外來統治者的廣義殖民下,紛雜書寫系統使台灣文學呈現無法連貫的窘境。不過相對的,從南島語系原住民的口傳文學、中國古文、白話文、日文、台語文引發的複雜情況及斷層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面相。
正因語言帶來的意識型態、省籍矛盾、殖民文化等衝突,台灣文學在基礎定義上就十分困難。不過參酌台灣人定義後,台灣文學就廣義而言應為「出生或客居台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狹義上則應指「描寫台灣鄉土人物、再現台灣典型環境、運用台灣方言的作品、表現台灣人的生活與思想」的文學作品。[1]
台灣文學歷經日治時期新文學、反共文學與西化現代主義文學的發韌萃煉過程後,1970年代之後的懷鄉、鄉土、政治、女性文學於2000年代仍以嶄新型態呈現,且佔台灣文學一定重要性。除此之外,暢銷的勵志文學及新穎的網路文學也在這波多元化的並存發展中,競相在新媒介介面或寫作技巧上,重整台灣的新世紀文學圖像。而也就是如此,台灣文學雖在影像媒體夾擊中面臨著嚴峻挑戰,依舊試圖以更創新的面貌繼續蓬勃再生。
目录 |
[编辑] 日治時期新文學
文學是時代的反映,在歷史的變化過程中,文學的變化亦有其複雜的過程,自此定論下,台灣文學自是無可避免的與其本身歷史息息相關。[2]然而被認定相當年輕的台灣文學,脫離中國大陸、真正成為獨立個體發展,一般來說是從日治時期的台灣新文學肇始。同時也無法否認的,此種脫離中國古文的新文學運動,卻與中國近代史息息相關。
[编辑] 白話文運動
1919年,在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改組原先的「啟發會」成立「新民會」,展開這一階段各項政治運動、社會運動的序幕。而伴隨此過程而來的也有《台灣文藝》、《台灣新文學》等文學刊物的相繼發行。這些擺脫古詩的近代文學,為台灣白話文運動的肇始者,也被學者認為與中國的五四運動或白話文運動息息相關。不過也因為牽涉到中國,台灣白話文運動興起不久,即遭台灣總督府禁止與箝制。
[编辑] 文學論戰
1930年代,類似白話文運動的台灣文學再造,並沒有因為台灣總督府刻意壓制而馬上消失。1930年代初期,影響台灣文學、語言、族群意識的台灣鄉土話文論戰正式展開。
1930年,台籍的日本居民黃石輝於東京挑起了「鄉土文學論爭」。他在異鄉力倡台灣文學應該是描寫台灣事物的文學、可以感動激發廣大群眾的文學、以及用台灣話描寫事物的文學。1931年,位居台北的郭秋生站出來呼應黃石輝,並更進一步挑起台灣話文論戰倡言作家應當使用台灣話文來從事文學創作,此呼應並獲得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全力支持。之後,台灣文學應該使用台灣話或中國話,描寫的內容是否以台灣為主要素材,成為台灣新文學運動相關人士激烈爭論的焦點。然而由於隨後戰爭體制的出現,以及日式教育文化的滲透,這些論爭無法得到充分發展的機會,終於在總督府全面皇民化政策下,紛紛敗退。[3]
[编辑] 後續與影響
1934年-1936年,集結台灣進步作家的台灣文藝聯盟、台灣新文學相繼成立。表面標榜為文藝運動,實則是具有政治性的文學結社。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台灣總督府隨即設立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皇民化運動於是正式展開。台灣作家只能依附在日本作家為主的團體,如1939年成立的「台灣詩人協會」,或1940年擴大改組的「台灣文藝家協會」。[4]
在文化而言,台灣文學主要探討台灣人的內心心靈以及台灣文化的本質,表面看似平淡,其實這是政治運動、社會運動所帶來的衝擊和反省,台灣文學界和藝術界人士開始思考台灣文化的問題,以及嘗試創立屬於台灣的文化。
[编辑] 戰後戒嚴
文學 |
散文 - 韻文 |
詩 - 詞 - 曲 - 歌詞 |
小說 - 戲劇 - 傳記 |
兒童文學 - 文學流派 |
西方文學理論 - 文學史 |
地域文學 |
古希腊文学 - 古罗马文学 |
愛爾蘭文學 - 非洲文學 |
美國文學 - 英國文學 |
義大利文學 - 希臘文學 |
西班牙文學 - 印度文學 |
中國文學 - 臺灣文學 |
香港文學 - 韓國文學 |
德國文學 - 伊朗文学 |
日本文學 - 法國文學 |
巴西文學 - 俄国文学 |
作家 |
小說家 - 隨筆家 |
劇作家 - 評論家 |
詩人 - 詞人 |
作曲家 - 填詞人 |
散文家 - 網路作家 |
分類 |
文學 - 各國文學 |
文學類型 - 文學體裁 |
作家 - 登場角色 |
文学流派 |
二戰後,台灣從日治時期邁入中華民國時期。在短暫的蜜月期之後,台灣文學與政治環境相同,陷入低迷的氣壓。這些低迷氣壓除了來自國民政府語言政策束縛:如國語之推行及政治事件:如二二八事件等等。加上呂赫若、張文環、楊逵及王白淵等知名作家遭到程度不一的政治迫害後,半數作家因此不再寫作﹔台灣文學作品銳減。而就在此情況下,戰後戒嚴初期﹔1960年代之前狹義台灣文學呈現停滯狀態,而盛行的儘是與台灣本土不相關的反共文學與外省籍作家的懷鄉文學。
1960年代-1980年代,在政府仍主導的反共文學與懷舊小說夾擊下,現代主義文學隨著韓戰結束,美援帶來的經濟和美式生活方式的移入下,脫穎而出。這些包含意識流小說、現代詩、荒謬文學除了對八股化的反共文學表示不滿外,也對殘存於傳統文化中的懷舊抱著反抗改革的意識與反省。而這些反省在之後的1960年代末期與1970年代,產生了白先勇、七等生、陳映真的新變種之現代主義文學。而這些對於台灣都市、農村經濟、社會危機、價值觀念等都有進一步的反映和研究的新現代文學也促成了如:王禎和、鍾理和、鍾肇政、李喬、黃春明的人的鄉土寫實文學。而這兩種文學潮流,都被視為台灣戰後的「文化創新運動」
[编辑] 反共文學
反共文學其實是台灣1950年代特有的文學型態,主要區別是把反共產黨或者反中國共產黨當成唯一主軸的作品,除了受到戰後駐台之國民政府的支持外,也普遍受到1950年代以中文為母語的外省族群青睞。而這些以小說為主的反共文學的作家約有第兩類,首先第一類的是軍人作家,如朱西甯。第二,是未於軍中服務的外省作家。此類作家本身就有文學底子,例如鄧克保《異域》。
雖說1950年代台灣是反共文學的全盛時期,但在現況上,時序進入1960年代之後,仍有不少類似文章。而後期反共文學與蔣中正發起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有關。普遍認為,此種文學的除了對抗中國的文革力道外,也自詡為中華文化的真正象徵。
[编辑] 懷鄉與三三文學
相同於反共文學﹔由中國大陸故鄉記憶總成的懷鄉文學,其主力也是由國民政府所支持的外省族群作家。夾其母語優勢,此類文學相較反共文學更容易被台灣人所接受。而這些由「台灣人的眼睛」去看待外省第一代集體記憶的作品﹔如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中對封建的批判與人性的描繪,也多少影響台灣社會價值觀。而台灣之懷鄉文學,在廣義上通常更涵蓋如李敖、尼洛等外省族群所表現的各種不同文學作品、在台東南亞華僑所呈現的馬華文學及1970年代之後所謂的三三文學。
組成成員平均年齡相當低的三三集刊團體,其名稱可做以下解釋:前面的三指的是三民主義,後面的三則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真神。三三集刊成員如:朱天文、朱天心、馬叔禮、謝材俊、丁亞民、仙枝深受胡蘭成與張愛玲的影響,除了文學性極強也有著正統中國與熱愛紅學的信仰。除此之外,該集團據信也與保釣運動、李敖的全盤西化論及之後溫瑞安成立的神州詩社,有著某種抗衡與合作。雖運作的時間不久,「三三」式文學行動主義希望將國家文化以及政治意識型態等爭議,包納在一個「情」、「愛」的理想,至今仍為不少人所稱道,也為1980年代初期外省人的主流想法。不過,自1987年本省人政治勢力抬頭後,驟然從強勢團體變成弱勢團體的外省人族群,漸次放棄該意識型態,而懷念起「只知相信,不知懷疑的那個幸福時代」[5]。與台灣本土化日漸對立的此種轉變也影響2000年後的泛藍抗爭,媒體態度,甚至台灣政壇的生態板塊。
雖然擁護中國文學與正統思想的三三文學在隨後的政治風潮中,因無法顧及現實而消失,但是其總根源之懷鄉文學卻在中文仍於台灣佔有優勢下,仍於台灣相當具有一定市場。這期間,諸如席慕容的新詩、朱天文的散文或小說等等,都在1980年代之後,甚至新世紀後,依舊領有風騷。
[编辑] 現代主義與鄉土寫實
1960年代台灣隨著韓戰結束與美援帶來的影響,社會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猛烈衝擊。不僅在相對穩定政經方面有著小部份開放,文學也盛行著存在主義與超現實主義。而最後表徵於現代主義的這些文學作品,也在同時間產生。而種類包含意識流小說、現代詩、與荒謬式的台灣現代主義文學代表人物有如:講究文字技巧的白先勇(小說:《孽子》)、超越外在社會現實,努力探索台灣人內在世界的七等生(小說:《我愛黑眼珠》)、崇尚西方價值,摒棄東方倫理的王文興(小說:《家變》)、西化且簡潔文字的子敏(散文:《小太陽》)及呈現超現實主義俐落文字的商禽(新詩:《夢,或者黎明》)
1970年代之後,戰後出現首波描繪台灣真實生活面貌的文字作品。這些作品對於台灣都市、農村經濟、社會危機、價值觀念等都有進一步的反映和研究。這些同時講究西方文字技巧及漢文文字的鋪陳格式,卻全然書寫台灣本土的文學作品,通常統稱為鄉土寫實文學。而如:王禎和、鍾理和、鍾肇政、李喬、黃春明等人的作品,跨越了漢文與母語間的障礙,並在1970年代-1980年代被台灣政府刻意忽略下,終還是因為貼近台灣本土而嶄露頭角,而之後,不管是延續本有的漢文書寫格式,或爾後的新型態的台語文書寫,即使在20世紀後,仍成為台灣文壇的顯學。
[编辑] 解嚴前後
1980年代前後,台灣政治環境與社會呈現巨大變化。在政治與道德限制力道減弱下,意圖打破中國傳統文學研究框架,走向文化研究的趨勢中,出現了主題單純的政治文學與女性文學。雖然此種主題鮮明的文學,在論述中容易失真,但確切反映了台灣真誠的現況。而此兩種主題,即使在新世紀後,仍廣受歡迎。
[编辑] 政治文學
與其他地方相同的,台灣政治文學也起因於重大政治事件,與政治風氣的弛與禁。其中,重大政治事件為1970年代末期,持續發展的美麗島事件以及緊接發生的林義雄滅門血案。而台灣白色恐怖情形稍微緩和直至1986年解嚴,則是風氣影響政治文學發展的另一個關鍵。
以黃凡(《賴索》)、林雙不、張大春(將軍碑)等人為代表的80年代政治文學,實際描繪了台灣政治從冷漠到熱騰發燒的過程。並使用文字描繪兩層次間的,諸如族群,年代,國家認同或身分認知矛盾。另一方面,也間接說明台灣在邁向真正民主化,機械化後的失落與邊緣人心態。
台灣政治文學的最頂峰應屬龍應台的野火集,以卓越文筆及接近無政府主義的理念,帶動台灣自力救濟的新潮流,不過在另一方面,卻引發了台灣社會脫序的起端。隨後,這些脫序現象,也成為1990年代、甚至2000年代之後,政治文學常常描繪的場景。
[编辑] 女性文學
女性文學興起於1980年代,是主題明顯偏向女性的文學傾向。在現實上,戰後的女性讀者一直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文學支持者,不論是純文學或通俗文學如出租之翻譯言情小說、瓊瑤小說、本土言情小說,女性都有一定比例支持者,以廣義來說,亦為女性文學的延伸。不過嚴格講起來,真正出現了表達台灣女性意識的文學潮流,出現於解嚴前後的台灣文學文壇。
以蕭颯、蕭麗紅、廖輝英、李昂等人為代表的台灣女性文學雖然敘述層面廣泛,但歸納下,在本質上有兩大主題。第一,就是強烈表達女性意識。在此主題下,雖然明白闡述出文學特質,但是另一方面未涉及此意識的男女配角成為扁平角色,文學意向模糊。另外第二主題,則是男女兩性關係的本質。在此主題下,台灣女性文學除了對於傳襲至中國的台灣舊有倫理或家庭制度對女性的不公平表達批判與不滿,卻矛盾的出現一份理解與同情。因此,在某程度上,女性文學也間接傳達台灣在傳統與現代中間,無法解脫的束縛。
事實上,女性文學跨越新世紀前後仍有不同樣式的發展,原本受文壇重視的女性文學作家繼續創作,而如蘇偉貞、朱天文、平路、朱少麟、張曼娟等新舊作家,也重新用女性觀點式的文學來省思台灣。
[编辑] 多元化文學
1990年代之後,台灣文學呈現多元化並存狀態。除了稍早期政治文學、女性文學,甚至鄉土文學、懷舊文學以新型態繼續活躍外,也出現了網路文學與勵志文學為主的通俗文學走向。除此,隨著台灣本土化的省思與腳步正常化,以母語做為文學要素的原住民文學、口傳文學、台語文學等也相繼受到重視。而其中,又以台語文學最具指標性。
2000年代之後的台灣文學呈現的不僅是文化論述,而是在於使用不同文學型及透過特殊技巧形式來展現作者想要呈現的文化議題。在這精雕細琢,層層展開,讓內容與技巧形式互相呼應的創作空間。這種企圖甚至也出現於網路文學或繪圖或網路新詩的年輕書寫狀態。這種包容性與內涵,是其他時代、其他地區(包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或書寫領域裡無法想像也常常無法體會的寫作方式。而這種在不斷反省、不斷注意多元及弱勢文化聲音的台灣文學,可說是現今台灣文學的特點。
[编辑] 網路與勵志文學
1990年代,俗稱「超文本文學」(hypertext literature)或「非平面印刷」的網路文學於台灣開始興盛普及。不久之後,以網路為媒介,或以網路人口為收受者的文學成為台灣文學的主流。一般來說,網路雖然對現有文學具有顛覆性作用,從根本上動搖了現有文學的寫作和傳播方式的基礎,但是在文學觀念沒改變情況下,造就了新一代的文學領域,拓展了個體性,自主性的台灣新文學。更甚至以相當快速的方式,將台灣文學以另外一種型態傳送到華人地區。而台灣網路文學代表性人物如蔡智恆以痞子蔡的筆名寫下(《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藤井樹(《我們不結婚好嗎?》、九把刀、鯨向海(新詩)不但將網路文學鉛字化,並且在某程度上改變了台灣的文學生態。
在另一方面,以閱讀輕薄短小、重視傳播、創新文體為特徵的勵志文學或新型態通俗文學,迅速於台灣流傳。諸如幾米(繪本)、吳淡如、侯文詠、劉墉、吳若權為代表性作家。雖然這些文學作品常因為過於普羅化,遭到部分文學評論者的嚴詞批評,不過不可否認,多少反映台灣現況的這類型文學作品,仍可視為台灣文學之主要支流。另外,純文學範疇的都市文學作家,如駱以軍、郝譽翔、陳雪、阿盛、袁哲生、林耀德、舞鶴等,在寫作上也多少受此通俗文學的輕薄或創新理念之影響。
[编辑] 台語文學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二二八事件的爆發,緊接著又是「白色恐怖」時期,再加上國民黨反共政策的高壓統治,關懷台灣本土的文學頓時倍受壓抑,完全沒有生存的空間。1970年代以降,由於一連串的國際事件的衝擊,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鄉土文學躍登歷史舞台,影響深遠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也隨之爆發,台語文學遂在這種環境裡萌芽而逐漸成長。
解嚴之後,台語文(此處為狹義的台語,即臺灣閩南語)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甚至形成一股熱潮。最早開始台語文學書寫的是詩人林宗源、向陽,1980年代中期之後陸續有很多作家和學者投入台語文創作的行列,比如說林錦賢、黃勁連、林央敏、洪惟仁、、陳明仁、杜潘芳格、吳秀麗、李勤岸、路寒袖、林繼雄、莊勝雄等。
此一階段台語用字仍屬嚐試期,用字極不統一,有人創造新字,也有語文專家考証本字,再加上原有的傳統用字、華文用字,可謂百花齊放。
進入1990年代以後,由於台語文作家互相觀摩學習的結果,用字漸趨統一,奇怪的新創字、古字逐漸銷聲匿跡。新的台語文字,一方面有所傳承,也有所創新,但總不離「通俗性」、「語源可靠性」、「音義系統性」三大原則。其次是漢字和拼音不再自成系統,而有合流現象,即所謂「有音無字」的詞素用拼音字表示,嘗試以拼音字做為文字的一部分,台語文學的用字,逐漸朝向統一的道路邁進[6]。而這種文學發展,也在20世紀後,隨者本土化進度而有所延伸或蔓延。
[编辑] 相關連結
[编辑] 注釋
- ↑ 張系國,《民族文學的再出發》、張深切,《對台灣新文學的路線的一提案》、王拓,《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台灣文學史綱》
- ↑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
- ↑ 李筱峰,1995,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陳昭瑛,1998,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
- ↑ 同上
- ↑ 《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下)》,莊宜文,國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
- ↑ 侯俊榮 nd;楊允言 1993
[编辑] 參考文獻
- 張系國,《民族文學的再出發》
- 張深切,《對台灣新文學的路線的一提案》
- 王拓,《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台灣文學史綱》
-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
- 李筱峰,1995,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
-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
- 陳昭瑛,1998,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
- 《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下)》,莊宜文,國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