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Приднестровье Stânga Nistrului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 |
|||||
|
|||||
国家格言:無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蒂拉斯波爾 | ||||
最大城市 | 蒂拉斯波爾 | ||||
面积
|
|||||
时区 | UTC +2 夏時制:UTC+3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摩爾多瓦語、俄語、烏克蘭語 | ||||
人口 | |||||
民族 | 摩爾多瓦人、烏克蘭人、俄羅斯人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半總統制 | ||||
国家领导人 | |||||
主要节日 | 獨立日:9月2日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德涅斯特河沿岸盧布(PRB) | ||||
GDP | 資料不足 | ||||
人均GDP | 資料不足 | ||||
国家资料 | |||||
国际域名缩写 | 無(通用摩爾多瓦的.md) | ||||
国际电话区号 | +373(與摩爾多瓦通用) | ||||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也称德涅斯特河东岸共和国或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俄语名称:Приднестровье,罗马尼亚语名称:Transnistria,摩尔多瓦官方称之为Stânga Nistrului(意为“德涅斯特河左岸”))是东欧的一个特定地域。由于该地区处于德涅斯特河(罗马尼亚语:Nistru,乌克兰语:Дністер)在摩尔多瓦境内的东岸,因此有了“德涅斯特河东岸”这个称谓。
目录 |
[编辑] 政治
国际上普遍认为这块区域是摩尔多瓦领土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前属于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是事实上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已经独立,並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Приднестровская Молдав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定都蒂拉斯波爾(Тираспол)。该地区人口中大部分说斯拉夫语,并恐惧被罗马尼亚吞并。不过在该地区还有43%的人说罗马尼亚语。
[编辑] 历史
该地区传统上属于摩尔多瓦。1504年该地区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直接统治,成为土耳其保护下自治的摩尔多瓦公国的一部分。1792年,俄罗斯帝国根据雅西和约放弃了这块土地。当时,这里的人口绝大多数是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不过也有一部分游牧民族——鞑靼人。
18世纪晚期,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开始对这里进行殖民活动,作为帝俄扩展边疆活动的一部分。1812年,该地区随同整个比萨拉比亚被土耳其割让给俄国。
十月革命以后,摩尔多瓦本土于1918年宣布独立,旋即并入罗马尼亚,但是该地区留在了乌克兰境内,并以“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的名义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当时,罗马尼亚人依然是当地居民的主体,罗马尼亚语学校也照常开设。
1940年,苏联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将德涅斯特河东岸与北比萨拉比亚合并,成立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德战争期间,德国将这一地区归还了罗马尼亚,1944年,苏联重新占领摩尔达维亚,恢复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在苏联时代,作为苏联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上万的罗马尼亚族人被放逐到了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与此同时,大量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迁入了该地区。当时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绝大多数工业集中在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而其他地区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则是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根据1990年公布的数据,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贡献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GDP总值的40%,和发电量的90%。
为了防止这一区域并入罗马尼亚,苏联红军第14军自1956年以来一直在此驻防,直至苏联解体。
[编辑] 内战
1989年,摩尔多瓦人在首府zh-cn:基希讷乌;zh-tw:基希紐(Chişinău)(苏联时期称为“zh-cn:基什尼奥夫;zh-tw:啟夕諾夫”)宣布把摩尔多瓦语(事实上是罗马尼亚语)定为官方语言,并开始准备与罗马尼亚合并。德涅斯特河东岸的斯拉夫人则在1990年9月2日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东岸苏维埃共和国”。随后一场内战在1992年爆发,大约1500人在战争中丧生。最后由于群众的大规模抗议,内战中止。
停火协议签署之后,俄罗斯政府遗留下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以“维和部队”的名义驻扎在该地区。由于俄罗斯在该地区历史上扮演的角色,这一行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从此以后,摩尔多瓦政府一直没有在事实上控制过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
虽然在1994年摩尔多瓦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规定俄罗斯须撤出它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的所有军队,但是俄罗斯国家杜马至今一直没有批准该协议。
在2004年7月,一位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分离主义领导人宣称,他们的政治实体将会在同年秋天组织一次全民公决,以决定该地区是否并入俄罗斯联邦——虽然该地区与俄罗斯没有任何边界接壤。
[编辑] 2004年的危机
这一年持分离主义立场的德涅斯特河斯拉夫族民兵组织开始强行关闭教授罗马尼亚语的学校,一些教师和反对这一行动的家长被逮捕。摩尔多瓦政府决定对德涅斯特河东岸当局实行制裁以达到孤立该政权的目的。出于报复,德涅斯特河东岸当局也采取了行动来间接打击脆弱的摩尔多瓦经济。由于在苏联时期摩尔多瓦的绝大多数发电设施都建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摩尔多瓦的其他地区常常受到断电的威胁。
现在欧洲安全合作组织(OSCE)和他们的首席谈判代表,保加利亚前总统斯托扬诺夫(Петър Стефанов Стоянов)正全力斡旋以缓解这一地区现在的紧张局势。
[编辑] 人权状况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的分离主义政府的人权纪录相当糟糕,当局经常因随意的施行逮捕和刑讯逼供而遭到国际舆论和组织的谴责和控告。自由集会和结社权也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宗教自由也仅局限于个别几个教派,如浸信会和卫理公会。
2001年的总统选举并不自由。党派活动和出版物在竞选前夕被全部禁止。大选结果也有很多疑点,据报道伊戈尔·斯米尔诺夫在一些地区得到了103.6%的选票。
[编辑] 人口
该地区的人口为633,600人(2001年数据)。在1989年进行的上一次人口普查中,该地区的人口为546,400人。
除了作为苏维埃时期的殖民地化的残余而遗留在这里的从事工业的俄罗斯人,当局鼓励俄罗斯人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购置房产,或是退休后在这里颐养天年(因为与俄罗斯的大多数地区的严酷天气相比,这里的天气要好一些)。这样一来,这一地区三分之二以上人口超过退休年龄的情况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编辑] 民族构成
- 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43%
- 乌克兰人: 28%
- 俄罗斯人: 25%
[编辑] 经济
该地区2004年的GDP总值为4.2亿美元,人均662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从这个数值上看,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虽然比摩尔多瓦其他地区略富一些,但是仍然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
[编辑] 参见
[编辑] 相关链接
[编辑] 官方网站
-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总统的网站 (俄语)
- ОЛЬВИЯ-ПРЕСС: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新闻社 (俄语)
- Pridnestrovie.net (英语)
[编辑] 简介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 BBC - Regions and territories: Trans-Dniester
- Transnistria: relic of a bygone era (newspaper article)
- New York City Bar: Russia’s Activities in Moldova Violate International Law
- Viorel Dolha – All about Transnistria
[编辑] 其他
欧洲 |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页面分类: 有争议的地区 | 摩爾多瓦 | 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 | 共产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