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爾巴喬夫(俄语: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听 ,英語: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1931年3月2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是苏联政治家,从1985年至1991年他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编辑] 早年经历
戈爾巴喬夫年轻时在莫斯科大学学法学并在那里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赖莎(又譯雷莎,赖莎因患白血病而于1999年去世)。1953年9月他们结婚,1955年戈爾巴喬夫毕业,两人一同回到戈爾巴喬夫的故乡。
1952年21岁的戈爾巴喬夫加入苏联共产党,1966年他35岁的时候他又获得了农业经济学家的学位,从此他青云直上。1970年他已成为农业部部长,次年被选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72年他带领一个代表团赴比利时,两年后他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以及青少年事务执行委员会主席。1979年他加入苏共政治局。在政治局内他认识了他的同乡、克格勃首领尤里·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在此后数年内成为戈爾巴喬夫的主要提拔者。他在党内的地位给予他更多出国的机会,这些旅行很深地影响了他的政见和对社会的看法。
[编辑] 民主化改革
康斯坦丁·契尔年科死后,戈爾巴喬夫于1985年3月11日当选为苏联最年轻的共产党总书记,实际上成为苏联的第一把手。他试图通过改革和开放来阻止苏联共产主义的退化,其开始标志是1986年2月召开的第27次苏联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1988年戈爾巴喬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特别是停止了武力干预),他的發言人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納屈主義”。这个政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89年内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地震”(但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在罗马尼亚却发生了暴力事件),史称为“东欧剧变”。东欧剧变实际上结束了从二战以后长达四十年的全世界范围内冷战格局,为此戈爾巴喬夫于1990年10月15日获诺贝尔和平奖。
东欧民主化的同时也削弱了苏共政权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的控制能力,最后导致了苏联的瓦解。1991年8月19日,一些保守派政治家和一部分军人乘戈爾巴喬夫在克里米亚度假时发动了“八一九事件”,戈爾巴喬夫被软禁了三天,被释放后发现他的声望渐坠,而当时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总统的鲍里斯·叶利钦的声望大涨。此外政变后他被迫将大部分政治局成员撤职,一部分甚至逮捕。
早在1990年戈爾巴喬夫就已经引入并当选了苏联总统一职,1991年12月25日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後,他被迫宣布离职,苏联正式滅亡。
戈爾巴喬夫国内“新思维”的改革政策和对东欧国家内政的辛納屈主義,导致了冷战的结束和苏联(和苏共)的解体,所以他在西方国家中的声望很高。但是在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期间,多数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倒退,卢布大幅贬值,刑事犯罪也大量增加。有人认为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应该对国家的分裂沒落和的许多困难负相当大的责任;也有人认为这是苏共长期统治所形成的各种政治及社会经济问题积重难返的结果,其他人则认为这是叶利钦为了个人权力没有进行完整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结果。在1996年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他获得了1%的选票。
戈爾巴喬夫現居於莫斯科。在雷根逝世後,他代表俄羅斯出席了他的葬禮。他也曾聯同葉利欽,批評普京對車臣的武力政策和態度偏離了“民主”。
[编辑] 评价
对于戈爾巴喬夫的评价,有人认为戈爾巴喬夫促进了苏共极权体制的和平瓦解,结束了全世界范围的冷战对峙局面,堪称伟人;
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看,戈爾巴喬夫开创的是一个大的改革时代。苏联解体和戈爾巴喬夫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带有戈爾巴喬夫印记的一个改革阶段的结束,而他之后的叶利钦以及现在的普京,并没有中断由戈爾巴喬夫所开始的改革。戈爾巴喬夫、叶利钦和普京三位统治者所进行的改革虽然在具体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异,但是他们的改革在终极目标上是相同的,即,要把俄罗斯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
戈爾巴喬夫的经济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埋葬了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起了社会对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认识和观念的很大改变。因此,经济改革为苏联传统经济模式向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创造了条件。在现在的俄罗斯,尽管人们正经历着经济转型时期的各种痛苦,但是对于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的认识显然已经极大地深化了。
但也有部分民族主义者认为戈爾巴喬夫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和共产主义的叛徒。2005年,俄羅斯总统普京在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慨叹道:“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讲,它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前任: 契爾年科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5-1991 |
继任: 無 |
前任: 新设职位 |
苏联总统
1990-1991 |
继任: 無 |
主要事件 (1945–1967) | 主要事件 (1968–1991) | 特殊條目 | 主要參與者 | 其他重要人物 |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
1960年代 (接續):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
其他衝突: |
政治領導人: |
政治領導人: |
1976: 威廉斯、科雷根麥桂 | 1977: 國際特赦組織(AI) | 1978: 薩達特、貝京 | 1979: 德蕾莎修女 | 1980: Esquivel | 1981: 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UNHRC) | 1982: Myrdal、García Robles | 1983: 瓦文薩 | 1984: 圖圖主教 | 1985: IPPNW | 1986: Wiesel | 1987: 阿里亞斯 | 1988: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 1989: 達賴喇嘛 | 1990: 戈爾巴喬夫 | 1991: 翁山蘇姬 | 1992: 門楚 | 1993: 曼德拉、戴克拉克 | 1994: 阿拉法特、佩雷斯、拉賓 | 1995: 帕格沃什科學與世界局勢會議、羅特布拉特 | 1996: 貝洛、霍塔 | 1997: 國際反地雷組織(ICBL)、威廉士 | 1998: 休姆、特林布爾 | 1999: 無國界醫生 | 2000: 金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