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外來詞也稱爲借詞或外來語,一種語言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辭彙。
目录 |
[编辑] 汉语外来词
漢語的外來詞的形式有音譯、音譯加表意、音譯與意譯結合、直接借用四種主要形式。
- 音譯:直接按照原語言辭彙的發音轉換成漢語辭彙。像漢語翻譯規則規定對於傳統上非漢字國家的地理名稱、人名按音譯直接翻譯:
- 音譯加表意:如南印度、占城、新西蘭(New Zealand)、康桥、牛津、芭蕾舞,厘米。
- 音譯與意譯結合:波羅毬(来自波斯语polo),“馬克思主義”(Marxism),“卡片”(card),马交鱼,摩托车,紅毛丹。
- 按音造字:如钡、钒、镭、镧、铀、氟、氡、氦、氘等。
- 直接借用:一是對傳統上使用漢字國家,借用的辭彙很多,如當代中文經常提到的“勞動”、“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政黨”、“方針”、“政策”、“申請”、“解釋”、“理論”、“哲學”、“原則”、“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取締”、“取消”、“引渡”、“樣”、“手續”、“的”、“積極”、“消極的”、“具體的”、“目的”、“宗旨”、“權利”、“義務”、“當事者”、“所為”、“意思代表”、“強制執行”、“第三者”、“場合”、“又”、“若”、“打消”、“動員令”、“無某某之必要”、“律”、“律師”、“代價”、“親屬”、“繼承”、“債權人”、“債務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損害賠償”、“法人”、“重婚罪”、“條件”、“契約”、“從而”、“如何如何”、“衛生”、“文憑”、“盲從”、“同化”、“代表”、“壓力”、“排外”、“野蠻”、“公敵”、“發起”、“旨趣”、“什麽什麽族”、“派出所”、“警察”、“憲兵”、“檢察官”、“憲兵”、等等約有70%今天使用的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名詞都是從日語借用過來的。二是比較常見的時髦說法,按照原語言語法規則直接借用外來詞彙和文字,如張sir(張先生)、你好Happy,演藝界常說的辭彙NG等等形式。
有些漢語外來詞被視為是「不好的翻譯」,例如:「做愛/造愛」(英語:make love;翻譯書本建議譯作「性交」)、「黑函」(英語:blackmail,建議譯作「勒索」)。但現在由於過於普遍,這些詞語都成為了日常中文用語的一部分。
[编辑] 历史
- 公元二世纪,佛经初次通过西域龟兹语(吐火罗语)翻译成汉语,这时的外来语包括沙门、沙弥、波逸提、出家、外道等。
- 隋唐时期第二次大规模从梵文佛经翻译成汉语,引入大批佛教、地理外来语:信度河、五印度、摩揭陀、缚喝、锐秣陀、胡寔健、呾刺健、揭职、梵衍那、赡部洲;伽兰、无着菩萨、窣堵波、舍利、迦腻色迦、涅盘、世亲菩萨、卑钵罗树、刹那等。
- 宋朝与南洋、西洋各国通商,引入第三波来自阿拉伯语的外来语如三佛齐、单马令、凌牙斯加、佛罗安、新拖、监篦、兰无里、细兰、苏吉丹、南毗、 胡茶辣、麻囉华、南尼华囉、麻嘉、层拔、瓮蛮国、白达、忽厮离、木兰皮、斯伽里野等。
- 明朝西方耶稣会士来华,引入第四波波外来语:如亚细亚、印地亚、欧罗巴、意大利、拂郎机、耶稣、亚非利加、亚美利加等
[编辑] 其他语言中的外來語
[编辑] 日语
室町時代之前,日語幾乎全部外來語都來自中古漢語,日本漢字讀法有分訓讀和音讀兩種。 在明治維新初期,日本翻譯外國書籍時也使用漢文(如演繹), 但之後日本政府的歧視漢語政策,加上與列強關係越趨親密, 而且淨用漢字翻譯也有不便的情況,短詞如民主沒有問題,但長起來像個人計算機就不太好唸, 因此,使用片假名翻譯的外來語越來越多。 但片假名也有不便的情況,如ストライキ、ストライク兩詞,意思不同,但同出自英文詞 strike。 另外,片假名標注也限制了日本人的發音。
[编辑] 英语
主条目:英语借词
英語中來自漢語的外來語,大多都是英國人與華人接觸時經香港傳到英國的。
英语 | 中文原词 |
---|---|
Yangshao civilization | 仰韶文化 |
Long Shan civilzation | 龙山文化 |
Fu Hsi | 伏羲 |
Shen Nung | 神农 |
Huang Di | 黄帝 |
Confucius | 孔子/孔夫子 |
Mencius | 孟子 |
Taoism | 道教 |
I Ching | 易经 |
Sun Tzu | 孙子 |
Han | 汉朝、汉族 |
Tang | 唐朝 |
Ming | 明朝 |
silk | 丝绸 |
china | 瓷器 |
tea | 茶 |
sina | 支那 |
Kangxi | 康熙 |
Qianlong | 乾隆 |
Shanghai | 上海 |
typhoon | 台风 |
sampan | 舢板 |
tofu | 豆腐 |
rickshaw | 黃包車 |
chop sui | 杂碎 |
dimsum | 点心 |
yin yang | 阴阳 |
fengshui | 风水 |
Shaolin | 少林 |
kungfu | 功夫 |
kungfu tea | 功夫茶 |
Cheng Ho | 鄭和 |
Yangtse | 扬子江 |
Maoism | 毛泽东思想 |
[编辑] 俄语
Китаи,Конфуций, цаи,щёлк,Янцзы, Каолин,тофу,тайфу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