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 |
台灣人口 - 台灣經濟 |
台灣教育 - 台灣交通 |
台灣語文 - 台灣軍事 |
台灣政治 |
台灣文化 |
台灣古蹟 - 台灣電影 |
台灣藝術 - 台灣文學 |
台灣戲劇 - 台灣舞蹈 |
台灣宗教 - 台灣喪葬 |
台灣地理 |
台灣溫泉 - 生態保護區 |
台灣生態 |
台灣歷史 |
史前時期 - 荷西時期 |
鄭氏王朝 - 清治時期 |
臺灣民主國 |
日治時期 - 中華民國 |
分類 |
政府機構 - 社會運動 |
生物 - 博物館 - 台灣人 |
文化 - 族群 - 古蹟 |
城市 - 媒體 - 交通 |
飲食 - 教育 - 經濟 |
組織 - 語言 - 地理 |
歷史 - 地圖 - 政治 |
台灣由於地形關係,東西部交通被中央山脈所阻擋,南北部交通由河流所切斷。因此早期台灣交通均是靠著沿海小船舶舢舨所運輸。而「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稱謂,更是說明台南、彰化鹿港、台北萬華在當時的海運地位。在清朝治理台灣的最後幾年,才開始大規模整理南北向的陸上交通。至於東西部的連結,沈葆楨、吳沙等人分別開闢淡蘭古道、八通關古道等橫越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的山間小徑,做為東西部往來的捷徑。劉銘傳更計畫興建基隆至台南的鐵路。可惜清朝後繼官員不重視台灣建設,因此這條鐵路雖然已測量至大甲溪,但僅完成基隆至台北、台北至新竹兩條路線,但已領先當時中國其他地區的鐵路建設。
在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取得台灣主權,而今日台灣交通建設的基礎,也是奠定於此時期。不但西部鐵路由新竹延伸至屏東縣枋寮,東部的花蓮、台東之間,也建有鐵路。整個西部平原,糖業、鹽業等專用輕便鐵路更是密佈。至於空中交通,亦是奠定於此時期,但多以軍事機場為優先。此時台灣遵循日本靠左行駛的道路規則,直至中華民國政府接收管理之後,才改為靠右行駛。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由於面對兩岸情勢的危機,因此早期以軍事目的為主,例如「南北平行預備線」及西螺大橋的修築,或中部橫貫公路的開闢等。近數十年來,鐵路電氣化、環島鐵路計畫、高速公路一一完工,加上島內各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及高速鐵路的興築,今日台灣交通的面貌逐漸完成。
目录 |
[编辑] 陸上交通
[编辑] 公路
台灣公路遍及全島及離島地區,分為國道、省道、縣道與鄉道四級。國道標誌以中華民國國花梅花為型,目前有八條,均為高速公路。國道一號為中山高速公路,興建於1970年年代,北起基隆港、南至高雄港,全長373.3公里;國道三號北起基隆、南至屏東林邊,又稱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正式命名前,一般都稱為第二高速公路、二高,目前仍然常用,反而較少人知道正式名稱);國道五號自國道三號南港系統交流道分出,迄於宜蘭蘇澳,正式名稱為蔣渭水高速公路,一般多稱為北宜高速公路,是台灣目前唯一橫跨東西部的高速公路。
省道標誌以盾牌為型,目前大約60餘條(含使用省道編號的東西向快速公路),以台北市的忠孝東、西路和中山南、北路口為公路原點(台5線、台1線、台9線、台1甲線的交叉點,即為行政院和監察院所在路口),南北向為奇數,東西向為偶數。台1線為著名的縱貫公路,早在19世紀即有今天的路線。台8線為中部橫貫公路,而台9線則是東部的縱貫道路。台61線為西部濱海快速公路,自1992年起興建至今逐段通車。此外,為能夠連結國道一號與國道三號,同樣自1992年起,實施12條「東西向快速道路」(後改稱「東西向快速公路」)的興建計畫,至今大多已局部或全線通車。
- 各國道(高速公路)列表:
編號 | 名稱 | 起迄點 | 全長 公里 |
現況 | 計畫建設/備註 |
---|---|---|---|---|---|
國道一號 | 中山高速公路 | 基隆-高雄 | 372.7 | 全線通車 | 五股至楊梅段已完成拓寬,中南部路段的拓寬工程正在進行中 |
國道二號 | 桃園環線 | 桃園機場-鶯歌 | 20.4 | 全線拓寬為雙向8車道 | |
國道三號 |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第二高速公路) |
基隆-林邊 | 432.0 | 計畫延伸至枋山 | |
國道三甲 | 台北聯絡線 | 台北-深坑 | 5.6 | 可由連接國道三甲的深坑外環道銜接至國道五號 | |
國道四號 | 台中環線 | 清水-豐原 | 18.5 | 部份通車 | 後續路線:計畫往南經大坑、太平至霧峰銜接國道三號 |
國道五號 | 蔣渭水高速公路 (北宜高速公路) |
南港-蘇澳 | 31.0 | 全線通車 | 後續計畫將往南經花蓮、台東、貫穿中央山脈後銜接國道三號。 因政府資金短絀、環保意識高漲和經濟效益偏低等因素,目前尚在評估中 |
國道六號 | 南投段 (中橫高速公路) |
霧峰-埔里 | 38.0 | 施工中 | 計畫延伸至花蓮,但可行性極低 |
國道八號 | 台南支線 | 南市-新化 | 15.5 | 全線通車 | 另闢連結台61線市區道路 |
國道十號 | 高雄支線 | 左營-旗山 | 33.8 | 左營方向連接高雄都會快速公路及高鐵左營站 |
- 各快速公路列表:
編號 | 起迄點 | 全長 公里 |
現況 |
---|---|---|---|
台61線 | 八里-台南市 | 305.7 | 部分通車 |
台62線 | 萬里-瑞濱(瑞芳鎮) | 19.0 | |
台64線 | 八里-新店 | 25.8 | 部分通車 |
台66線 | 觀音-大溪 | 27.2 | 全線通車 |
台68線 | 新竹-竹東 | 23.5 | |
台72線 | 後龍-汶水(獅潭鄉) | 30.8 | |
台74線 | 彰濱(伸港鄉)-台中 | 16.1 | 部分通車 |
台76線 | 漢寶(福興鄉)-草屯 | 33.9 | |
台78線 | 台西-古坑 | 43.5 | 全線通車 |
台82線 | 東石-水上 | 34.7 | 部分通車 |
台84線 | 北門-玉井 | 41.8 | |
台86線 | 台南-關廟 | 17.7 | |
台88線 | 鳳山-潮州 | 22.5 | 全線通車 |
[编辑] 汽車運輸
在台灣的汽車運輸業,主要分為汽車客運、遊覽車客運、計程車客運、小客車租賃業、小貨車租賃業,以及汽車貨運業等。
[编辑] 軌道運輸
在台灣的軌道運輸,主要分為傳統鐵路(台鐵)、產業輕便鐵路、捷運、旅客輕便鐵路(輕軌、纜車),以及高速鐵路等系統。
[编辑] 未來發展
臺灣在日治時期,主要發展鐵路運輸,各種產業鐵路曾密如蛛網遍佈全島。戰後,國民政府受到美式公路主義影響,改以公路為主要交通方式,許多鐵路線路因而走入歷史。例如臺北市發展地下鐵路時程,就遲上亞洲其他新興首都許多。
直至近年,隨著快速、高速公路完備,以及都市面臨雍塞、污染問題,政府方又重視軌道運輸。2006年8月22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正式宣佈未來將以軌道運輸取代公路建設,解決環境問題。
[编辑] 空中交通
[编辑] 民用航空站
台灣的機場大都軍事與民間合用,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管理。大園鄉的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營運國際航線、高雄市的高雄國際機場兼營國際和國內航線,台中水湳機場關閉後啟用的清泉崗機場、花蓮和澎湖馬公機場可供國際包機起降。另外還有台北松山、嘉義水上、台南、屏東屏北、屏東恆春、澎湖七美、澎湖望安、台東綠島、台東蘭嶼、金門、馬祖南竿和馬祖北竿等國內機場。
- 总计:18
- 超过3,047公尺:6(臺灣桃園、台中清泉崗、高雄、台南、嘉義、屏東)
- 2,438至3,047公尺:5(金門尚義、澎湖馬公、花蓮、臺北松山、臺東)
- 1,524至2,437公尺:2(恆春、馬祖南竿)
- 914至1,523公尺:4(馬祖北竿、蘭嶼、綠島、澎湖望安)
- 914公尺以下:1(澎湖七美,截至2005年)
[编辑] 直升機航空站
- 總計:9(2006年)
包括東引、東莒、西莒(連江縣政府);小琉球(屏東縣政府);玉里(花蓮縣玉里鎮公所)。 嘉義竹崎(中興航空公司)、溪頭米堤(私人)、天龍(私人)、童綜合醫院(私人)。
[编辑] 航空公司
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為台灣最大的兩家營運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而復興航空、遠東航空、立榮航空(長榮航空子公司)、華信航空(中華航空子公司)、德安航空則是以經營國內航線為主的五家公司,他們也飛行部分國際航線。
[编辑] 海上交通
[编辑] 概說
台灣四面環海,海上交通發達,國際貿易仰賴海上運輸。港口管理目前分別由交通部負責管理商港,經濟部負責管理工業專用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負責管理漁港。
交通部目前下設高雄港務局、基隆港務局、花蓮港務局及台中港務局。並委託金門縣政府、連江縣政府成立港務處,管理當地國內商港。
[编辑] 國際商港
高雄港為世界第五大貨櫃港口,基隆港、台中港、花蓮港均為國際商港。而國際商港輔助港口則有:台北港(基隆港輔助)、蘇澳港(基隆港輔助)、安平港(高雄港輔助)。
[编辑] 國內商港
目前有4座,嘉義縣的布袋港及澎湖縣的馬公港主要是以離島運輸及觀光為主,均由高雄港務局所管理。而金門港與馬祖港由當地政府自營,透過小三通模式,與中國直接通航,並進行非正式貿易活動。而福建當地台商,也多循此途徑往來兩地。
[编辑] 工業專用港
目前有2座,雲林縣麥寮鄉沿海由台塑公司所設立之麥寮工業港,主要負責台塑公司六輕工業區之原料成品進出口。花蓮縣秀林鄉的和平工業港,則是台灣水泥公司興建,負責臺灣東部砂石外運和台泥公司原料成品的進出口任務。
[编辑] 漁港
沿海各縣市均有港口設立,以基隆市八斗子漁港、宜蘭縣南方澳漁港、高雄縣興達漁港為最大,後者號稱東南亞最大遠洋漁港,但由於各國實施經濟海域措施,興達漁港營運效果不如預期。
漁港管理單位為農委會漁業署,但下列漁港委託當地政府管理:前鎮漁港(高雄市政府)、南方澳漁港(宜蘭縣政府)、八斗子漁港及正濱漁港(基隆市政府)、新竹漁港(新竹市政府)、梧棲漁港(臺中縣政府)、東港鹽埔漁港(屏東縣政府)。
[编辑] 海運公司
陽明海運(原為公營)、長榮海運(長榮集團)與萬海海運為最大的三家海運公司,而離島與本島間的海上客運則由公民營共同經營。
商船:
- 总计:130艘 (1,000 GRT 以上) 3,417,768 GRT/5,617,318 DWT
- 类型:散装船 36, 货船 23, 化学品运输船 2, combination bulk 3, 集装箱船 37, 油轮 17, refrigerated cargo 10, roll on/roll off 2
- 外国拥有: 古巴 1, 香港 4
- 在其他国家注册:457 (2004年)
[编辑] 管道
- 冷凝物:25公里
- 煤氣:435公里(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