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性別: | 男 |
政黨: | — |
籍貫: | 遼寧省海城 |
出生: | 1901年6月3日 |
逝世: | 2001年10月15日 |
學歷 | |
|
|
經歷 | |
|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汉卿,中国辽宁海城人,人稱“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民国四公子”之一。
目录 |
[编辑] 早年生涯
1928年6月4日,自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继任為東北保安總司令。
[编辑] 东北易帜
1928年底“东北易帜”帮助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完成中国形式上的统一。之后张学良平定了嘎达梅林的起义。
[编辑] 中东路事件
1929年7月,张学良决心夺回失去的主权,并切断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开始驱逐中东铁路苏联职员,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8月14日,斯大林命令苏联军队沿中东路一线向中国进攻,东北军很快被击败。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议定书,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苏军撤出中国东北。中东路事件中东北军的迅速溃败,暴露了东北军外强中干的实际情况。
[编辑] 九一八事变
中原大戰中东北军出兵关内的溃败,客观上助长了日本觊觎中国东北的野心。万宝山事件发生后,蒋介石曾一度希望调整对日外交,使东亚大局稳定,以便于恢复发展和继续他的剿匪大业。他和张学良也交换过应极力避免与日本冲突的意见。1931年7月6日,张学良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北大营的一万多名东北军将士因遵循张的严令,“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消极抗战,积极逃战,致使三百日军取得了奇迹的超完胜。事变发生后,张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退守锦州,令日军很快侵占了东三省全境。中国军因而被日本军讥笑为“太监兵”,张学良也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编辑] 放弃锦州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就设立了特种外交委员会。即过多天商讨,决议了一个《现在处理时局之根本方针》,客观评估了当时的局势条件。著名的台湾历史学家梁敬錞博士事后评论说:“……,持与今日英国日本各方面档案与其他著述资料相互印证,大抵皆能正确,允称政略之杰构。其中明知国联不足恃,而不得不仍作信赖国联之表示:明知解决事变不得不出于军事之牺牲,而仍不能不计较牺牲之真实代价,皆可鉴政府当时应付艰局之苦心。而可憾者,当时忍耐止境只限锦州,锦州有难,即当抗战。而其后锦州卒至不战而退,事变范围反之扩大了。”
鉴于当时锦州局势的重要性,在当时国民政府曾严令张学良死守锦州,张学良则趁机向国民政府索取财政支援和军事支援,并且在要求得不到满足后,出于保全实力的需要,决定全面撤军关内。闻及此举,当时下野的蒋介石急忙致电张学良请求切勿撤兵。但张学良仍在1932年1月2日率领20万东北军退至关内,关外的一万日军于1月3日占领锦州,再一次得到了超完胜的战绩,日本少壮派军阀从此被吸入狂傲邪妄的侵略之途。
蒋介石后来在《敌乎友乎》一文中写道:“就是沈阳陷落尚未侵入关内的时候,也还有使日本止于锦州,徐图转换局势的可能。可惜步步错过,以至造成此后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不能不说当局没有决心及不服责任之所致”。
[编辑] 再失热河
一二八事变后,广东军奋起抗敌,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打出中国人的骨气和勇气。时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的汪精卫,希望张学良出兵南北夹击日军,并派陈公博和李济深北上班请救兵。张学良以他的方针回答道:“巩固后方,推进前方,保卫地方,拥护中央”,不肯出兵[來源請求]。
在那时一期《独立评论》曾刊登熟悉热河和华北战略地理的丁文江教授所攥写的《假如我是张学良》一文[來源請求],里面明白地指出:
“一旦热河有了军事行动,北京天津是万万守不了的。” “我们真正的防御、长期的战争,不在平津,而在热河。假如我是张学良,要预备积极抵抗,第一步先把司令部移到张家口,同时把重要的军实和北宁路车辆逐次的运到居庸关以北;只留一部分军队在山海关、秦皇岛、天津等处;在这些几处经过相当的抵抗以后,也预备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分别退至口外。现在驻在热河边界的军队应该从速进到朝阳、并且积极筹备朝阳、凌原,平原、承德各地间的运输。热河东南两部完全是山地,不但日本人的坦克重炮都不能使用,就是飞机也有许多危险。喜峰、古北、河南口三处都是天险,每处有一两万人防守,日本非有一倍以上的军力不能进攻” “只要守得住热河,放弃了平津是不足惜的。只要当局有必死的决心,充分的计划,热河是一定守得住的”。
但当时张学良根本没有打算认真守土,他觉得死守热河只有把自己的军队白白耗掉,作无谓之牺牲而已。张学良当时的战略重点是打一场马马虎虎的防守战,应付一下媒体舆论,因此没有把军队主力调上热河布防而是窝守在河北边界。
一个多月以后,丁文江眼看热河布防失当,又攥写一文道[來源請求]:
“热河部队只有四步军旅、六骑兵旅,合计不过二万支枪。朝阳、北原的守兵一共不及四千多支枪。日本如在锦州、义县进兵,该地防军就没有抵抗的能力!” “我们现在将二十旅兵力全放在冀察两省,而将热河交给汤玉麟去防守,这是什么战略?我不懂!”
由于指挥官都没有抗战的决心,那些东北将士士气低落。在热河抗战之前,汤玉麟早就派代表参加满洲国的建国议会,其部下的两个旅长也早已向日本表示投诚,热河抗战之溃败其实在战前已经决定了。张学良向当时国民议会列出了一表巨额军饷,要挟拨款守土。
汪精卫闻讯,在1932年8月6日请求辞职,并发表通电斥责张学良道:
“北平缓靖共署张主任汉卿勋鉴,溯兄去岁放弃沈阳,再失锦州,致三千万人民,数十万里土地,陷于敌手,敌气益骄,延及淞沪,赖第十九军及第五路军奋起抵御,为我民族争生存,为我国家争人格,此本非常之事,非所望于兄。然亦冀兄之激发天良,有以自见。乃因循经年,未有建树,而寇氛益肆,热河告急,中央军队方事剿匪,溽暑作战,冒诸艰苦。然为安定内地,巩固后方防计,义无可辞。此外惟兄拥兵最多,军容最盛,而敌兵所扰,正在兄防地以内。故以实力言之,以地理之便利言之,抵抗敌人,兄在职一日,断非他人所能越俎。须知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凡属族类,皆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当日第十九军及第五路军作战淞沪,实本斯义,岂有他求!及战事既酣,在中央固悉索敝赋,以供前方;而人民更裹粮景从,以助士气。今兄未闻出一兵,放一矢,乃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敛,自一纸宣言捍御外侮以来,所责于财政部者,即筹五百万,至少先交两百万;所责于铁部者,即筹三百万;昨日则又以每月筹助热河三百万责之于行政院矣。当此民穷财尽之时,中央财政歇蹶万分,亦有耳目,兄宁不知!乃必以此相要挟,诚不解是何居心!无论中央无此财力,即令有之,在兄为实行抵抗以前,弟亦万不忍为浪掷!弟诚无似,不能搜刮民脂民膏,以餍兄一人之欲。使兄失望,于弟唯有引咎辞职,以谢兄一人,并以明无他。惟望兄亦以辞职以谢四万万国人,毋使热河平津为东北锦州之续,则关内之中国幸甚!”
张学良公开回复道:
“自九一八日本侵华以来,国家力谋团结御侮,汪先生如欲辞职,尽可明白向余表示,何必发表与事实不相符合之谈话?自日军侵犯东北以后,余毫无个人生命财产之观念,但因华北治安责任在身,未敢擅离职守,余为军人,负责统率大军,一切行动当不如汪先生自由也,余虽准备交卸,但一旦在职,不得不努力华北治安。”
1933年元旦,日军进攻山海关,于次日占领。2月22日日军协同满洲国伪军全面进攻热河,长城抗战爆发了。汤玉麟闻风立刻动员全军二百多辆军车,搬运鸦片私产,力求完脱。其下东北军将士疾步后撤,以求自保。就这样,日军又仅以一百二十八名轻骑兵长驱直入,把省会承德给占了。战后民国政府立令全国通缉汤玉麟,其后张学良和东北军被西调进攻共产党在陕北的红军。
长城抗战中西北军宋哲元部曾派赵登禹旅长率部绕攻日军后方,用大刀奇袭,官兵异口同声“砍上去!”,个个争勇夺先,把日军杀得措手不及,并夺回了喜峰口。日本报纸不得不承认喜峰口战斗丧尽了“皇军名誉”,遭受了“60年来未有之侮辱”。中国军队重创日军,使全国人心为之一振。天津《大公报》称喜峰口抗战“竟能使骄妄气盛之日军受偌大打击,此诚足为中国军人吐气”。
[编辑] 西安事变
1934年2月张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总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行营主任,10月,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此时,日本侵华日亟,国民政府一再妥协,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
1935年4月,蒋为削弱张学良军力,命令张学良围剿红军,但却遭到挫折,逐渐对蒋的调遣有所反感。[1]1936年4月,张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提出联蒋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这时,中共的叶剑英又携带双方停战计划及毛泽东的约书来西安,张学良拿出巨额私款,赠送红军做冬季衣食补给费用。共产党也在西安设立办事处。
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张学良与西安绥靖主任、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向蒋面谏,却遭到蒋拒谏。蒋介石令张学良、杨虎城立即进攻陕北红军,否则将其所部分别调往福建、安徽。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城内,张学良通过共产党向斯大林表达了废蒋的意向,但斯大林认为,一旦蒋有什么三长两短,中国会立刻回到以前一盘散沙的局况,不但日本可趁机“三个月灭亡中国”,连苏联也会因此徒增对日交战的风险。斯大林遂电报中国共产党应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蒋介石。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中央派系二号人物,亲日的何应钦却积极调动大军,并用飞机轰炸西安,称张学良再不放人便会派兵血洗西安。何应钦其真实目的是借张学良之手杀掉蒋介石,以夺取中央派系的掌权。
经过共产党和宋美龄的协调,张最后决定放人,并冒着生命危险亲送蒋回南京,飞机抵达南京后,蒋并未依军法严惩叛国者张学良,从轻发落将张学良软禁了一生。在一次老乡进访时,张学良探问道:“不让我回去,那边能答应吗?”(哥伦比亚大学张自述资料)。“陪蒋回京后,几天就会回来”,张学良曾如是说。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後,在形式上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
[编辑] 被囚禁的后半生
[编辑] 晚年
在1946年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共產黨曾提出釋放張學良,未獲蔣介石同意。後國民政府撤往臺灣,蔣介石將張學良轉至臺灣繼續軟禁。
在臺灣,張學良過著軟禁下的隱者生活。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後得“趙四小姐”趙一荻陪伴左右。1964,他終於與于鳳至解除婚約,和趙四小姐結為伉儷。1975年,蔣介石逝世。1988年,蔣經國逝世。而後,1990年張學良才逐漸得以恢復一定程度上的人身自由。1993年4月受聘為东北大学名譽校長,5月受聘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譽理事長。1995年離台,僑居美國。
[编辑] 逝世
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对于张学良虽然活命良久,却从来没有回过大陆这个问题,不少人提出过异议。有人曾忿忿地说道:“我们一直宣传说张学良如何爱国,那就有一点,爱国为什么不回国?”
答案有的归咎于身体原因,也有归咎两岸的政治原因。對於兩岸政治因素一項,有人認為張學良不想表態偏向兩岸中任何一方的政權;若張學良回到中國東北,則有可能被大陆官方用以宣傳——張學良並不反對蔣介石,也不反對毛澤東,他不希望被當作政治宣傳的道具。另外一派的說法是张并非大家想象中的爱国——若张真的是归心如箭,要回去吻一吻家乡的黑土地,与关东父老们洒泪相抱,共产党既不能拒绝,国民党也无法阻挠。
[编辑] 自述公开
张学良晚年曾接受过几次访问,澄清了一些争论已久的历史问题。而根据张学良的遗嘱,哥伦比亚大学在他死后,也公布了张学良的自述材料(参见维基语录相关内容)。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身后评说
- 张哮: 消失的省份 (GB码)
- 克强:张学良 民族败类抑或民族英雄
- 东北大学:千古功臣 张学良
- 安魂曲: 张学良一生虚伪,并不仗义
- 心缘: 张学良和杨虎城是历史的罪人
- 林思云:张学良放荡靡烂的生活
- 萨苏:弃守锦州——张学良在东北问题上最大的失误
- 王中陵:郑成功、张学良与台独
- 佚名:纨绔少帅张学良是如何误国的
- 东北老乡: 张学良糊涂死了
- 文军: 张学良的民族败类问题
[编辑]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张学良密使把密码本交给我
2 人民网: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前前后后
重大事件(1916年─1930年) | 北方陣營 | 南方陣營 | 其它人物 |
---|---|---|---|
|